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课堂“低头族”现象的原因及改善对策
2016-04-19沈璐
沈璐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智能手机几乎人手一部,不管走在何地都能看到一群低头玩手机的人,手机几乎成了很多人每日的生活习惯,然而,这样的习惯被许多学生带进了课堂,于是,课堂上出现了这样一类特殊人群,即课堂“低头族”。自控能力相对弱一些的高职课堂“低头族”们,严重的可以一节课都不抬头,只倾心于这个“第五媒体”。可以说现在的课堂和过去的课堂已经不一样了,课堂“低头族”们已经严重影响了课堂的教学、学习效果、以及他们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高职课堂 “低头族”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22-02
面对课堂“低头族”这一现象,我们不禁会问,为什么他们这么爱“低头”?怎么才能让这些本应该接受课堂知识的学生抬起他们的头?本文将分析其主要原因及改善对策,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广大高职学生们的深思,让更多的学生抬起头来。
一、高职课堂“低头族”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手机上网的便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拥有一部智能机已不再是难事,学生群体是拥有和使用智能手机的主要人群,尤其是大学生,平均人手一部智能机。手机价格适中,上网不受时空的限制,只要是信号覆盖到的地方,利用手机丰富的功能就可以在各种场合随时随地的上网。便宜的手机价格和低廉的上网费用,导致手机上网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度相当高,这也是高职学生课堂“低头族”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客观原因。
(二)高职学生很多自我控制和管理能力弱。
高职学生绝大多数都是高考分数不高,没有考上本科院校的学生,他们大多文化基础薄弱,自我认同感较差,讨厌学习,平时上课就自我控制和管理能力比较差,所以很多移情于手机,沉溺于手机上网和手机网络游戏。这是高职学生课堂“低头族”产生的一个重要的主观原因。
(三)部分课堂教学实行灌输教育,不引导学生参与,提不起学生的兴趣。
高职课堂学生不认真听课的一个客观原因还和课堂气氛有关。部分老师对课堂教学投入不够,只是一味的灌输式教育,不能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枯燥的课堂对于自我控制力差的高职学生来说,听这样的课及其容易走神,久而久之也会导致他们产生厌学情绪,移情于手机。
二、高职课堂“低头族”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对学生身心的负面影响
高职学生大多都是二十岁左右,长时间使用手机除了会造成身体疾病还会增加手机辐射对身体的危害。课堂上玩手机还会严重影响学生们对课堂知识的吸收和掌握,严重依赖手机,即使后期想听课,但是一旦离开手机就会在心理上引起焦躁不安,无法集中精力听讲。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对学生未来发展的负面影响
课堂上严重依赖手机,还会导致学生产生手机依赖症,让部分学生成为手机的“奴隶”,阻碍其心理的发展。遇到问题不动脑筋想办法,而是马上用手机搜索答案,消弱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对今后的工作学习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过度依赖手机也影响学生接受教育和参加社会实践的效果,形成一种个性倾向,导致其交流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态调整能力和实际生活能力下降。
(三)对身边同学和课堂教学的负面影响
高职学生较本科生本身自制能力就差些,抵制外界诱惑的能力低,很容易受到周围同学的影响,产生从众心理,看到周边的同学玩手机,自己也很容易加入到“低头”一族中来。另外课堂上“低头族”众多,会严重影响教师的上课情绪和秩序,老师除了上课还要对这些“低头族”们进行管理和教育,从而降低了教师的授课质量。
三、矫治高职课堂“低头族”现象的建议与对策
(一)从学生自身角度出发
上课玩不玩手机很大程度上还是需要学生的自制,所以加强学生自我教育,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自律能力,明确手机在生活学习中的正确位置是很重要的。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可以多做一些这样的教育,让学生做到有计划的学习生活,不要事事依赖手机。增强抵制诱惑的能力,不要盲目从众。
(二)从学校教育角度出发
学校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开展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各项活动。比如一些社团活动,大学生科技节、文明使用手机论坛等。班级可以多举行一些主题班会、学习活动等,形成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鼓励学生多参加各项活动,减轻学生手机依赖性。
(三)从教师课堂教学角度出发
媒介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视野越来越开阔,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教师授课内容要精彩丰富形式多变不单调,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听课质量提升,把注意力从手机上转移到正确的方向。所以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质量,才能让课堂有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改善课堂“低头族”现象。
参考文献:
[1]周容羽.《怎样让课堂上的“低头族”抬起头来》
[2]崔翠翠.《低头族文化浅析》
[3]何兴兴.《浅析当代社会大学生“上课低头族”的现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