APP下载

农村中学化学教学如何实施“动手做”

2016-04-19苏庆安

关键词:农村中学化学教学

苏庆安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农村中学实验课得到重视,实验仪器的配备日趋齐全,实验室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实验装备不断升级,设备的多样化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做好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可以提高教师实验教学技能,发挥实验教学的效率,对巩固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操作实践能力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以实验为主导的“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强调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做好每一个实验,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提高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农村中学 化学教学 “动手做”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87-01

中学化学中的探究性实验教学,对学生思维以及对科学现象的理解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影响。学生在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加强了对化学性质以及化学现象的认知,另一方面通过探究性教学,也推动了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增强了学生的互助意识。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研究以及强化综合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1.农村中学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校重视不够

农村中学实验室形同虚设,实验仪器成摆设,实验员的人选随意安排,并经常更换。没有制定实验员管理的相应制度,对实验管理员没有保护力度,有些学校相应的服装、手套、都没有配备,更谈不上劳保慰问。

1.2 学习基础差,好动不喜静,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相对较差

在课堂上很难一直保持注意力。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接受能力减弱。而中职教育的课程内容多,课时少,学习时间短且较集中,学生练习少。在教学模式上,学校由于深受以往的职业教育的影响,比较注重理论教学,偏重书本教学,联系实际远远不够。

1.3 实验员配备欠缺

农村中学的实验员不是专职的,学校又不重视,实验员兼有其它课,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教学上,实验又很少做,因此忽视了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对实验仪器放置的位置,各仪器的性能不是很了解,各种记录寥寥无几。实验室形同虚设,有些仪器生锈,有些药品变质,浪费了很多教学资源。

2.农村中学化学教学如何实施“动手做”

2.1 强化对新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氛围是中学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在课堂实践中能够得到良好实施的关键。只有保持课堂教学环境的愉悦与融洽,积极营造出民主、轻松的教学气氛,才能够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学生在较为宽松的教学气氛里才能够更加积极的对化学知识进行探索。相反,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教一学模式的影响,认为教学活动只是单纯的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并做好练习。这种教育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对科学知识探究的积极性,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的得到了纠正。在新课程标准的引导下,将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学生能够大胆地发表见解,并在这个基础上自主探索和自主创新。

2.2 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意识的培养

在中学化学的教材中有许多基础性的化学实验课程都可以设置成为探究性实验教学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对教学内容以及相关教学方法的要求进一步的提炼。并将如何获得对科学知识的研究与掌握的方法渗透到日常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的意识,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体验对科学文化进行研究的乐趣。

2.3 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化学的教科书中对于实验不仅仅包括教学帮助内容,还有教学大纲里规定中的内涵,是作者要根据一定的规律精心设计的,任何实验材料的安排有其特定的作用,虽然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实验,但不可随意在实验加工材料,因为实验教学是目的。由于没有现成的实验教材和参考书的情况下,教师要采取单一固定模式,并主导实验的过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因此,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改进传统教学模式,挖掘自身潜能,开展探究性实验,使学生参与实验。比如,教师可以把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模仿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引导学生进行的探索和研究,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功能。在教学实验时,教师可以将课堂演示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探索实验,根据“实验、分析、讨论、总结”的步骤来开展组织和开展实验教学,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需要的条件、反应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实验过程,学生既能够掌握这一节的知识,还会仔细观察、积极思考、主动发言,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动手操作得出了正确的结论,提高了学习兴趣和信心,可谓一举多得。让学生看课本、看教师演示实验,他们总会漫不经心,而让学生自己设计和操作实验,他们就会认真阅读课木内容,在全面了解实验内容、实验步骤的基础上,也会明确实验的条件和注意事项等。

2.4 以实验为主导的“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

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是职业教育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这就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具备自学能力,能够终身学习。在分析化学的教学中采用“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模式重在把理论和实践相融合,既在学习中实践,又在实践中学习。在实施过程中,把理论课堂移到实验室,针对实验内容开展相关理论知识分析讲解,使学生能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消化理论,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进行培养,主动的去对知识进行探索与掌握。在实验的引导下,教师的讲解不再枯燥,学生成为主动求知的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这样学习效果也随之好了,教师则更受学生喜欢,也就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热情。所以,以实验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开实施的做法,符合中职分析化学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值得教师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总而言之,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不是单凭一种教学模式、一种教学方法、一种教学手段就能够达到的,它需要每一位工作在教学一线的化学教师仔细观察、深入探究、及时反思,时刻关注实验教学效果,不论是增补化学实验,还是改进课本实验,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来设计和组织,引导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创新能力,并逐步达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芳,张翠.新课改下农村中学实施化学教学的困难与对策刍议[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09:137-138.

[2]刘光明.如何提高乡村初中化学课堂效率[J].才智,2012,12:62.

[3]卢豪.农村中学化学教学中有效实施探究教学的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4:140-141.

猜你喜欢

农村中学化学教学
农村数学教学中的后进生转化
化学史在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渗透
浅谈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方法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农村中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