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医学院校妇产科双师型教师胜任力模型建构与意义

2016-04-18陈超然唐玉辉游启风罗晓燕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贵州遵义563000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胜任力建模

谢 玲,佘 静,郭 轶,陈超然,唐玉辉,游启风,罗晓燕(.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贵州遵义563000)



高职医学院校妇产科双师型教师胜任力模型建构与意义

谢玲1,2,佘静1,郭轶1,陈超然2,唐玉辉2,游启风2,罗晓燕2
(1.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贵州遵义563000)

摘要:为了揭示高职医学院校双师素质的内涵结构,课题组以妇产科为基础,进行了双师素质胜任力模型的建构研究。此研究在指导教师专业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在高职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解决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上,具有应用与推广价值。

关键词:高职医学教育;双师型教师;胜任力;建模

高等医学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1]具有就业教育针对性、从业能力职业性和专业技术教育性等三个特性。在医学教育体系中,妇产科是一级学科,借助《妇产科学》、《妇产科护理学》等专业课程载体,为基层医疗单位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基于医学职业和妇产科专业的特殊性,要求专业课教师必须自觉地成为双师型教师,融教师和医师(护士)的双重角色于一体,既能走进课堂传道授业又能进入病房治病救人;既能传授专业知识又具备相应职业能力;既可讲授理论知识又会应用操作;是表里合一、内外兼得的复合型理论之师、技能之师。

当前,在学校与附属医院进行院系整合的初始阶段,为了探索高职医学院校双师型教师成长的客观规律,高水平地建设人才团队,课题组以妇产科为研究基础,通过建构双师素质胜任力模型来揭示高职医学院校双师素质的内涵结构,[2]从理论依据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为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提供依据与方向,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工具与指导,为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附院的服务能力解决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

一、资料收集

1.行为事件访谈

通过文献研究法和经验积累,事先设计出《高职医学院校妇产科双师素质胜任力特征访谈提纲》,在客观公正和代表性的前提下,随机选择了遵义医专护理系教师6人、学生21人和遵义医专附院管理干部7人、医师6人、护士6人作为访谈对象,[3]与被访谈者就双师型教师的素质胜任力相关问题进行沟通交流,坦诚相告,确保效果。

2.问卷调查

通过统计访谈中胜任特征要素出现的频次、等级分数,提炼出相应的高职医学院校妇产科双师素质胜任力特征要素,包括资历、能力、素质三个维度的40个因子,编制出《高职医学院校妇产科双师型教师胜任力特征问卷》,按照不重要、重要、非常重要三级评分,在遵义医专及其附属医院的范围内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200份,其中护理系学生898份、护理系管理干部与教师24份、附属医院管理干部与医护人员154份,未回收124份。回收问卷1086份、回收率90.5%,有效问卷1070份、有效率98.5%。

3.结果

表:高职医学院校妇产科双师型教师胜任力特征问卷调查结果

二、建构模型

分析、整理调研资料,从资历、能力、素质三个维度来构建高职医学院校妇产科双师型教师素质胜任力模型(图1)。

图1高职医学院校妇产科双师型教师胜任力模型

(一)资历

资历是双师型教师最基础的外显的胜任力。要完全胜任这种能力,需要经历以下三个培养阶段。

1.学历培养

接受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或护理专业的规范化培训,具备全日制本科学历,毕业后入职高职高专教学团队,意味着站到了双师型教师学徒的起点。

2.双资格

经过一定年限的临床工作与教学工作的双重锻炼,当同时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和执业医师/护士资格证书的时候,“双资格”代表着学徒有了入行的门票。

3.双职称

再经过一定年限的临床工作与教学工作的双重打磨,当同时获得妇产科专业讲师及其以上的教学职称和主治医师/主管护师及其以上的临床职称的时候,“双职称”才可能让学徒成为师傅,也才赋予了双师型教师的本质内涵。

从漫长的成长周期中看出,获得本科学历、双资格、双职称的时间年轮,是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客观规律,[4]教师个体的主观努力和人才团队的着力建设,将有可能缩短培养周期。

(二)能力

能力是双师型教师最核心的外显的胜任力。包含临床工作能力和教学工作能力,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提升,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突出表现为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相互渗透,在教会学生系统储备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灵活地应用知识。培养妇产科临床思维,传授综合职业能力,训练就业上岗本领,是双师型教师能力胜任的至高体现。

1.临床工作能力

可以解读并描述为具有一定年限的妇产科临床工作经历,独立诊治与护理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独立施行妇产科常用手术与护理技术,独立开展妇女保健工作,有效管理妇产科病区,有效医患沟通,医疗过程中遵纪守法。能将在妇产科临床工作中外显的意识与行为进行分析总结并升华为经验和教训,内化成工作知识传授给学生并指导其灵活应用,以实践-理论-实践的路径,实现工作知识的理实合一。

2.教学工作能力

可以解读并描述为熟悉教材教具,系统讲授理论知识,正确示范技能操作,将亲历的临床案例用于课堂教学。独立组织并实施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基于妇产科临床工作过程的案例教学,再现临床真实情境,教、学、做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工作与学习紧密结合,以理论-实践-理论的路径,实现工作知识的理实合一。

从能力中不难看出,临床工作与教学工作如同一枚硬币的两个面,形成了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理论引领与指导着实践、实践固化与升华着理论。来到课堂传经送道、进入病房治病救人,在水乳相融、密不可分、相互依赖中所凸显的双重职业内涵是双师型教师能力培养的客观规律,偏废、单一甚至拒绝,都将成为双师型教师成长的障碍。

(三)素质

素质,是双师型教师最深藏的内隐的胜任力。主要表现为喜欢教师/医师、教师/护士双重职业,仪态端庄,衣着得体,普通话标准,亲和,自信,善于沟通,语言组织好,表达清楚,反应敏捷,人际关系和谐,热爱医学事业和教育事业,热爱妇产科专业,吃苦耐劳,与时俱进,终身学习,具有评判性思维,有科研意识与行动,创新求新求变,与团队成员相互信任与合作,有责任心和爱心,职业成就感强。

胜任力如同冰山(图2),外显的资历、能力浮于水面,看得见、摸得着,是人的表意识的行为与结果。而素质,包括价值观、内驱力、自我形象、职业心态等,却隐藏在水下,看不见、摸不着,藏于潜意识深处,动力巨大,难以琢磨与挖掘,而这恰好是普通教师与双师型教师的差异所在。

图2胜任力冰山

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与生俱来,也得益于后天养成,应充分挖掘潜意识、深层潜意识的东西,激发潜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人才团队建设。[5]

三、意义

建构高职医学院校妇产科双师型教师素质胜任力模型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理论意义

建构模型,勾勒出胜任力关于资历、能力、素质的三个维度,梳理要素特征,解读本质内涵,找出普通教师与双师型教师的辨别要点[6],提出衡量双师型教师的客观依据,摒弃主观、空洞且难以操作的评价体系,为妇产科双师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实用型理论指导。

2.实践意义

建构模型,探索双师型教师成长的客观规律,明确丰富资历的时间周期,深化双业内涵的能力表现,提升职业素质的潜在能量,找寻教学新手成长为教学熟手的有效路径,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个体规划专业发展,帮助教学团队规划人才培养,都具有切实可行的实践意义。

3.应用意义

在高职医学教育中,妇产科既有自身的特殊性,也有与其他学科相同的普遍性,以妇产科为基础进行的高职医学院校双师型教师胜任力模型建构,既适用于本学科的人才团队建设,也适用于其它学科的人才团队建设。尤其在当前,遵义医专作为贵州省示范性高职高专进行建设的关键时期,遵义医专附属医院作为遵义市政府规划的三级综合医院进行建设的关键时期,为了着力实施院系整合,倾力打造教学团队,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显著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附院的服务能力,有着积极的应用意义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2011-09-29)[2015-06-12].http: //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342/ 201407/xxgk_171561.html

[2]徐建平.教师胜任力模型与评测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6.

[3]张颖.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1-64.

[4]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及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等级标准及内涵[EB/OL].(2004-04-19)[2015-06-18].http://www.51wf.com/ law/199980.html

[5]涂云海.基于管理学视角的高职院校教师胜任力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8):36-38.

[6]方向阳.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25):73-77.

(责任编辑:娄刚)

Onthe Model Constructionof Double-quality Teachers Majoringin Gynemetricsin Vocational Collegeof Medicineand Its Significance

XIE Ling,SHE Jing,GUO Yi,CHEN Chao-ran,TANG Yu-hui,YOU Qi-feng,LUO Xiao-yan
(1. Zunyi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College, Zunyi 563002, China; 2. Fushu Hospital, Zunyi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College, Zunyi 563002,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illustrate the connotations of the double-quality of teachers in vocational college of medicine, the research group makes a study of the model construction for the competency of double-quality teachers in terms of gynemetrics. This study plays a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ole in guiding teachers’profession and improving teaching staff, and can be useful in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training talents in such colleges or hospitals.

Key words:medical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 double-quality teacher; competency; model

作者简介:谢玲,女,重庆人,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授,学士,主要从事高职高专医学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遵市科合社字(2013)17号“高职医学院校妇产科双师型人才团队建设”

收稿日期:2015-08-13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583(2016)-0114-03

猜你喜欢

双师型教师胜任力建模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基于PSS/E的风电场建模与动态分析
不对称半桥变换器的建模与仿真
浅谈高职教育教师的发展趋势
处级领导干部胜任力的自我评估与模型建构
浅议文科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胜任力
校企合作体制下“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林业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建设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胜任力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软件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