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蔬菜病虫害防治用药指南(一)冬季设施番茄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

2016-04-18李云龙

中国蔬菜 2016年12期
关键词:烟粉灰霉病药液

胡 彬 李云龙 孙 海

(北京市植物保护站,北京100029)

蔬菜病虫害防治用药指南(一)冬季设施番茄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

胡 彬 李云龙 孙 海

(北京市植物保护站,北京100029)

编者按:针对蔬菜生产中农药使用上的误区,本刊特推出“蔬菜病虫害防治用药指南”专栏,主要结合当季蔬菜生产中易发生的病虫害,从药剂选择到施用方法等作详细介绍,以期为读者安全、科学用药提供参考。

冬季设施番茄主要病虫害有灰霉病、晚疫病、叶霉病和烟粉虱;局部地区还有病毒病、根结线虫病、灰叶斑病、早疫病和溃疡病等。大多数菜农习惯依赖化学农药进行防控,但受多种因素限制,实际生产中的科学用药水平偏低,一方面导致防效偏差,另一方面还可能导致病虫害抗性增强和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本文从选药和施药等方面,介绍冬季设施番茄病虫害农药安全科学使用技术。

1 科学用药原则

1.1 药剂选择

1.1.1 采用获得农药登记的产品 获得农药登记的产品会兼顾防效、环境安全性和食用安全性等因素,应坚持优先采用取得农药登记的制剂的原则。合法农药产品的标签内容非常丰富实用,一般会标明用药时期、用药量、用药方法以及对蜂和主要天敌的安全性等信息。非登记药剂可能存在添加违禁隐性成分、有效成分含量不足等问题,极有可能会导致防效不稳定、农药残留超标和影响授粉蜂安全等。

1.1.2 保证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农药安全间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药至蔬菜采收前的时期,即最后一次施药后残留量降到最大允许残留量所需间隔时间,是为了确保蔬菜产品的农药残留合格。部分农药安全间隔期较长,在邻近收获时期不得使用。

1.1.3 结合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药剂的特性选药一方面,各种病虫害都有其自身的生物学特性,掌握这些特性是开展病虫害防治的基础;另一方面,各种农药都有一定的使用范围、适用时期和作用特点。比如,灰霉病是低温高湿型病害,百菌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烟剂具有不增加空气湿度的特点,在灰霉病发生之前或者初期选用含有百菌清的烟剂防控比较合适;烟粉虱田间世代重叠严重,不仅虫态在植株上呈现垂直分布(自上而下分别为:成虫、新产卵、变黑卵、初龄若虫、老龄若虫、伪蛹和老龄若虫),而且多在隐蔽部位,适宜选用内吸传导效果好的螺虫乙酯和噻虫嗪等。

1.1.4 对授粉熊蜂的安全性 目前越来越多的生产者采用熊蜂授粉替代人工授粉,施用化学农药时必须考虑药剂对蜂的安全性。需依据药剂标签说明,在开花前的一段时间和开花授粉期间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必须用药时要避免使用对蜂毒性较高的制剂。

1.1.5 剂型因素 烟剂和粉尘剂具有不增加空气湿度的优势,施用技术得当可以达到较好的分散均匀性,在防治冬季设施病虫害时宜优先考虑使用。

1.1.6 利于延缓抗药性 番茄灰霉病、晚疫病和叶霉病的病原菌以及烟粉虱易产生抗药性,要注意选用利于避免或延缓抗药性产生的药剂。

首先,停止使用或者减少在当地已经产生明显抗药性的药剂或与其作用机理相同的药剂,如北京地区应避免或者减少使用嘧霉胺来防治灰霉病;具有长期用药历史的区域,宜选用含有作用机理较新的有效成分的制剂,如选用含有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氟唑菌酰胺和氟吡菌酰胺等成分制剂防治真菌病害,选用溴氰虫酰胺、氟啶虫胺腈、呋虫胺等药剂防治小型害虫。其次,要优先采用不同作用机理复配的制剂,如22%螺虫·噻虫啉悬浮剂防治烟粉虱;也可以选择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桶混使用。再者,多次防治时要坚持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交替、轮换使用。最后,单一药剂的使用要有限制,不可超过农药标签所注的“每季作物最多使用次数”。

1.2 药剂量取

1.2.1 准确计算 超过推荐用量或者低于推荐用量都不可取。施药前应依据农药标签推荐使用剂量,核定施药面积,计算用药量和施药液量。农药标签会标明制剂用药量,喷雾使用的药剂大多会以制剂的单位面积用药量体现。

比如登记防治番茄蚜虫的1.5%苦参碱可溶液剂推荐的制剂用药量每667 m2为30~40 g,以每667 m2用药量30 g为例,根据公式(1)可计算出500 m2的番茄田喷雾防治蚜虫的单次制剂用药量为22.5 g。

由于不同施药器械用水量差别很大,药液量应由该药械单位面积喷雾药液量结合施药面积来确定单次需要药液量。

以每667 m2喷雾需水45 L的手持喷雾器为例,根据公式(2)计算出上述药剂在500 m2的番茄田喷雾防治时的单次药液用量为33.7 L。

1.2.2 准确量取 准确量取农药是精准施药的前提,应在准确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目前,仅有部分农药的包装附带有刻度的量具,可依照其说明量取。无附带量具时,要借助刻度精准的专用量具准确称量。有条件的可以借助“精准施药系列配套量具”(郑建秋 等,2006)量取。该配套量具包括5~10 mL一次性注射器、不同规格量杯、10 L水(药液)箱和0.1~10.0 g固体量具、药勺、清洁刷、胶皮手套、施药服等,具有度量精准和使用方便等特点。

1.2.3 农药配制 农药配制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① 选择在远离水源、居所、畜牧栏等场所配制农药。② 现用现配,不宜久置;短期存放时,需密封后置于药库等专区保管。③ 选择无杂质的清水配制农药,不可用配药的器具直接取水,药液不超过额定的容量。④ 要依据农药标签规定或在专业植保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配制农药。⑤ 配药时应坚持二次稀释法配制药液,即先用少量水将药液调成浓稠母液,然后再稀释到所需浓度。二次稀释法比一次配药具有较多优点:首先,能够保证药剂在水中分散均匀;其次,有利于准确配药,尤其是稀释浓度比较大的药剂;再者,可减少对高浓度药剂的接触次数。

1.3 用药技术

1.3.1 精准高效药械 设施内施药应尽量选择用水量少、分散性好的新型高效药械,例如采用电动喷雾、热烟雾、常温烟雾和电热熏蒸等技术施药,有利于提高防效,并且不增加设施内空气湿度。以近年来在京津冀地区主推的JT 3YCB1200D-Ⅲ型背负式高效常温烟雾施药机为例,常见的喷雾用的农药剂型都可适用,每667 m2施药液量仅5~6 L,平均雾滴粒径为50 μm,相同条件下较普通手动喷雾防效提高10%~15%。

1.3.2 与测报和监测相结合 关注病虫测报以及天气预报,提前做好应对措施。棚室内做好病虫害监测,早发现早防治。例如,悬挂色板监测小型害虫,可在虫口低密度时用药。

1.3.3 其他 病虫害尽量做到早防治,实际操作时还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例如连续采收的蔬菜作物可在单次集中采收完毕后进行防治,有利于保证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防治时进行局部用药,可减少用药量,确保药效。例如花期是番茄灰霉病的侵染盛期,蘸花时加入嘧霉胺等杀菌剂,可以达到用少量药剂做到较好防效的目的。

熊蜂授粉田块在花果期或者开花期防治病虫害时,应仔细阅读农药标签是否注明制剂对蜂的安全性。对蜂毒性大的药剂应禁止使用,毒性偏低的药剂施用时应适当遮挡蜂箱或者搬出棚室1~2 d(天)再搬回。

2 设施番茄病虫害化学防治要点

2.1 番茄灰霉病的化学防治 设施番茄在苗期、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易受灰霉病侵害(彩色图版1)。长时间低温高湿利于病害发生和发展。药剂预防一要做好苗棚内表面消毒,二要做好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局部用药,三是连阴、雨雪、雾霾、寡照等高危天气之前用药预防,既可选用烟剂熏烟,也可选用具有保护性效果的药剂喷雾(表1)。防治用药要在发病初期喷施,要与清理病残体和通风降湿配合进行,可选用烟剂熏烟,也可选用药剂喷雾(表2)。喷雾防治尽可能采用常温烟雾等用水量少的施药技术。花果期施药重点部位是花和果实。

表1 预防设施番茄灰霉病推荐药剂

表2 防治设施番茄灰霉病推荐药剂

表3 预防设施番茄晚疫病推荐药剂

表4 防治设施番茄晚疫病推荐药剂

2.2 番茄晚疫病的化学防治 番茄晚疫病幼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彩色图版2),发病后易快速流行。低温高湿适宜发病。冬春季低温、雾霾、连阴、早晚结露严重的设施番茄地块易发生蔓延。生产上在不良环境条件下要采取预防用药,既可选用烟剂熏烟预防,也可选用具有保护性效果的药剂(表3),并仔细检查中心病株。发现中心病株后需尽快清除病株、病叶,迅速进行药剂防治,宜优先选用不同作用机理有效成分复配的药剂(表4)。严重时可以考虑多种不同作用机理药剂桶混喷药,比如68 %精甲霜灵·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32.5 %嘧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剂桶混用药(王文桥,2011)。

2.3 番茄叶霉病的化学防治 叶霉病在番茄全生育期都可发生,主要为害叶片(彩色图版3)。棚内湿度长时间过高(90%以上),利于病害发生和蔓延。防治叶霉病也要重视预防和发病初期防治。

预防用药,可以选择25%多·福·锌可湿性粉剂、25%甲硫·腈菌唑可湿性粉剂、47%锰锌·腈菌唑可湿性粉剂、55%多抗·丙森锌可湿性粉剂等。

防治用药,可选用15%抑霉唑烟剂;也可选用35%氟菌·戊唑醇悬浮剂、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400 g·L-1克菌·戊唑醇悬浮剂、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47%锰锌·腈菌唑可湿性粉剂、25%多·福·锌可湿性粉剂等。

据赵建江等(2016a,2016b)研究,在叶霉病发生前或发病初期采用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制剂用量23.6 g·(667 m2)-1,喷施2~3次,间隔7~10 d(天),能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以制剂质量比1∶1桶混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与250 g·L-1吡唑醚菌酯乳油,按照制剂用量53.3 g·(667 m2)-1施药,对番茄叶霉病也有良好田间防治效果,且对番茄安全。

2.4 烟粉虱的化学防治 烟粉虱除直接为害番茄植株和诱发煤污病(彩色图版4)外,还能传播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和番茄褪绿病毒病,故防治烟粉虱也是防控病毒病的重要措施。没有种植抗病毒品种的棚室,烟粉虱种群需要防控在极低密度下,尤其是生产前期。此外,烟粉虱一旦进入生产棚,大多形成世代重叠,各种虫态同时存在,不同虫态在植株上垂直分布。单一药剂单次防控很难取得较好防效,需要连续多次用药。所以设施番茄防控烟粉虱,关键在于定植前棚室消毒、无虫苗定植和结果期之前防治。

2.4.1 定植前棚室消毒 番茄棚准备定植前,先覆盖棚膜并用40~50目防虫网封闭风口,然后用10%吡丙·吡虫啉悬浮剂1 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倍液,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喷雾,每667 m2也可用3%高效氯氰菊酯烟剂200 g熏蒸。喷雾时应覆盖整个棚室内表面,要均匀细致地喷施棚膜、棚架、墙壁、窗口、立柱、架材和地面等;熏烟时要注意密闭棚室。

2.4.2 定植无虫苗 待栽苗定植前5~7 d(天),选用200 g·L-1吡虫啉可溶液剂2 500倍液,或22.4%螺虫乙酯悬浮剂2 000~3 000倍液,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喷雾;或者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 000~3 000倍液灌根。

2.4.3 生长期用药 生产棚前期尽量压低烟粉虱数量,结合色板监测做到早发现、早防治,一般需连续用药防治2~3次,用药间隔可依据所选制剂农药标签;生长后期,化学防治要以控制成虫种群量为主,宜在单次集中采收果实后用药,防治次数需视情况来定。

杀虫剂大多对蜂有一定毒性,一般农药标签都会标注。熊蜂授粉番茄田在授粉期间或者之前用药,要注意仔细阅读或请当地专业植保技术人员指导。

截至目前,登记防治番茄烟粉虱的药剂只有10个制剂共16个产品(表5),不便于购买这些农药的菜农,也可以在当地专业植保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登记防治番茄白粉虱的药剂进行防治。

表5 防治番茄烟粉虱的登记药剂

有条件的尽量应用常温烟雾施药机等新型高效药械施药。普通喷雾防治时,以早晨温度较低时为宜,此时烟粉虱活动不频繁,喷施时要保证药液均匀全面,植株上下以及叶片正反面都需要喷到。

鉴于烟粉虱能够近距离迁移,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组织菜农以村、基地或者园区为单位展开统一药剂防治,便于利用高效药械、统一做好药剂轮换,对于压低区域烟粉虱种群量、提高防效和延缓抗药性产生具有积极意义。

王文桥. 2011. 蔬菜常用杀菌剂的混用及混剂. 中国蔬菜,(7):27-29.

赵建江,王文桥,马志强,孟润杰,毕秋艳,韩秀英. 2016. 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效. 安徽农业科学,44(7):168-169.

赵建江,王文桥,马志强,孟润杰,毕秋艳,韩秀英. 2016. 啶酰菌胺与吡唑醚菌酯混配对番茄叶霉病菌的联合毒力. 北方园艺,(19):135-137.

郑建秋,郑炜,师迎春,鲁宝香. 2006. 精准施药配套量具. 中国专利,200420056871.7,2006-03-08.

胡彬,高级农艺师,专业方向:蔬菜植保,电话:010-82074102,E-mail:hdashuai@126.com

2016-11-18;接受日期:2016-11-25

北京市农业局提质增效工程(PXM2016_036203_000043),北京市农业局科技项目(PXM2016_036203_000019)

猜你喜欢

烟粉灰霉病药液
烟盲蝽对茄子烟粉虱的防控效果研究*
烟粉虱MEAM1和MED成虫在辣椒上传播番茄褪绿病毒的特性
药液匀速滴落的原理
番茄灰霉病巧防治
灌巢法毒杀红火蚁
散叶莴苣灰霉病药剂筛选试验
治斑秃
近10年我国烟粉虱发生为害及防治研究进展
治慢性支气管炎
瓜类灰霉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