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教育中的“后起之秀”现象

2016-04-19王娜

新课程·下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学习动机

摘 要:全面探讨了教育中的“后起之秀”现象,分析该类型学生学习落后的原因和学习进步的原因,对促进“后起之秀”的涌现提出了切实的建议。

关键词:后起之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学习动机

教育中有这样一种现象:有的学生在小学低年级时学习不佳,到高年级后却奋然崛起;有的学生在小学时学习落后,上初中后却年年进步,以优异成绩考入高中;有的学生中考成绩离达线分数尚远,但经过高中学习后,在当年高考或复读一年后就能考入大学,甚至后来考上了研究生,成为社会中的佼佼者。这种在学习过程中的前期落后、到中后期才在学习方面表现优秀的现象,我称为“后起之秀”现象。这种学生在每一个学校、每一个年级都有,是教育中的常见现象。

一、学习落后的原因

排除智力因素,学生落后的原因主要有:

1.家庭环境缺乏学习氛围

由于家长本人素质有限或工作繁忙,不能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学生没有耳濡目染的文化氛围,导致入学前缺乏足够的学习准备,入学后缺乏来自家庭的励志、纠错和因材施教,导致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较差,学习态度不端正等,以致知识水平、心理发展水平、学习技能不适应学习,造成学习落后。

2.学习动机较弱

学习动机是指向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和重要支持性条件,学生缺乏明确、持久的学习动机,必然导致学习活动陷入盲目、自发和外力控制的状态,久而久之,学生自然难以形成学习爱好。

3.学校教育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激励

在班级授课制和重教轻学的教学观念下,教师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很难时时把握所有学生的学习状况,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向,落实学生的学习要求,造成一些学生学习问题累积成学习阻碍,一时难以突破;甚至有些教师以不良教育方式打击了学生的信心和自尊心,使学生在压抑、自卑中不能振作奋发,学习天赋被暂时抑制住了。

二、学习进步的原因

1.学生个性思想逐渐成熟,觉悟提高

一个人的性格、品质、见识对学习发展无疑具有重要作用。反思教育经验,我们发现了一个共同特点:“后起之秀”的“吐秀”年龄是在十二三岁或十六七岁这两个关键年龄点上。这两个年龄点,恰恰是学生刚刚进入青少年或青年的转型期。这时的学生,在身体、性格、意志、情绪、思想、态度、行为等方面正发生巨大的转变,自主性、独立性增强,对生活有了进一步的思考,一旦和学习产生积极的结合,就会爆发出弃旧图新的决心和行动,作为“我要学”的内因,在促进学生奋发进取中起着关键作用。

2.周围人物的影响或事件的刺激

学生恰逢其时地受到某种积极教育力量的巨大影响,这些积极教育力量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类:

(1)事件的影响。如,升学、家庭变故、社会锻炼等,这些事件本身对人的心灵或命运轨迹具有重大影响,促使学生进行思考、改变。

(2)人物的影响。如,感召力强的教师、优秀同学、社会精英等,他们的某一成就、经历、话语,映照个人实际情况时产生共鸣、启示,激励学生自觉树立目标,奋起直追。

(3)精神养料的影响。如,一本好书、一件奖品等,都能引导学生逐步发现自己,下决心改变自己。积极向上的刺激使学生获得新鲜的思考材料、示范样本,在心灵的震撼中树立起改变自己的决心和目标。

3.具体环境的改变

在新环境里,以前学习经历中的不良影响减少,可以重新开始,新环境的积极影响会内化学习心态,而学生总是想学习好、愿意努力的,于是,心理状况会因为自身努力变得更适应新环境,在相互适应中推动学习进步。

4.有一定的智力天赋

学习是一种对智力依赖很高的活动。不论是“顿悟”还是“渐悟”,不论是压力还是启示,也不论是情境还是内容,较高的智力会使学生更深刻地领悟自身的定位,更积极地调整自身的状态,更坚定地勤奋努力,更科学地释放自身的潜能。一旦努力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学习心态等都能很快投入,讲究效率,重视技巧,在追赶前进同学的过程中坚持不懈、超越自己。

5.学会学习

能成为“后起之秀”的学生,无一例外是后来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很好地结合起来,勤学巧练终有成。这也证明了学习成功是不分时间先后的。

三、促进“后起之秀”涌现的建议

根据分析,“后起之秀”就是“合力”要素尽可能多地出现在某个学生身上的结果。作为教育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如果能更早地发现“后起之秀”而悉心培养,如果能培养更多的“后”者起来吐“秀”,是非常有意义的事。笔者提出几条自己的见解,求教于方家内行。

1.尊重学习落后的学生,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好学习准备

学生存在学习差异是正常的,学习困难的学生并不甘于落后,只有尊重他们,才能更好地唤起他们的自尊心、上进心。尊重他们的最好做法,就是了解具体难处,或从身心发展的成熟方面,或从学科知识的基础方面,或从建构知识的策略方面,通过谈话、辅导、实践、训练等方式,使他们更好地进入学习过程。我建议采取“日清周结”的方式,教师把每天的学习任务量化,固定时间,让学生以复述、相互问答、演示、解题等途径,分层掌握所学知识;采取“心灵通道”的方式,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思想咨询,关注学生的发展,这样提升了学生整体的素质,“后起之秀”们当然也在其中了。

2.落实好与家庭教育的合作,发挥家庭中积极因素的作用

在上进、勤劳、有教养的家庭中,学生耳濡目染,形成的意志坚强、朴实进取、踏实负责等品质渗透在学习中,意义深远。学校应该主动配合、引导、帮助家庭教育,使家庭充满学习氛围,学生在学习上获得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合力的推动后,自然进步更快更大。

3.激发学习动机,重视学习策略、方法的指导

激发、保持强烈的学习动机能大大促进学习的有效性。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丰富材料呈现方法、利用迁移原理等策略,可以激发学习需要,唤起求知欲;引导学生正确归因,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信心,可以使学生焦虑适度,建立自我有效感;合理安排学习任务的难度、时间要求和清晰性等,促进学生乐于学习;及时反馈学习活动的进展情况,对错误进行针对性的具体分析,在掌握目标导向的原则下使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

学习落后的学生想追上大队伍,最需要学习策略、方法,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探索出每一阶段的学习策略、方法,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要真正转变教法,为学生创建合作学习、探索学习、自主学习的平台。要坚定这样的教育信念:每个学生都有学习能力,都应受到尊重,都会做出贡献,作为一个持续学习者,总有机会表现出潜力、成绩。

4.激发学生的信心、勇气,使学生坚持不懈地学习

学校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素质,鼓励教师进行自我修养,追求“人师”的境界;改革体制以利于学生学做真人,重视思想品质教育,把学会做人作为学会学习的根本,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水平,从而发挥出主体性,做学习的主人。

5.营造学习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要多开展各种学习活动、文体活动,多成立学生团体和兴趣小组,多办讲座以介绍先进的观念、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建设好图书馆、多媒体学习环境。这些看似平常的、课堂教学以外的事情,蕴藏着无数激发学生学习意识的教育内容,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后起之秀”的学生令人欣慰。但是否有的学生落“后”以后就没有“秀”起来呢?肯定为数不少。但只要针对原因,在教育中能更好地重视如“丑小鸭”一般的落后学生,发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合力,激发他们的潜能,因材施教地落实好素质教育,就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发展起来,尽可能优秀起来!

参考文献:

罗静.后起之秀[J].素质教育博览,2010(19).

作者简介:王娜(1976—),女,河南省沈丘县人,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讲师,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古代文学和山西历史文化研究。

?誗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学校教育的新挑战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