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皇山北齐佛教刻经现状调查
2016-04-19刘元堂
刘元堂
北齐佛教极为兴盛,僧众们为了弘法和护法,在国都邺城近畿的太行山东脉和山东泰峄山区刻有多处佛经。前者主要有小南海、南响堂、北响堂和中皇山等地刻经,后者主要有洪顶山、泰山经石峪、峄山和水牛山等地刻经(赖非《北朝佛教摩崖刻经概要》,载刘正成主编、赖非编著《中国书法全集·北朝摩崖刻经卷》,荣宝斋出版社2000年版,第1-19页)。地处河北省涉县索堡镇的中皇山刻经是其中面积较大、字数最多的一处。
中皇山刻经群位于紧靠山腰娲皇宫(俗称奶奶庙)建筑的山崖上,坐东向西,原有三石窟和四壁摩崖,南洞被始修娲皇阁时所毁。现存刻经群自南往北共36.5米,共刻有6部经文,由南向北依次是《思益梵天所问经》《十地经》《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佛说盂兰盆经》《深密解脱经》《妙法莲花经·观世音普门品》,共计13万余字,是我国现存摩崖刻经字数最多的地方。
笔者近年曾两次对中皇山刻经进行了实地考察。此前已有马忠理、张沅、程跃峰、江汉卿等合写的《涉县中皇山北齐佛教摩崖刻经调查》(载《文物》杂志1995年第5期)。在参考此文的基础上,笔者把考察的重点放在刻经书法上。下面按刻经地点自南往北分为梳妆楼后摩崖刻经、中洞石窟刻经、北洞北侧摩崖刻经、鼓楼北摩崖刻经和小山梁刻经五部分加以叙述。
一、关于梳妆楼后摩崖刻经。在紧靠娲皇阁梳妆楼后面,有一处大面积摩崖刻经壁。清同治十年(1871)修建娲皇阁西石梯时掩压了部分经文。结合《大正藏》中的《思益梵天所问经》(笔者按:中皇山所刻《思益梵天所问经》和《大正藏》所收录的该经经文内容略有出入)和露出石梯的第一行隶书经文,我们可以推算出被石梯掩压的经文为约3550字。现存刻经壁上半部分13.05-13.10米,下半部分被另一突出的石梯所掩,只有12.80米,壁高4.17米,壁下有0.3米的小石台。壁上有几条自上而下的蜿蜒水道,水道周围有的地方覆盖着厚厚的水锈和黄泥,从而使部分经文漫漶不清。现残存经文348行'满行120字。内容为《思益梵天所问经》和《十地经》的首品(未完,接入中洞续刻)。从下部残存的第1行起至120行为隶书体,这是中皇山刻经唯一的隶书部分,自121行起皆为楷体。隶书写在宽3.5厘米、高3.4厘米的界格里,楷书界格略大,宽4.0厘米,高3.5厘米,加之笔画粗于隶书,所以看起来要比隶书大很多。
中皇山刻经书写虔诚工整,一丝不苟。刻工精细入微,毫发毕现。由该摩崖的楷书部分“亦”字的最后两笔之间细如丝发的连带可见一斑。
二、关于中、北两洞石窟刻经。中洞(又称眼光洞)和北洞(又称蚕姑洞)两石窟,原窟门、前壁、窟檐及檐柱等均坍塌,使南北两壁外端的经文受到小部分破坏,且后修的前壁掩压了几行经文。两窟皆为竖券式素面顶,三壁勒满经文,窟正中的一佛二菩萨造像均与三壁不相连,利于对佛经的诵读。中洞右侧力士龛只存轮廓,没有完成。
中洞窟内平面呈长方形,窟内高4.48米,进深3.16米,面宽3.28米。南壁刻经高3.56米,残宽2.17米,经文内露59行'被砖墙掩压18行,共刻经77行,满行102字。此壁有多处补石刻经。东壁(即正壁)因窟顶为弧状,中间高4.43米,每行刻122字,两侧刻110字。北壁高3.48米,残宽2.34米,经文内露62行,墙掩压18行,共刻经文80行。满行122字。北洞内形制与中洞相同。窟内高4.84米,进深3.43米,面宽3.70米。南壁现露经文79行,被前砖墙掩压13行,共刻89行,满行106字。东壁正中12行,满行128字,两侧渐减,至两端为110字,共刻94行。北壁刻经,现露72行,墙砖掩压12行,实刻84行,满行106字。北洞左侧力士龛边有后人刻字:“大朝戊申地动,摇下大石三块,遮合洞门,至已未岁,本村维那杨法果、男潘海。”
中、北两洞刻经字体为楷书。因在洞内,字迹保存完好。两洞经文内容为《十地经》(续接梳妆楼后摩崖刻经壁所刻)、《佛垂般涅磐略说教诫经》和《佛说盂兰盆经》。
三、关于北洞北侧摩崖刻经。该摩崖刻经位于北洞外力士大龛北侧上部有一条斜沟,破坏部分刻经文字,估计是后代加修石窟护檐时开凿的。刻经壁高5.5米,宽2.3米,划有整齐的界格。界格高3.8厘米,宽3.5厘米。刻经高4.83米,宽1.82米,共刻94行,满行145字,合计7千余字。经文内容为《深密解脱经》的1-7品。
四、关于小山梁北摩崖刻经。位于小山梁北摩崖刻经是中皇山刻经保存最完好,也是摩崖最为平整的部分。人们自古中皇门步入娲皇官,首先便会被左侧刻有密密麻麻经文的—片摩崖所吸引。这正是当初刻经人宣扬佛经的目的所在。刻经部分高4.52米,宽6.72米,下有0.15米的小石台,共刻192行,满行130字,合计2.94万字。字体为楷书,界格为高3.5厘米,宽3.4厘米。经文内容为《深密解脱经》8-11品。在此摩崖刻经的左下方,有唐代朱书题记。行书,一派颜体风采,8行,每行13-19字不等。惜被人擦抹,字迹模糊。
如此大的摩崖,各处石质不可能完全一样。有的地方石质较软,易于刻字。有的地方则坚硬无比,好比篆刻石料中的砂钉,不宜奏刀,势必会影响到刻字的效果。笔者在现场注意到,刻在同一处摩崖上的两个“此”字,刻于石质较好处的一个奏刀干脆痛快,入刀与收刀交代清楚。而另一个刻在石质较差处的“此”字,刻槽深而笔画肥,棱角浅,笔画瘦,字口边缘不规则。把二者进行对比,无论是字形还是神采,皆相去甚远。如果不到现场看原刻,仅据拓片很难想象它们出自相同的书手和刻手。以往人们只关注因写手与刻手的不同而造成同一碑刻字迹的明显差异,此处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启示:作为载体的石材石质的差异,同样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碑刻的字迹效果。
五,關于小山梁刻经。在鼓楼北摩崖刻经的左前方小山梁上部,雕有一佛龛。龛外两侧和下部刻有经文,经文内容为《妙法莲花经·观世音普门品》。该刻经部分高1.57米,宽1.27米。下部经文未刻完。刻经壁面打磨粗糙,刻字风格也不同于中皇山他处刻经,推测为后来所刻。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小山梁北摩崖刻经的北崖,耸立一摩崖巨碑,从形制上看,明显是和整个刻经群统一规划的。但上面并未刻文字,所以整个中皇山刻经的刊刻时间和发起人等问题便成了一个谜。碑身现有的“古中皇山”四个大字,从书法风格上看,当是明清人所为。
责任编辑:刘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