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SOP在学校教室卫生管理中的应用

2016-04-19郭莉

新课程·下旬 2016年2期

郭莉

摘 要:在分析教室卫生常见问题的基础上,从日常管理方面提出解决教室卫生管理过程中的SOP具体应用方法,同时提出针对教室卫生质量应如何进行有效控制的策略。

关键词:SOP;教室卫生;质量控制策略

一、学校教室卫生常见的问题

教室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师生的情绪,情况严重时可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状态,但目前教室的卫生状况却不容乐观,现分析如下:

1.学生的思想教育不到位,学生参与教室卫生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在辛苦打扫干净教室之后,有些学生不珍惜他人劳动成果,乱扔垃圾,让劳动的学生不满,另外也有打扫的学生较为懒散,卫生质量不高,最终导致教室卫生成了脏、乱、差的代名词。

2.管理教育上的缺失导致教室卫生情况不理想

例如,打扫人员迟迟不到位,导致打扫工作不能按时完成;黑板污垢痕迹难去、门窗等没有擦干净,学校制定的卫生标准形同虚设;另外,还常出现小广告和乱写乱涂等,也给教室整体卫生情况造成影响。

3.各个部门之间职责不明确

由于负责教室卫生管理的部门众多,经常出现分工不明确、难以跟踪、互相扯皮、应付式的场面。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教室卫生管理迫切需要通过标准化的、可操作的具体步骤来规范,来实现对教室卫生管理的量化考核。而SOP管理理念作为一种标准化的文件,应被应用到卫生管理中,让教室卫生走向标准、走向细节、走向成功。

二、SOP在教室卫生管理中的应用

1.SOP在实施教室卫生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采用SOP管理理念制定教室卫生标准,使教室卫生规范化、标准化,让师生有一个舒适整洁的学习环境。

(1)课桌椅摆放整齐。人离座位,椅归原位:椅背统一靠近课桌,椅座面推进课桌下。课桌上干净、整齐,无乱刻乱画现象、无涂污痕迹,学习用品统一摆放在课桌右上角,桌面不摆放食品等杂物;抽屉内学习用品统一分类摆好,书包统一拉好拉链,挂在铁钩上。教室应避免过度拥挤,保证课桌、椅合理排列,便于清扫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2)粉笔盒、当堂课用的教学用书及教具统一摆放在讲桌左上角,黑板擦统一摆放在黑板左右两边下沿,黑板无乱写乱画现象。下课后,黑板要擦干净,无粉笔字痕迹,上午和下午放学后黑板下沿槽板上无粉尘。

(3)上午和下午放学后统一关闭多媒体、投影,不随意乱动多媒体以及投影设备;并保持多媒体和投影设备上无杂物、灰尘。

(4)教室内外顶部无污迹、无灰尘、无蜘蛛网。灯棍、电风扇、天花板以及所有开关上无灰尘、无污迹,保持干净。教室每天打扫两次,应保持地面干净,无果皮纸屑,无垃圾、痰迹、污迹,干净,无灰尘。教室前面无死角、不堆放垃圾及杂物。墙裙上沿与墙面结合部位禁止用湿布擦拭,墙面无脚印球印、无划道、无涂污痕迹。每周定时一次大扫除,包括:地面、墙面、玻璃、黑板、前后门、讲台、电视柜、窗台、桌椅。

(5)门窗玻璃明亮,窗台干净,无赃物,门锁完好,无洞,无踢痕。墙壁无乱写乱画乱贴现象,严禁在墙壁上粘贴物品。德育量化考核、课程表等按要求在指定位置张贴。窗帘不用时统一分两端悬挂,禁止捆扎。

(6)储物柜统一摆放在教室靠近黑板、远离教室门的一角,电视机统一整齐摆放在储物柜的上层,卫生工具(小笤帚、垃圾桶等)统一整齐地摆放在电视柜的下层;饮水机统一摆放在教室后面靠近教室门的一角,饮水机保持干净;图书柜统一摆放在教室规定区域,其内书籍摆放整齐,柜面保持干净,禁止摆放其他杂物。

2.实施教室卫生SOP的方法

(1)教室卫生标准的实施前提是合理划分责任区域。首先,从人性化的角度,合理制定值日表,明确其工作职责,包括人员安排、值日时间、打扫内容、标准、流程等;其次,责任区的划分应该照整体原则与上课就近原则,力争做到责任明确、责任到人、细分到人,这样才能使工作有序、高效。

(2)打扫七步法。第一步为理,每个学生保持桌面整洁,临靠窗台的同学主动保持该区域的整洁,以共同构造整齐划一的教室视觉环境;第二步为翻,每日下午放学,学生把椅子反扣在书桌上,以便值日生高效值日,营造良好的值日氛围;第三步为扫,劳动委员制定值日表,安排值日生每天定时用扫帚清扫地面垃圾;第四步为拖,为清扫之后的关键环节,使用拖把等工具进行地面清洁;第五步为擦,对于扫和拖没有触及的区域,例如,开关、黑板、门窗等,采用擦拭动作进行;第六步为捏,随时检查自己座位附近的卫生情况,若有问题需及时捏起,放入身边的垃圾袋;第七步为放,指定点规范、统一放置,时刻保持洁具整洁。

三、SOP在教室卫生管理中的质量控制策略

1.监管制度是保证卫生质量的首要条件

(1)专人监督制度,指定劳动委员负全权责任,对值日生及其值日卫生情况作出提醒、督促、检查、评估、书面总结、汇报等。

(2)不断完善学生干部检查管理制度。班级内实行“一扫、一评、一总结”,开展自评制度,班级之间逐步形成“天天打扫、天天检查,周周评比、月月小结,期末总结”体制;同时加强学生干部卫生质量上的交叉检查与工作通报力度,做到对打扫学生的清洁工作负责,对自己岗位职责负责,保证做到公平、公正。

2.将宣传教育和培训合二为一,力保教室卫生质量

(1)提高学生思想觉悟,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完善评优机制,不但要评打扫效果,也要评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表现、工作措施、工作制度,以便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高尚情操和奉献精神。

(2)适时进行培训和宣传教育。实行定时定期广播有关教室卫生的制度,利用现代音像器材、学校橱窗、广播大力宣传优秀学生的事迹,借机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养成教育,规范学生日常行为,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组织的工作积极性。

3.视实际情况灵活及时采取一些辅助措施,是保持教室卫生质量的必要条件

(1)为各个教室设置小黑板,便于各社团集中板书通知要示,改善黑板管理方式。

(2)把洁具放置形式设计成悬挂式,使其不接触地面,从根本上保证卫生角区域地面的整洁;卫生角地点选择在电视柜下,避免师生刚进教室,因目睹卫生角的不整洁而影响情绪和学习。

(3)实施拒绝早餐进教室工作,从根源上杜绝垃圾的产生。加强督导落实工作,加强通报宣传教育、交叉检查监督和站岗劝诫的力度。

(4)每个桌子旁边悬挂垃圾袋,先由同学把垃圾放在袋里,下课或放学就由值日生统一来收掉倒入垃圾桶,效果非常好。

总之,在教室卫生管理过程中应整合各种资源,必须引起各个层次的高度重视,始终坚持依靠广大教职工、学生政工干部和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的全员管理,通过全员积极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将卫生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四、结论与展望

SOP在班级卫生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实现以下效果:

(1)学生受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端正思想观念,提升学习实效。首先,对己,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提升自我的卫生要求,学会克制与维持。其次,优美的环境促进学生性情的改善,有利于提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及校园良好的生活学习秩序的构建。最后,把追求及至、追求高效、追求有序、追求优质学习生活环境的理念自然融入自己的潜意识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身边的人,增强班级凝聚力、提升班级荣誉感。(2)学校受益——有助于改善校风,有助于学校、班级树立良好的形象。

教室卫生工作对学生在校的日常生活影响很大,不容忽视。但我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地贯彻相应的标准及政策,定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水到渠成的美好局面。

参考文献:

[1]孔幸奇.谈如何有效提升教室卫生管理水平[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0(08).

[2]张艳玲.2004年长春市学校经常性卫生监督综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6(03).

[3]黄坚.深圳市部分学校卫生监督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4(06).

[4]宁岩.SOP的应用范围[J].山东医药工业,2003(05).

[5]李群力.药学专业学生实践操作引入SOP方式的实践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09(06).

[6]周宏东.医疗机构消毒供应室的卫生要求与管理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