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的学生请销假综合管理系统的探讨
2016-04-18王友建
◇王友建*
基于微信的学生请销假综合管理系统的探讨
◇王友建*
学生请销假工作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日常行为管理中的难点之一。传统的请销假方式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等多个因素,背离了服务学生的教育理念。基于微信等移动互联技术平台,通过设计规则、规划流程、收集数据、技术实现等环节架构设计学生请销假综合管理系统,可以便捷学生请销假手续、优化师生关系、积累基础数据,从而变革传统的学生事务管理模式。
学生请销假;信息素养;微信
学生请销假工作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日常行为管理中的难点之一。目前大学生缺勤现象已经成为国内诸多高校关注的重点问题。传统的学生请销假工作基本采用纸质请假单书面申请,辅导员与学院领导逐层审核的模式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模式受制于时间、空间以及人员多个因素,事务处理的流程繁琐复杂。仅靠人工对学生的请假信息进行审批和管理对学校来说也是一件繁重的工作,不仅在学生申请和管理者审批时容易造成拥挤和等待,而且又不方便管理者对学生请销假信息进行管理和查询[1]。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推进以及移动互联技术的日渐完善,利用信息化手段,特别是移动平台实现学生请销假工作流程已经成为可能。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部分高校和学生工作者已经开始尝试利用信息化手段设计和架构学生请销假系统,目前基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基于B/S结构,在传统的以PC为主要网络接入方式的年代,B/S模式的管理系统确实在学校学生工作中发挥了较大作用。学生通过WEB网页完成请销假手续,对于早期管理系统而言,这种方式是一种创新。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特别是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在校园的广泛普及、无线网络的全面覆盖,均对B/S模式的学生事务管理系统造成了冲击,部分高校开始尝试设计开发基于移动终端的APP,从而实现学生的请销假功能。不可否认的是,从有线转向无线是管理系统的一次技术革新。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革新是划时代的变革。但我们也不难看出,当前具体的实践研究均是B/S模式系统的一个功能迁移,系统要求有服务需求的学生必须在自己的移动终端安装独立的客户端,设计者希望通过精心开发的客户端让学生安装、登录、使用。而设计者恰恰忽视了作为使用者最为关注的使用习惯和便捷性,一厢情愿的蓝图学生并不买账,脱离使用者的习惯之外构建一个全新的移动客户端自然就会失去生命力,黏度和效度也不容乐观。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研究者在详尽分析当前大学生手机客户端安装率较高的手机应用的基础上,结合其二次开发的可能性,认为微信是当前搭建学生事务管理系统移动客户端的较好选择,这种借助移动互联网终端平台上原生操作系统的应用为学生请销假与管理者审核提供了实时互动功能,以解决请销假事务实时性的问题[2],相比较单独开发APP而言,有着极大的技术优势和客户优势。
二、技术优势
微信作为一种划时代的移动信息技术终端在青年中有较高使用率,因此基于微信开发高校学生请销假综合管理系统就成为可能。基于微信的学生请销假综合管理系统由应用客户端和对应的Server端构成。学生安装了微信客户端后,只需在微信中关注学生事务管理系统公众号,并完成个人身份认证,学生就可以在移动终端(包括平板电脑、手机等智能设备)便捷地获取学生请销假综合管理系统Server端的各种应用,从而实现传统的请销假流程。较传统的请销假模式而言,基于微信架构的学生请销假综合管理系统具有如下优势:
一是便捷学生请销假手续。该方式利用微信平台实现学生请销假功能,彻底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发起规则内的请假诉求,辅导员可以在微信端审批,实现了请销假手续的实时和快捷。这种便捷一方面体现在减少了学生请假费时费力的复杂流程,特别是在紧急状况下发生的请假诉求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启动请假流程,同时也体现在请销假的时效性上,彻底改变传统请销假模式审批时间控制较差的诟病。
二是有利于优化师生关系。传统的请销假手续需要师生面对面办理手续,但由于这种面对面的需求对双方空闲时间的要求比较高,而辅导员本身的工作千头万绪,有时会出现学生来到办公室找不到老师的状况,多次跑腿解决不了问题,加之老师对请假理由信任与不信任之间差异诱因的叠加,容易催生矛盾。尤其部分学生不诚信的请假诉求,师生面对面后可能助推矛盾的升级。而利用微信远程请假的方式,通过一定规则的设置,嵌入家长在请假中的角色功能,让家长介入流程中来,一定程度上可以规避问题,同时还可以降低师生冲突的可能,优化师生关系。
三是积累学生请销假数据。传统的请销假手续通过纸质单据的方式完成数据的积累,请销假工作仅仅是作为流程实施,一旦完成流程,便完成使命,因此缺乏对学生请销假数据的统计及研判。而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实现学生的请销假功能则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学院管理者、学校学工部门管理者均可以通过后台设置的权限实时看到权限下的所有学生的请销假以及辅导员审批的情况。管理者也可以针对不同的条件进行分类统计,继而可以进行量化分析,待数据积累到一定规模还可以进行学生请销假次数与学业的关联研究,学生请销假的原因构成研究,等等,从而通过数据研究推动学生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是变革传统事务管理模式。利用微信方式完成学生请销假流程可以推动信息化建设,在一些具体的学生事务的处理上会变革甚至颠覆传统的做法。譬如传统的节假日返校后,各高校均需要手工进行返校统计工作,以此核实学生返校情况。而事实上这样的数据采集方式可信度非常低,有时候完全受制于班级干部的负责与否。利用微信请假实施离校请假,返校销假就可以在各个宿管站开通销假平台,学生通过一卡通销假,这样就能准确完成返校情况统计。只要强化宿管员的责任意识,注重销假流程,就能够提升数据的准确性,真正实现科学管理。此外,采用微信请销假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无故旷课的现象,便捷的请假方式有助于学生将真实的请假理由告知老师,通过可管控的请销假降低由于学生旷课造成的潜在风险。这种风险的降低会逐步将辅导员从保姆式的管理方式中解脱出来,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建立规则,引导学生遵从流程,从而步入责任防范的工作模式中去。
三、实现路径
(一)规则制定
学生请销假综合管理系统绝不是传统请销假流程的简单技术实现,在技术架构时需要充分预见可能的风险和问题。在人们传统的观念中,往往会把技术问题错误当成核心问题。就学生请销假系统的架构而言,规则问题才是本质问题。譬如学生只能发起半小时以后的请假,以防学生突击请假;使用微信请假的学生必须在系统中登记家长手机信息,否则不能使用微信请假;学生请假如果在晚间,在请假时候必须选择家长已知情,否则无法发起请假;系统会自动给家长发送告知短信,实现家校互动;如果学生不销假,便不能发起新的请假;学生请假审核不通过者,当天不能重复请假,需向学院辅导员当面请假;班级考勤人员可以通过其微信端实时查询当前班级请假条,出示给任课教师,协助教师考勤,等等。因此,系统分析传统学生请销假办法,厘清网络请销假方式与传统请销假方式的差异,结合信息化实现的路径,制定合理的请销假规则,利用规则尽量规避网络请假的弊端,可以提升系统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二)流程规划
高校学生请销假是一次复杂的事务流程,它具有时效性、辨伪性和责任性等属性。其时效性是指请假既是一件有有效期的事,同时又是一件要求实时性的事;其辨伪性是指要保证请假的真实性;其责任性是指要合理准假,防范因不合理准假而导致的恶性后果[3]。基于此,在充分考量微信平台的可拓展性的基础上,需科学规划请销假流程,达成系统的快速反应、权限的安全保障以及特殊事件的准确甄别。研究者从流程、角色、功能三个方面设计系统的运行模式,把请假与销假联动起来、把学校与家长联动起来、把请销假与数据统计联动起来,进一步拓展传统的请销假功能。在角色设计上,系统设置四种角色,分别为学生、审批教师、家长、班主任或辅导员。学生角色发起请假申请,审批教师对请假信息进行审批,家长和班主任或辅导员可以得到短信通知,明晰学生去向。在权限上功能上,系统共分四种角色端,分别为管理者、教师、学生、考勤班长。管理端具有全局查询、汇总、分析功能;教师端可以对特定群体学生请假及销假信息进行批复、查询以及统计分析;学生端可以发起请假;考勤班长端具有班级“请假条”汇总功能。整个流程涵盖请假申请、请假审批、销假、信息统计、数据查询几个部分。如图1所示。
图1 请销假综合管理系统流程、角色、功能
(三)数据收集
学生请销假综合管理系统的架构必须基于一些必要的基础数据才能实现规划的功能,因此,数据的准确性和完善性也成为该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学生请销假综合管理系统充分利用数字校园数据交换平台接口,调取教务及学工系统平台数据,从而实现数据共享。按照系统制定的规则和运行流程,需收集学生自然信息、辅导员基本信息、班级基本信息三方面数据。学生自然信息包含学生学号、姓名、QQ号、父母联系电话;辅导员基本信息包含工号、QQ号、手机号;班级基本信息包含学生所在班级名称、考勤班长学号、班主任工号、手机号。收集的数据创建了学生请销假系统的后台数据库,系统以Oracle作为后台数据库,该系统创建多个数据信息集,支持前台系统运行,系统根据功能需求提取不同数据,确保系统有效运行。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还需特别关注基础数据信息的调整,建立定期信息更新制度,包括学生学籍的异动、辅导员老师岗位的变化、家长手机号的变更等等。
(四)系统实现
学生请销假综合管理系统采用双门户设计,一是基于微信开发的门户,实现学生请假的发起、审批、销假等事务流程;二是基于WEB的管理门户,实现信息查询、数据收集、权限配置等功能。整个系统的实现也基于这两个路径进行研发,一方面充分研判微信平台的可拓展性,依据学生请销假系统功能的需求,设计系统技术实现的路径和方法,系统的开发可基于学生事务管理系统微信公众号,以菜单的方式实现功能。同时做好后台数据平台的架构以及开发,学生请销假系统建立在学生事务综合管理系统之下,便于人员信息的整合。在系统中科学设置人员权限,流程和实现模式,并考量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完成数据负荷测试,确保数据稳定安全。在系统完成开发和初步纠错后,在部分班级进行测试,及时发现并修正错误。在软件运行相对稳定后,在学院测试,逐步在全校推广试用。
四、问题反思
(一)转变传统观念
学生请销假综合管理系统在规则和路径设计之后,技术的实现相对简单,实践中最大的桎梏不在于技术,而在于使用者的观念和使用习惯。从管理层面而言,必须有效转变学生和教师的观念和使用习惯。无论是传统面对面模式的请销假方式还是基于微信的请销假方式都无法确保万无一失,而网络化请销假方式反而可以利用便捷的流程达成“规范请假”的目的。归根结底,我们是需要师生双方的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亦或是需要我们管理者扭转观念,管理不是穷尽所有的漏洞,我们需要做的是制度的完备和服务的完善,以及对学生的充分信任。
(二)提升信息素养
在系统测试的实践中,平台的稳定性得到了充分的证明,但往往较多的问题出现在使用者本身,譬如教师不及时批假、学生不及时销假、家长对告知信息不敏感等,在访谈的过程中使用者也坦承,出现这些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想不起来,记不得,没有信息意识。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高度信息化时代,作为学生教育管理场域中的教师尤为要注重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素养,学会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媒介、话语方式、交互方式与学生交流,教师不要拘泥于传统,要敢于创新、敢于尝试,才能提升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效能。高校也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学生团队信息化素养的专项培训,让学工团队具有敏锐的信息思维与稳定的信息素养,乐于参与学生事务的信息化实践,从而变革传统的学生事务管理模式。
(三)强化部门联动
学生请销假工作看似是学生教育管理的问题,但又涉及面较宽。既有教务部门的管控,也有学工部门的组织;既有任课教师的关注,也有辅导员队伍的实施;甚至流程的设计中还牵涉学生家长、后勤人员的介入。这种多部门、多人员的多重管理必然要强化部门联动,否则,再完美的技术蓝图也无法实现最终的目的。因此,在谋划学生请销假综合管理系统的架构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部门、不同人员的管理诉求,通过一定的规则,实现传统请假时可达成的目标,减少其管理焦虑。多部门的联动除了体现为实现过程的功能满足,还体现为后续工作中多部门和不同人员的协同,学生事务管理者要敢于真正从服务学生的角度调整传统管理的方式,转变理念的协同才是高效协同,才能真正从管理向服务转变。
[1]司晓川,刘盼广,林海树,等.基于PHP+MySql的学生请销假系统的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8):67-68.
[2]王克锋.基于Android的信息推送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2.
[3]骆阳阳,徐久成,孔德宇,等.基于移动互联的高校学生请假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3):120-125.
(责任编辑:田丹丹 马加名)
G641
A
1674-9618(2016)06-0062-04
王友建,男,江苏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助理研究员。
本文系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基于微信的学生综合管理系统的架构与实践”(项目批准号:15JDSZ2036)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