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诗歌鉴赏的切入点

2016-04-19张志学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3期
关键词:李煜典故意境

张志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94-02

诗歌鉴赏是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体味语言的艺术魅力的能力体现,要注重总体鉴赏。孟子曰:“事必有法,然后可成”。鉴赏是通过调动思维用理念和情感同作者发生碰撞,进而获得审美愉悦的过程,也是审美再现创造的过程。要想二者合拍,就要对诗歌类别、创造背景、表达技巧有初步了解,从而达到“观千剑而后识器”之功效。如果掌握了鉴赏切入点,就会化难为易,高屋建瓴,依规花圆,巧中取胜。那么如何找到诗歌鉴赏的?我谈以下几点诗歌鉴赏的切入点:

一、从作者背景入手,抓住关键词句,把握感情基调

诗歌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寄托,其内涵是作者的心声;故而诗歌鉴赏不应忽视对其背景的了解。如要读懂李煜的《虞美人》就应先了解南唐后主李煜的生平。他亡国前后的词呈现不同的风格,前期作品多表现豪华奢靡的生活,后期作品多表现一个亡国之君的悲伤。如《虞美人》写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七月初七,正是李煜的生日,是李煜囚居汴京时所作。本词就是抒写怀念故国之情,哀叹亡国之痛的情怀的。

二、从捕捉意象到体察意境入手,感悟诗情

意象是作者头脑中形成的客观形象和主观情感的有机融合,寄托诗人情感,构成诗歌意境的客观物象,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象是构成意境的基础,意境是作者通过意象而创造的富有艺术情景的画面,领会意境必须从把握诗歌的意象入手,由此展开联想,进而理解作品内容及思想感情。如余光中的《乡愁》诗中有象征性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等,不枝不蔓,意境幽远深邃,内容丰富含蓄,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从个人和家庭的亲情,扩展到海峡两岸的爱国之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三、熟记艺术手法专业“术语”入手,体味诗歌的艺术魅力

古典诗词曲在写作上有自己的特点,在表现手法上也有独到之处。其中艺术手法可以分为三大类:

1.表现方法 。诗词的表现手法很多,学生应积累一些必需的术语,如:赋、比、兴,虚实结合,用典,联想,想象,烘托,渲染,象征,对比,抑扬,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等,并学会运用这些术语去鉴赏诗词。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上片以实写为主,下片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地写出了恋人之间依依不舍之情。

2.修辞手法 。我们要善于用平常学习到的修辞知识去分析、鉴赏诗词。比喻、借代、对偶、夸张、比拟、排比、设问、反问、顶真、回环等修辞手法常用于古典诗词里,如刘禹锡《望洞庭》“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望庐山瀑布》大胆的夸张,把瀑布一泻千里,末势犹壮的气势呈现在读者面前。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则运用借代,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3.表达方式 。写作中的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表达方式,常见于诗词中,鉴赏时须注意。

四、从诗歌描写景色入手,把握情调

诗歌中景色的“冷”、“热”往往是作者内心的映射,反衬着作者情感的变化。当作者一切顺心时,勾画出的景物都是清新明快的;当作者心情不爽时,写出的景物都是萧条、寂寥、死气沉沉的。如:刘禹锡的《秋词》。这首诗是在被贬朗州后写的。秋天,草木枯萎,万物萧条,在多愁善感的文人笔下,便具有愁肠九曲的秋意。诗人一扫千古陈说,拓展出崭新的意境,在中国诗歌史上,可谓凤毛麟角。 本诗题为《秋词》,所以在诗开头,诗人就用常理:“自古逢秋悲寂寥。”写出秋的意境,秋的特色,在文人墨客的眼中,秋是一种悲凉,是一种寂寞,秋是悲的象征,是孤独、寂寞、惆怅的载体,但接下来,诗人却大胆而充满豪情地道出对“秋”的理解,对秋的追求:“我言秋日胜春朝。”在作者心中,它是美的季节,远胜过繁花似锦的春日,表现出诗人被贬后乐观的心情。它勾画的是一幅明快、清新的秋景图,而没有秋天的萧条,故而抒发的是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努力进取的情志。

五、从诗歌中的典故入手,领会诗歌的内涵

诗人在创作时往往借助典故来表达广泛深刻的主题。我们若不了解其典故,就无法领会其诗歌的内涵。如:袁枚袁枚《马嵬》(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看到《马嵬》,我们自然会想到《马嵬》中涉及了两个典故:一个是白居易《长恨歌》中反映唐明皇玄宗宠幸杨贵妃的经过及其悲剧;二是杜甫《石壕吏》中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的灾难。了解了这两个典故,就不难看出作者写作的主题是揭露战争给人民造成夫妻离散、团圆无期的痛苦,抒发了作者的无限感伤与同情之心。

猜你喜欢

李煜典故意境
赵匡胤:卧榻之侧,容不得李煜长吁短叹
典故逸事龙文鞭影
我们家的小“坑货”
楹联牌匾上的典故
春色满园
误做皇帝的李煜
一朵花的意境
闻鸡起舞
典故三则
No.3 最佳小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