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2016-04-17黄志杰吴飞谢军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6年6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

黄志杰 吴飞 谢军

摘 要: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借鉴国际上职业教育成果案例,校企合作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推进校企合作机制创新及可持续发展是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本文结合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与国际知名汽车公司校企合作案例,依托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的体制,总结完善校企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机制1 前言

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主要原因包括:一是缺乏体制、机制制度上的保障;二是学校选择企业缺少成功经验,合作成效不明显;三是企业参与热情不高,不少企业认为校企合作的效益不明显,人才培养达不到企业要求。

为了更好的推进校企合作,建立完善合作机制,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于2008年建立了由交通土建、汽车、物流、信息产业、外贸等行业54家知名企业组成的校企合作平台——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以下简称理事会)。理事会设置秘书处、人才培养委员会等一处四委,由企业和学院校、系、专业三层级人员组成,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校企文化、科技研发等方面开展合作,并将“全程合作育人”作为理事会重要的职能之一,各理事单位(企业)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与学院一起共同担负全程育人的重要职责。同时,由理事会督促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在校企双方利益诉求不一致时承担协调的作用,使校企合作不断深入发展。

依托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的体制建设,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某汽车公司建立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至2009年至2015年,每年为本地经销店输送订单式学员30名左右,该班多名学员成为企业服务经理、维修组长、技术主管,获得企业一致好评。同时,学院系部在实训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考试通过率、企业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1年和2012年在该汽车公司对我校的考评中分别获得“改善奖”、“优秀T-TEP学校”。在此成功合作的基础上,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先后与其他汽车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现通过对以上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总结校企合作机制中人才培养的几点重要经验。

2 校企合作对院校及企业的要求

许多学校意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在还没有合作经验的基础上,急于寻找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在寻求校企合作以及选择合作企业的道路上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作为企业也希望找到专业优势明显、实训场地条件好、能够为企业持续供应符合要求的人才的院校进行合作。

2.1 学校自身的基础

学校除了积极利用各种行业委员会、职业教育会议收集企业信息,寻找有校企合作意愿的企业,自身还应该具备的基础有:①专业特色鲜明,在本地区有良好的口碑和影响;企业在寻找合作院校时,要充分了解学校在本地区的办学水平,到学校实地考察场地、学生、师资力量等情况,到当地经销店了解企业用人情况,重点考虑当地经销店推荐的毕业生素质好、具有良好口碑的院校。②场地设备条件满足企业需要,在后期的投入方面有可靠的保障。一些知名企業不仅对场地的面积、设备配套有要求,还需要在合作院校建立品牌文化形象,起到宣传品牌的目的,因此,对学校的实训场地及设备有较高要求;同时,为了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实训耗材、设备等后期的投入方面也需要可靠的保障机制。③有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校企合作能否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校企合作的教师起到重要作用。教师作为人才质量的重要保障,能够胜任校企合作的教师往往需要经过企业培训及资格认定,部分企业还要求任课教师参加与企业维修技师相同的认证考核。

1.2 对合作企业要求

职业院校通过校企合作,首先能解决学生的顶岗实习、就业问题,使培养的学生更符合用人企业的要求,同时也利用企业的优势资源完善实训场地的建设、提升学校师资水平、引入先进的技术及教学理念、促进教学和课程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最终使学校和企业的根本利益点不断融合、促进、持续发展。对校企合作的企业要求有:①合作企业在本地有广泛稳定的人才需求;与我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建立合作的企业都属于覆盖面较广、价格中端的品牌,每个品牌在广西区内有10个以上的汽车经销店,每年都有较为稳定的人才需求。②企业具有与职业院校成功的合作经验和完善的管理体制,例如某企业自1994年开始就在北京市交通学校首次导入T-TEP项目,通过采取校企合作的模式,引入自己实际工作模式和职业技能需求,使学生在校所学更贴近职业岗位需求。在此过程中,企业还为学校提供先进的教材、教具、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培训,传授最新技术等方面进行进一步支持。二十年来,该企业累计投入八千万元在全国设立了超过30所T-TEP学校,培养出来的逾万名优秀技能人才已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第一线的骨干力量。

2 校企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质量保证

校企合作协议是校企合作关系的法律外在表现形式,是校企合作得以运行的法律保障;良好的合作协议,能明确企业在承担职业教育、与学校合作培养人才中的责任和义务,合作院校也能按照企业要求培训学员,同时对于企业的技术支持、设备投入、教学资源等承担应有的保密保管义务。

2.1 实训场地建设及投入

由学校提供场地,企业制定场地标准,采用与实际工作岗位相一致布置实训场地,学院与企业共同投入设备满足实训要求;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①企业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及时为学生更新实训设备,例如,市场上新的车型,专门为企业培训所开发的教具、诊断仪器;②在实训过程中的专用耗材,每年为学校提供学员训练考试所需的必要耗材;③为学校购买企业维修资料、专用工具、诊断仪器等提供渠道。④为场地营造企业文化氛围提供素材或制作物等。

2.2 师资培训及认证

学校选择工作稳定、实践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合作项目教师,并定期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企业对选派的教师提供技术培训和资格考试认证,达到企业认定的标准后,方能在订单班进行授课,并根据市场技术的发展,在后期持续提供新技术新车型的培训。同时,为了提高订单班教师的积极性,可通过教师比赛及学生考核的反馈,给予考核成绩优秀或学生考核评价优秀的教师一定的奖励。

2.3 课程导入及学生考核

各合作院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计划中引入校企合作课程,按照企业标准保质保量的完成学校及企业共同制定的课程,合作经验丰富或培训体系完善的企业,利用自身的资源独立开发培训课程,也可以结合全国合作院校的优势师资力量与合作院校一起开发培训课程;同时还要注意结合市场技术更新,及时补充新的培训内容。

2.4 学生实习就业及跟踪

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由企业与学校一起实施对学生的培养。例如,某班学员进入企业实习,该企业会指定经验丰富的维修技师担当学生的指导人,明确企业培养责任,担任指导的维修技术按规定时间提交指导报告,搭建一个实习员工与企业反馈意见的平台,为实习学生提供更多关怀。

2.5 合作成效的考评体系

結合校企合作的内容,对合作成效建立考评体系。例如,某汽车公司在与我校合作过程中,为合作效果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考评体系,考核的内容涵盖实训室建设标准、设备条件、招生的学生数量、学生考核成绩、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流失率、教师稳定率、教师考核成绩、招聘会开展效果、合作项目开展的品牌文化宣传活动等等,对于考核优秀的学校和教师,奖励教具、教学车辆、出国研修学习机会等。

3 结语

厂家可建立一个学校、厂家、经销店良好沟通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使经销店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的状态,为学校的教学提供建议;学校也能及时了解企业用人需求、了解市场状况;厂家也随时了解学生在企业的诉求。此外,由政府部门为校企合作机制制定相应的法律规定,在制度上为合作提供保障措施,鼓励企业参与到校企合作项目中,对于企业为学校捐赠的设备,给予税费上的减免措施。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委托项目(项目编号:2013JGW003)。】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
情景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从美术创作论人才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