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课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探讨

2016-04-19刘缘升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3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精神初中历史新课改

刘缘升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对初中历史有了新的要求,初中生正处于思想、意识逐步成熟的阶段,是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时期,因此初中历史课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十分重要。基于此本文以我国悠久的历史为鉴,探索历史课上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历史 爱国主义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214-01

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爱国主义精神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应当崇尚的精神,是凝聚各民族力量的精神纽带,是综合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未来中国的建设离不开爱国主义精神,而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培养青少年的爱国精神有助于建设我国核心文明价值体系,汇聚中国力量。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并有意识的放大爱国主义精神,为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爱国青少年奠定基础。

一、以史为鉴,培育学生爱国精神

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要求历史老师在针对初中学生进行教学时,应当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而是改变思路使学生融入到历史课当中去,将历史课作为培育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殿堂,辅助政治课来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特别是针对中国史学习时,要让学生知道中国璀璨的历史文化和文明,凝聚了千千万万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

例如在对中国四大发明进行讲述时,可以结合当代的文献,如1975年出版的《自然科学大事件表》中指出,在明代之前全球重大科学成就和历史发明约三百项中,有175项是由标记着中国的标签。将这一文献运用多媒体的方式呈现在大屏幕上,然后引导学生说出我国的四大发明,学生就会调动起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这时老师再展开综合性的“指南针、造纸、火药、活字印刷术”的教学,并且在教学中摒弃以往只是将四大发明的年代、发生背景记忆牢固作为教学的重点,而是在其中渗透“爱国教育”,提出“四大发明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变化?”,“四大发明之外,还有哪些发明和创造”等等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投入到讨论和思考当中。最后学生积极踊跃的发言“万里长城是一项伟大的壮举”、“中国人就是有能耐”等千奇百怪的答案。最后老师给予总结和归纳,阐明我国有很多领先的发明和创造,都是与他们爱国不可分离,因此教导学生要为中国伟大发明而自豪的同时,应当明白作为中国人要热爱中国,学习先人刻苦钻研的精神,为中华民族富强而努力。在这样的教学当中,学生不但深入到历史当中,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印象,同时还能够发散学生思维,将爱国注入脑海中,为树立正确的“三观”奠定基础。

中国璀璨的历史文化总是让人拍手称赞,但是于此同时,学生不能一味的被灌输文明史,还应该从各个方面了解中国的屈辱史,让其不辱使命,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而奋斗。中国近代史从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开始,随之而来是接连不断的战争,让整个中国面临空前的灾难,腐败的清政府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又进一步加深了人民的苦难。一直到中日甲午战争,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普遍觉醒,从此中国人民展开了一系列的救亡运动,为中华民族脱离外国列强的侵略而努力。这只是中国屈辱史的一部分,教师需要着重讲解战争发生的原因,中国人民如何奋力反抗外地侵入以及呈现出的强大的民族精神,这样学生才能充分了解中国历史,又能激发民族责任感,从正反两个方面建立民族自豪感,为将学生塑造成国家栋梁打下基础。

二、以英雄为榜样,坚定学生爱国决心

初中阶段是学生心智发展的重要时期,容易潜意识的模仿外界行为。在该种背景下,给学生找到好的学习榜样就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榜样无处不在,无论是思想道德方面还是科学技术方面,特别是爱国主义核心精神方面。有无数中华儿女为祖国的独立、自主抛头颅洒热血,这些英雄事迹可以被运用到课堂上,通过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解,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信念。

教师也可以借助乡土历史讲述这段屈辱史,借此机会来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更加热爱这来之不易的生活。老师在讲述时应当抓住里面的英雄人物,比如钦州比较突出的英雄人物有冯子材和刘永福,将他们在战乱年代忍辱负重,为维护国家统一不惜赴汤蹈火的爱国精神,从讲述他们的生平故事中流露出来,让学生在听故事时产生强烈的共鸣。

教师还可以借助参观、旅游等社会实践活动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刘、冯故居是国家AAAA级景区,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参观“冯宫保第”、“三宣堂”,祭拜冯子材墓等活动,让学生了解这两位民族英雄的事迹,爱国主义的情愫会自然而然地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在教学当中,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学习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向两位伟人致敬,以这两位民族英雄为榜样,成为新时代的爱国者。另外,在教室、走廊、图书馆以及旅游景区等公共场所张贴刘冯等中国历史上杰出人物的画像、名言等,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不仅如此,政府也可把冯子材和刘永福的英雄事迹、孙中山的《建国方略》里对钦州港的规划、三娘湾的中华白海豚、茅尾海的大蚝种苗打造成为钦州“爱国、科教之旅”的名片,让学生、参观者在学习、日常生活、参观过程中潜移默化,自然而然中爱国主义之“毒”!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将这些乡土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渗透在历史教学中,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注入到学生脑海中。最后老师做出总结,落后就会挨打,而国家富强是学生学习的保障,同时与现实社会相结合,让学生认清国内国际形势,真正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和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提高对英雄历史人物重视,备课时尽可能的搜罗爱国人物的相关材料,并确定该史料的正确性和感情性。通过一定的情感升华,帮助学生心理向成熟不断演变的过程中,在其内心深处烙下爱国主义精神的印记。在历史的教学过程中,要正视和重视民族英雄的介绍,初中生能够通过这些英雄历史人物,能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本身知识储备量,还能升华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初中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一日都不可耽搁,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不过对学生展开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也并非一日之功,必须点滴的积累。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课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必须在注重讲解历史的同时,应将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其中,着力构建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体系,并引领学生自觉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去,为祖国的繁荣和富强而努力学习努力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剑文.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新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3(18):76-77.

[2]吴小玲.论刘永福抗日保台的功绩和地位[J].钦州学院学报,2014,(8).

[3]颜昌廉.论刘冯精神及其现代价值[J].钦州学院学报,2013,(1).endprint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精神初中历史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试论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浅谈博物馆爱国主义素质教育的开展
爱国主义精神发展中儒家忠德思想的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