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传播闽派古琴文化的可行性研究
2016-04-18林俞坤
文‖林俞坤
新媒体环境下传播闽派古琴文化的可行性研究
文‖林俞坤
【摘要】闽派古琴是近代古琴的重要流派之一,于2005年被纳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但因传播方式遭遇瓶颈,令其保护传承现状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对闽派古琴传播现状的调研,根据现有传播方式的局限,分析了在新媒体环境下,运用新媒体技术传播闽派古琴文化的机遇与挑战,并阐述了如何利用新媒体传播闽派古琴文化,以及它在保护、传承古琴文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闽派古琴;传播;可行性
祝凤喈《与古斋琴谱》(内页)
闽派古琴作为近代古琴的重要流派之一,于2005年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10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自此,闽派古琴这一传统音乐的保护和传承迅速引起艺术界和学术界的重视。研究学者认为闽派古琴的传播方式较为单一,传承器物、代表曲目以及传承人物都不尽如意,[1]54-56甚至有着“闽派古琴‘弦断音绝’、浦城难闻‘风云际会’”这样较为悲观的看法。[2]目前看来,虽然由于得益于闽派古琴传承人制度的保障,闽派古琴近年呈现发展的苗头,但是在福建的经济、政治与文化发展格局中,闽派古琴的传承与发展还任重道远。[1]54-56
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传统音乐的传播形式面临着如何利用新的媒介环境搭建发展平台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的发展是否可以成为挽救闽派古琴文化的一剂良方,是否可以为闽派古琴的传播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想法,这是本文所要力图讨论的内容。
一、闽派古琴文化主要传播方式及存在问题
闽派古琴是从地域文化作为划分依据的,于清朝道光年间形成的近代古琴流派,距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3]47-49其形成的地缘中心在福建浦城,故又称为浦城派,以浦城人祝凤喈以及许鱼樵、张鹤等为代表。[4]32-33闽派古琴演奏风格指法细腻、潇洒脱俗、急缓有度,代表琴曲包括《平沙落雁》、《阳关三叠》、《渔樵问答》、《石上流泉》等,重要琴著有祝凤喈的《与古斋琴谱》、张鹤的《琴学入门》。[4]32-33
与古琴的其他琴派相比较,学术界关于闽派传承现状的研究成果寥寥无几,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总结出从古至今闽派古琴的传播方式主要包含以下四种:
(一)人际传播——口传心授
古琴是一种文化修行,探寻更多新的文化碰撞,让传统文化精髓在创新的表现形式中进行更好的传播,才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图为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社文系学生戴钰,摄影:清风。
“口传心授”是中国古琴文化传承最普遍、最直接的方式,从传播方式来看属于人际传播的范畴。古琴文化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从“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到俞伯牙向成连习琴”,这些优秀琴家的故事都表明“口传心授”是古琴艺术最初的传播方式。再看闽派古琴的传承渊源,祝凤喈19岁得传父亲一张旧琴,师从其胞兄祝凤鸣学琴,后来祝氏长年宦游江浙,以琴随身,所到之处名噪一时,他与其兄伯仲唱和,学业者不远千里赴浦城拜师。可见,父子相传、师徒相传一直在闽派古琴的传承中占据主要的地位。琴家非常看重师承关系,关键在于“口传心授”的传播形式最能保持其艺术风格的延续,这在古琴传承与传播的方式上是无可取代的。
然而人际传播的劣势随着历史环境的变迁也极易显现出来。古琴技艺因琴师的身故失传,传承人群受社会环境(如战争)的影响断档。2006年,福建日报的记者在浦城实地采访中发现,不仅祝家已经没有人再弹琴,就是整个浦城也没有人懂得闽派古琴。[1]54-56虽然近年来,以福建古琴研究会会长李禹贤先生、“非遗传承人”吴燕琳等为杰出代表的琴人为闽派古琴传承做出了极大贡献,但我们仍为人际传播的脆弱性感到担忧。
(二)群体传播——文人雅集、舞台演出
古琴是古代文人雅士修身养性之物,以娱己功能至上。但若能觅得知音,则三五琴人知己集于一室,品茗饮酒,弹琴做诗,共享琴韵之乐,悦己娱人。闽派古琴的这种群体传播形式古已有之,是较为主流的传播方式之一,到如今较多被琴社活动所取代,呈现组织传播的特点。[5]23-27
而当下出现的迎合商业模式的古琴舞台演出,是古琴艺术群体传播的另一体现。但其因为媚俗的多艺术结合形式、节拍节奏的僵化对古琴本身音乐气质的影响,遭到学术派的反对。[6]118-124
(三)组织传播——社团传播
社团模式是目前古琴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主要方式,当前闽派古琴的社团传播模式主要以琴社、琴馆、协会或研究会的形式存在,比如福建古琴研究会、闽派古琴研究会等。它们或以对闽派古琴文化遗产的挖掘研究、整理功能为宗旨,或以传习培训为主要功能,但目前闽派古琴社团的推广也局限在闽北与福州一带,尚无法覆盖全省,更不要提走向全国了。
(四)大众传播——琴谱及影音出版物传播
琴谱是古琴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方式。闽派古琴代表人物祝凤喈,首创在减字谱旁加注工尺,以助初学者视谱自理。他著有《与古斋琴谱》,咸丰五年(1855)在浦城出版,称为“后学之津梁”。他的学生张鹤所著的《琴学入门》,于清同治三年(1864)出版,培养了一大批琴手,形成具有特定风格的闽派古琴艺术。[3]47-49民国初年,《琴学入门》经中华图书馆再版,流行极广,受益者甚众。再到后来,李迪瑚著有《酌海楼琴言》、《酌海楼琴谱》五卷。[3]47-49琴谱的传承对闽派古琴的传播做出了极大贡献。可惜的是,闽派古琴琴谱的发展经历了较长时期的断档。闽派大师李禹贤先生曾三赴浦城,从古书库里发掘了闽派古琴的琴谱。他把《琴学入门》和《与古斋琴谱》琴论的一部分整理出来,以较为通俗易懂的方式将闽派古琴的技艺传承给后人。然李禹贤先生去世之后,研究琴谱之人已寥寥无几。
另外,影音出版物、报纸刊物等大众传播媒介也对闽派古琴的传播起到了一定作用。香港雨果唱片公司出版的陈长林《闽江琴韵》专辑,《福建日报》、《中国文化报》等报纸对闽派古琴现状的关注,都在一定程度上对闽派古琴的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6]118-124
可见,虽然闽派古琴的传播方式涉及到多种传播类型,但不难看出,较之其他琴派,闽派古琴的传播力度仍不足,艺术文化的普及程度不高,口传心授、琴谱相传、社团传播等传统的传播方式对于闽派古琴的保护与传播已显乏力,闽派古琴的传播还未能搭上21世纪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列车。
二、新媒体环境下传播闽派古琴的机遇与挑战
新媒体是相对于旧的媒介形式而言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代表的媒体形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就现阶段而言,新媒体更多指的是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通过宽带无线、有线、卫星网络等各种现代传播手段,传播数字化文字、声音、图像信息的媒体。[7]也有很多学者认为,新媒体包括通常意义上的“第四媒体”和“第五媒体”,即基于互联网传输的网络和以手机等产品为媒介的移动网络。[7]
新媒体的主要表现与特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总结:第一,内容上:信息多样、形态多样、易储存、易复制、易检索;第二,发布主体上:多元化、平民化、普及化;第三,传播方式上:瞬时传播、自我扩张、全球化、针对性、交互性。受众:自由度高、个性化强、具有不确定性。[7]
在上述特征的基础上,依托新媒体平台,闽派古琴艺术的传播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利用新媒体推广传播闽派古琴艺术
1.覆盖面广,不受时空的限制,解决闽派古琴受众面窄的问题
无论是口传心授、文人雅集还是社团传播,基本上都是师傅与弟子近距离的传播。这些占主流地位的传播方式,传承空间是现实的物理空间,受到场地限制,被传授者的数量有限,往往只是单个或几个人。[8]146-153同时,传播的时间受限,传播的速度也因此受阻。而新媒体技术,则将图片、文字、声音、视频有机地结合,打破了场域空间的物理限制,打破了闽派古琴传承与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通过将信息源实施新媒体技术操作,可以实现远程教育的目的,为学琴者广求名师、即时交流提供了信息和平台。如,可以将著名闽派古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燕琳)的授课视频制作成微课、慕课(mooc),通过网络传播,师生可以灵活选择电脑或手机终端,在任何时间自由流畅地在线观摩课程、查看琴谱等辅助资源,实现移动学习。由此,闽派古琴的传播速度与学习人数就会得到几何数的增长,弥补了传统琴乐传播受众小、传播面窄的不足。
2.传播途径直接,保存完整性强,利于闽派古琴文化的系统传播
闽派古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动态的、活态的文化形式,对其进行记录和捕捉的手段相较于静态的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也更加复杂多样。新媒体数字技术能在闽派古琴文化传播中得到综合运用,使各种数据的采集、分析更加标准和规范,为闽派古琴保护与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9]
通过网络等先进的新媒体传播载体,面向受众直接传播闽派古琴文化,将大大提高对古琴传统艺术保存的系统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可以在虚拟的空间中再现真实的历史地理信息和文化意向空间,以一种相对直观的方式展示给大众。[9]39-42
以平面媒体为例,人们在解读文本时容易产生信息损耗甚至理解歧义,但在制作或观看影像记录时,理解障碍大大降低,甚至得到避免。因为影像相对文字记录手段更为客观,更能忠实地记录对象的原生态行为,即准确地记录动作、表情和感情,同时还便于人们反复观看、比较和揣摩。
从文化的整体性来说,闽派古琴文化不只是演奏技艺,其历史内涵、审美、古琴制作等,都是古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能够实现这些文化资源的系统整合,呈现闽派古琴起源地的历史地理信息,再现消失的代表性符号(如祝凤喈在浦城修建的12座琴楼),保证文化的系统性、真实性,避免技艺文化出现以偏概全的局面。
3.传播方式针对性强,有利于定位受众,符合闽派古琴传播的宗旨
新媒体的使用人群主要是年轻人,这与我们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闽派古琴的宗旨在一定程度上不谋而合。闽派古琴传播的宗旨就是使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的一代人了解、接受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传播的对象主要应该是年轻人。传播的主要困难是要在流行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找到平衡点,而解决的途径则是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传播传统文化。
现在,新媒体是被年轻人们应用最广泛的传播媒介,新媒体的针对性特征,可以帮助传播者准确定位目标人群,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传播者利用微博、微信、APP软件等年轻人日常接触的传播途径推广闽派古琴,能让忙碌的现代人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了解闽派古琴,进而出现更多热爱古琴的群体,实现对古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二)挑战:新媒体对闽派古琴文化的解构
1.“大众化”、“娱乐性”与“小众化”、“精英化”产生矛盾
在古人的琴学理念中,琴乃圣贤之器,历代琴论中对习琴人群均有特殊规范,贤德人群才与之相称,定位为精英化、高雅化。[6]118-124新媒体技术具有平民化、普及化的特点,传播方式受市场规则和商业利润的支配,易将文化的“大众化”、“娱乐性”推向极致。比如,网络中的琴乐演奏不再是一种自省行为,而是一种面向公众的表演;网络中的琴学教学多侧重演奏技巧,并常与商业性的行为挂钩。[8]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为古琴传播带来了“精英化”与“大众化”、“自省性”和“娱乐性”之间的矛盾。如何避免闽派古琴艺术在新媒体传播中导致其审美、文化内核被剥离,最终失去其传统神韵和审美价值,仅仅只剩在“演奏”、“技术”等表象层面上的传统琴乐,是我们对闽派古琴当代传承保护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8]146-153
2.远距离传播、信息格式化影响闽派古琴文化内涵的传承
虽然新媒体技术为闽派古琴文化保护传播的系统性、真实性和完整性提供了可能,但格式化的、隔空的传播缺少现场的感知,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文化内涵的细节传承。具体来说,闽派古琴文化既包括技术与表演构成的纯音乐层面,也涵盖艺术、文化乃至儒、释、道三教相融的审美境界。新媒体技术能够实现知识层面的完整信息传递,但它不能实现完全的“透明的”、“无障碍的”传播(即使利用新媒体的即时互动的功能),受者也不易感受传播者对音乐、技术的理解以及他传达出来的要领,无法以最小的心理距离进行艺术交流,并在互相配合之中来共同完成对古琴音乐形象的塑造。[8]146-153例如,闽派古琴不同的演奏手法能表达出不同的音乐神韵,只有在传统教学的师徒相授过程中才能达到。再如,《浦城县志》记载闽派古琴代表祝凤喈从其胞兄祝凤鸣学琴,成名之后与其兄伯仲唱和,怡怡如也。新媒体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即时性、完整性的问题,但闽派古琴的神韵和心神相通的境界如何在新媒体传播中实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互动性强、个性化突出,对闽派古琴主流文化的权威造成冲击
新媒体传播是一种双向的传播模式,传播者与受众可以实现互动,受众能够随时反馈意见与建议,能够提出各种定制要求,而传播者可以及时改变与调整传输内容。新媒体传播方式上的这一突破,在加强琴人交流的同时,也由于能够实现受众对传播信息的自由评论,使得闽派古琴主流文化的权威遭受冲击。
琴友可以将自己演奏的琴曲视频上传供网友欣赏,将自己的琴学心得体会或对琴界现状的看法撰文上网发帖,供大家分享、评论、跟贴或转载,造成热点,达到自己所期望的某种目的与效果。在琴界,也不乏有少数人匿名利用网络对其他琴派或琴人发布一些言语过激的评论,从而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三、结论
新媒体技术与闽派古琴的碰撞,颠覆了古琴文化传统的传播方式,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想扬长避短,我们应该认识到以下几个问题:
(一)“精英化”无需向“大众化”妥协
闽派古琴文化传播目前的任务就是要让闽派古琴“活下来”、“传下去”,在这个任务面前,争论闽派古琴是应该保持“精英化”的传统,还是走“大众化”的道路,就显得没有意义了,因为这是古琴文化保护与传承需并存的两种传播层次。“大众化”传播旨在扩大听琴、学琴者的队伍,让世人了解它、重视它。一方面,培养更多的古琴爱好者,能够保证闽派古琴的存活;另一方面,在当代传统文人士大夫阶层消亡后,要重构这样一个精英文化,必须在大众的土壤上再来培育这个精英文化,没有群众基础则无法高端。[6]118-124“大众化”既是与“精英化”同步进行的不同层次古琴传播,也是“精英化”古琴传播的基础。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认识到两种传播层次的不同功能,闽派古琴的“精英化”传统就不会因新媒体的影响,向“大众化”妥协。
(二)古琴不是古董,应在创新中保护
古琴代表传统文化,但它不是古董,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保护传承,不能永远固步自封,一味用古人的旧形制来表现它。新媒体时代为古琴的传播提供了创新的要求和基础,在创新中传播发展已是必然趋势。首先,要在传播形式上创新求变:创建闽派古琴虚拟博物馆,以动态的方式展示闽派古琴文化的具体内容和艺术精髓;不同层次的传播主体(如文化部门、学校、社团、个人等)开通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依照各自的受众和传播目的,即时发送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的信息,并正视新媒体互动性带来的创新思维,调整信息源的内容和形式。其次,要在闽派古琴的文化价值上创新求变: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创意产业的创意源泉,古琴文化遗产可以找准切入点,以保护带动开发,以产业促进保护,主动顺应市场机制,合理谋求发展。如探索古琴制作、品鉴的创意产业发展路径;挖掘古琴养身养心、抗焦虑的音乐治疗功能,倡导都市“慢生活”,引发白领阶层的“古琴热”,都是新时代闽派古琴文化传播的新趋势。
(三)新媒体与旧媒体应该相辅相成,取长补短
新媒体的出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但并非旧媒体的完全替代品。就像笔者一直强调的,闽派古琴承载的文化意义时刻依附在琴乐“口传心授”的传承过程中,面对面的人际传播使附着在情感之上的文化内涵传承实现最大化。可见,以传播速度和范围为优势的新传播方式,不应取代人际传播的特殊作用,而两者的结合,却能达到“1+1>2”的效果。同样的道理,放到群体传播、社团传播的层面上看,也是成立的。文人雅集、琴社活动为琴人的交流提供平台,新媒体则能辅助它们更好地完成这一功能。线上的信息发布,加上线下的学习讨论,能显著提升闽派古琴文化的传播力度。
综上所述,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新媒体技术具有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受众定位准确、交流互动性强等优点,是闽派古琴传播不可或缺的现代化形式,如能合理利用,必定事半功倍。另一方面,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让当今社会进入前所未有的信息高度自由的环境,在闽派古琴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我们要防范新情况的发生,如侵犯知识产权、过度商业化等。能否处理好这些新情况带来的挑战,关乎闽派古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趋利避害,实现在新媒体环境下保护和传承古琴文化的目标,是需要学者们持续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董文静.闽派古琴的传承现状与传播对策探寻[J].人民音乐,2014(4).
[2]黄建林,徐树才.“闽派古琴”弦断音绝 浦城难闻“风云际会”[N].福建日报, 2006-02-06(5).
[3]浦城:闽派古琴艺术发源地[J].福建党史月刊,2010(18).
[4]杨新庆.中国古琴流派的形成与划分[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1).
[5]施咏.当代琴社、琴馆的模式特征及其发展趋向——古琴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之九[J].音乐探索,2011(2).
[6]施咏.当代古琴音乐大众传播论——古琴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之十[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1(2).
[7]陈霁.新媒体背景下的中国旅游营销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
[8]郑敏.网络环境中古琴音乐的传播与继承[J]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3(2).
[9]常凌翀.新媒体语境下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 (11).
作者简介:林俞坤,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办公室主任。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社科A类)“新媒体视角下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以福建闽派古琴为例”(项目编号:JAS1443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