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体育兴趣的思考

2016-04-19郭浩宇

新课程·下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兴趣培养高中体育方法

郭浩宇

摘 要:高中体育教育对高中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商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高中阶段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压力,无论是学校、教师层面,还是社会和家长层面,高中体育课程都被摆放到了最不重要的学科行列之中。学生也迫于升学、教师和家长的压力,不得不放弃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投入“题海”战场当中,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在各方面的压力下逐年级递减。通过对开展学科之间交织的体育活动项目的研究,探索既能保障学生正常课业学习,又能激发高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体育;兴趣培养;方法

体育课程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生时代。中学阶段的体育课程是最不被学生群体接纳的,其根源在于传统应试教育以学生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习的唯一标准。这个唯一标准最大限度地扼杀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对体育课程望而却步。

一、高中体育教学现状

高中体育教育沿袭其他学科的应试教育方法,即示范讲解演练法,也就是体育教师上课强调课程重点,带领学生进行热身运动,之后自我示范讲解,带领学生练习,最后进行课程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没有被激发,只是任务式地完成教师教授的规范动作,和文化课程的学习没有什么区别。

二、培养体育兴趣的思考

学生自我主导。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的提升,其根源还在于学生自身,只要尝试让学生主导自己的体育学习进程,就能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推动学生体育学习的进步。例如:由学生自己组织、主导一场体育赛事,前期宣传准备、中期比赛进程、后期颁奖总结,这种活动既能调动所有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也能将体育教学的竞技精神传递到其他参与活动的师生心中。

与文化课相结合。学生不敢“玩”体育的最大忧虑就是“影响文化成绩”,那么体育教师可以尝试和数学教师、语文教师组织开展一场数理户外活动教学课,或者文学常识户外竞答课,多学科交叉学习,既体现了新课标寓教于乐的要求,也完全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高中体育课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体育兴趣的培养,在于挖掘学生对体育课程不感兴趣的原因,如文化课业要求、体育课程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等,然后对症下药进行调整,使学生完全意义地参与,与文化课相结合,既能完善高中体育课教学方式,也能在不影响文化课程学习的情况下,实现高中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

?编辑 王旭平

猜你喜欢

兴趣培养高中体育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讨
灵动指尖的艺术
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扩展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