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数学习题教学的五项原则

2016-04-19高金龙

新课程·下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新颖性通项数学教师

高金龙

一、目的性结合针对性

通常情况下,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也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为了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应该为学生准备大量的习题供学生练习。在习题讲解过程中,数学教师首先应该明确教学目的,即让学生全面掌握数学知识点,借助针对性练习方式,实现习题练习的完整性,不断提升教学效率。

二、典型性结合示范性

在高中数学习题教学中,学生不可能短期内形成解题思维,必须要不断积累,才能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在习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选择典型案例进行习题讲解,突出解题过程的示范性,让学生在掌握题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条件与结论的关系,发现解题规律。

三、常规性结合新颖性

新颖的习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习题教学中,可以对一些常规性习题进行改编,使其形成新颖的系统,进而提升教学效果。比如在求解常规题时,教师添加一些新颖的解法,就能全面展示习题教学的魅力。但是,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不能单纯追求新颖而脱离了课本内容,教师应该掌握常规性和新颖性的平衡点,以免习题教学出现偏颇。

四、层次性结合启发性

习题教学中,教师所用的例题必须要对学生具有启发意义,保证学生通过解题能够有所收获。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所用的习题还必须具备层次性特点,即难度恰当,思维跨度适宜,保证学生能够借助原有知识不断延伸。

例1:在等差数列{bn}中,已知b1=1,b3=5,那么{bn}的通项公式是什么?教师为了启发学生,首先指导学生将等差数列{bn}的公差设为a,用a表示通项公式:bn=b1+(n-1)a。根据题目中的条件:b1=1,b3=5,可以得出5=1+2a,解出a=2,所以通项公式为bn=1+2(n-1)。教师通过层层分析,让学生掌握了解题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选择性结合全面性

全面性指的是数学习题多样性的形式、内容及方法技巧。从形式上来看,数学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证明题和解答题;根据内容,可以分为基本题、概念题、综合题等。近些年,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数学教师发掘了大量内涵丰富、形式新颖的题目,习题种类呈现多样性特点,所以习题教学选择性也随之增加。虽然,多样性的习题丰富了学生的解题思路,但是却给教师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教师在选择习题时,必须要精挑细选,保证习题教学能够达到教学目的,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孙霞.刍议高中数学习题教学的五项原则及其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3(29):23.

编辑 武慧慧

猜你喜欢

新颖性通项数学教师
数列通项与求和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外观新颖性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自我建构与产品类型的调节效应
n分奇偶时,如何求数列的通项
巧求等差数列的通项
求数列通项课教学实录及思考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日本计划将新颖性宽限期延长至12个月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