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层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

2016-04-17高明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6年6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高明

摘 要:《高层建筑设计》是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重要的专业主干课。教学框架定位为“训练技术与城市环境的整体关系”,培养学生应对城市与建筑系统的方案设计能力,旨在引导学生在技术、规范的限制下注重创新,并处理好“限制与创新”、“技术与艺术”、“个体与城市”之间的矛盾,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设计能力。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教学改革;限制与创新1 教改源起

在全球化、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密度和高度的变化巨大。高层建筑由于高效节省土地资源、形态显著等优势而广泛被建造,世界高层建筑建设的重心也由北美逐步转向以中国为最的亚洲。

作为教学目标与理念,先向学生传递的是:已广泛应用于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一直被认为围绕“发展”和“限制”的一对核心概念。技术复杂的高层建筑对城市环境影响巨大。建筑师如何谨慎、理性、负责但又不失艺术创意?在满足空间、形态、科技、防灾等基本准则下,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成为更高层次的目标与准则。

“高层综合体建筑设计课程”(以下简称“高层建筑”)最大的难点是技术复杂性与较短教学周(6周)之间的矛盾。课程要考察学生的综合分析、应对能力,考察学生对城市空间的审美能力,以及理解城市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的能力。课程尝试教学改革和创新:一是认知空间和城市设计之间的关系;二是搭建建筑与城市之间的紧密关联,挖掘想象力,训练空间逻辑的叙述与表达。

2 教学概况

2.1系统原理

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进一步的综合设计能力。其中,四年级教学着重引导学生向城市设计层面扩展,并关联性地分析和解决设计问题,基本指导原则是:整体性原则,关联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多样化原则。课程设计的选题围绕教学目标,在大类课题的范围内加强内容和地形圖的多样化。

2.2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是了解掌握高层建筑设计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认识高层建筑和城市环境的相互制约关系。

2.3教学模式

(1)多样性的主题设置

课程设计的主题是“城市与建筑”,设置主题包括三个领域:城市设计类、高层商住综合体、高层宾馆办公综合体,三类课题同时开设,学生自主选择题目,依据教师研究课题、实践工程来选择教师。

“城市设计类”:设计必须包括大量的研究,总体规划应该是一个城市或地区基本的分析图,而不仅仅是一个物理设计。

“高级商住综合体”:商业研究环境中必须包括市场研究,包括了解高层住宅规范、设计、调整大小和高层住宅单位。

“高层酒店办公综合体”:要掌握高层公共建筑的设计规则和流程建模之间的关系,就必须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掌握技术规范、设计尺寸和深度调整。重视当前热点主题,如文脉、景观、可持续性、生态、技术等。

(2)课堂组织与团队合作

四年级形成2个大班组,每班组2~3名教师。将大班组分成3~5人的团队,团队成员共同组织效果良好的组间讨论报告,并填写课后反馈调查表。

(3)设计过程控制

各教学组根据不同的命题方向,在教学过程之初由教师根据自己特长组织多场“高层建筑”研讨会,主要有:①高层建筑简介:高层建筑的历史,分类的定义,与城市之间的关系,经典案例分析;②建筑技术:分析结构体系、地下车库、设备机房、核心筒、避难层等;③历史文脉:高层建筑在文化、社会、历史背景的影响与价值,分析在当今存在的问题及所面临的新挑战。影响需求分析的主要因素:自然环境,交通流线调查、景观风貌等,需绘制分析图示及文字说明,作为最终正图的部分内容,且需要搜集当代中外建筑经典范例,在课堂上用PPT对其分析评价,并由教师点评。

(4)加强教学评图环节

大图评是加强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外部专家、教师和学生参与的组织,明确评估系统图的形成、逼真的设计整体性能等级。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四年级的教学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了教师之间的竞争,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对自己选择的职业生涯逐渐有清晰的认识。教学鼓励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使教学更具跨学科性和挑战性。

3 总结

“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建设主角背景下,学生工作后必将频繁接触,其知识结构只能在实践中磨练、成长。课程教学构建一个完整的,正确的设计理念,让学生掌握了有效的设计方法以适应未来的挑战。

【西南科技大学2014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4xn0094】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