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学生教育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以东华大学为例

2016-04-17吴小军严新锋

纺织服装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留学生教育东华大学培养体系

吴小军,严新锋

(东华大学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海 200051)



留学生教育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以东华大学为例

吴小军,严新锋

(东华大学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海 200051)

摘要:为实现《留学中国计划》对留学生教育提出的发展要求,作为来华留学生教育主体的高校,承担着重要角色。留学生教育可持续发展要求高校建立一套完整的综合管理体系。东华大学在留学生教育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它以语言培训和特色项目为主体,以品牌活动和实践教学为两翼,配合全方位立体传播,形成了具有东华大学特色的留学生教育管理综合培养体系,为留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东华大学;留学生教育;可持续发展;培养体系

为实现《留学中国计划》(教外来〔2010〕68号)所制定的全年在内地的来华留学生规模达到50万人次的战略目标,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与此发展目标相配套的措施,包括试行弹性学制、打造品牌专业、开设新课程、增加外语授课、增设奖学金等。如何抓住发展机遇,在完善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体系的同时,推进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是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1]。

一、 东华大学留学生教育发展概况

东华大学从1954年开始招收留学生,是我国最早招收留学生的院校之一,至今已为140多个国家培养了万余名学生。2015年东华大学留学生规模达到4 760人次,其中学历生为1 031人。与10年前(2006年东华大学留学生规模为1 838人次,其中学历生为175人)相比,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层次上都取得了突破性发展。现在,东华大学留学生规模居上海市高校第五位、全国高校第十二位。如今,留学生教育已成为东华大学的主要办学特色之一,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一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院校,留学生教育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绝非仅仅依靠宣传推广可以实现的。在“扩大规模,优化结构,规范管理,保证质量”工作方针的指导下,东华大学建立了一套以留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宗旨,以汉语培训、特色项目、实践教学、品牌活动和立体传播为支撑的“五位一体”留学生教育管理综合培养体系。

二、 构建留学生教育可持续发展模式

东华大学以语言培训和特色项目为主体,以品牌活动和实践教学为两翼,配合全方位立体传播,已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留学生教育管理综合培养体系。

1. 汉语培训

紧密服务各类留学生需求的汉语培训是东华大学留学生教育的一个亮点,目前已经建立了全覆盖、多样化、差异化的留学生汉语培训体系。具体包括:

(1) 细化汉语培训项目。将有汉语学习需求的留学生进行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设计弹性的、有针对性的特色汉语培训项目。如开设面向在沪经商、工作的外国人家属的“太太班”,让她们在料理家庭事务之余,可以选择一周来学习2~3次;开设面向在沪外籍上班族的课程,他们可以利用晚间或者周末时间参加学习,所学内容偏向商务和职场所需,主要是提高汉语水平。

(2) 强化和规范语言培训的管理。项目种类和学习人数的增加对管理也形成了挑战,单纯依靠传统的管理方式无法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对管理信息化便有了迫切的需求。东华大学为此开发了留学生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招生、教学、住宿、签证、活动等各个环节都实行了完全信息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同时,在语言培训中,将教学管理和教务管理分开,使得汉语培训体系更显专业化。教学中充分利用新技术和手段,编写系列汉语教材,使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 特色项目

东华大学是“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院校之一,同时也拥有海外孔子学院。在国家级合作项目和孔子学院项目的支持下,开发各类教育资源,形成特色项目,成为东华大学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充分整合学校各类教学资源,开设适合留学生的特色项目,是东华大学学历留学生人数增长的主要途径,包含了本科、硕士和博士各个层次,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体系和稳定的结构。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城市,也有志于打造成世界贸易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已于2013年9月29日正式设立,东华大学为之开设了全英文授课的经济管理类本科项目,吸引国际学生来华学习。该项目接轨国际顶尖院校,注重让留学生了解我国的经济情况、法律情况,培养既通晓国际法则又了解我国国情的国际人才。上海自2004年起在全国率先提出并推动创意产业发展。东华大学发挥服装设计学科优势,2014年与英国爱丁堡大学合作创办东华大学-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SCF), 开设全英文授课的艺术设计类本科项目,中外学生混合编班,充分发挥东华大学和爱丁堡大学的优秀师资和校友资源的优势,培养高端的时尚创意专业人才。

3. 实践教学

在留学生教育中,东华大学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和企业用人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问题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将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有机结合,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设置实习周。每学期期中,对于汉语本科和全英文本科专业的学生,集中安排1周的时间作为实习周,是留学生必修的教学环节。实习周的主要内容是,安排专题讲座、企业家论坛和企业参观实践,留学生需要完成给定的任务,并将结果进行集中汇报。实习周的安排丰富了留学生课堂外学习的内容,加强了课堂知识学习与企业知识学习的对接。

(2) 建立实习基地。2016年1月,东华大学正式授牌建立了11个留学生实习基地。按照政府规定制定了《东华大学留学生实习规范操作流程》,积极为留学生联系实习公司和实习岗位。实习工作的开展为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企业实践机会,使留学生学以致用,掌握产业行情,极大地提高了留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

(3) 举办“访知中国”企业参观活动。东华大学原名中国纺织大学,为我国纺织工业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也与纺织行业企业有深入合作。依托学校的纺织学科特色和优势,由学校教授牵头,联系国内著名纺织企业,带领留学生前去参观学习,并且在现场给留学生讲解专业知识。这种实践教学的方式在学校的纺织工程、材料工程和企业管理专业中都已全面推行,留学生通过参观活动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满意度非常高,参与的积极性也很强。

4. 品牌活动

丰富多彩的留学生活动一直是东华大学留学生教育的一大特色。以打造品牌活动为宗旨,从活动方案策划、活动类别设计、活动组织结构、活动推广平台等方面建立活动管理体系。

(1) 实现活动内容全覆盖。留学生活动包括班级、学院、学校、省市级以及全国性各类活动。比如班级的生日聚会、学院的文化节、学校的十大歌手评选、上海市的龙舟赛,以及全国性的留动中国、留学生时装设计大赛等活动。活动内容包括文化知识、体育竞赛、语言实践、公共服务等。已形成一系列的品牌活动,如“腾龙杯”体育竞赛、“凤鸣杯”歌唱比赛、“行知中国”文化体验等。

(2) 健全活动组织结构。学院成立了留学生联谊会、留学生艺术团、留学生活动管理领导小组。在各项活动的具体组织和实施中,建立网络组织结构,各相关部门安排行政人员配合协调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3) 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信息化管理在东华大学留学生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活动前期的信息发布、推广,到活动的报名、材料搜集、评审、结果汇报和公示等,都利用信息化平台来实现规范化管理,确保了活动记录的完整和活动安排的有序。

(4) 打造切磋交流平台。结合学校特色,学院策划了由全国多所高校参加的“来华留学生时装设计大赛”,为艺术类留学生切磋交流提供平台。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和东华大学共同主办的首届比赛已于2016年4月成功举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 立体传播

国家实行的孔子学院海外传播战略,以及中国政府奖学金推广政策是宏观层面的传播。学校则需要采取多样化的传播手段,利用各种新媒体和社交网络,对特定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信息和内容的传播。基于此,东华大学建立了全方位的立体传播体系。

(1) 设立孔子学院,建立境外传播实体。2015年3月,东华大学在肯尼亚建立了全球首所纺织特色孔子学院。东华大学也是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之一。通过境外实体,能把学校的专业信息、奖学金政策等内容面对面地向海外学生进行传播[2]。

(2) 参加教育展,进行重点宣传。教育展是政府统一组织和安排的中国高等院校的招生宣传渠道,具有官方性和权威性的特点。参加教育展能增强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 利用新媒体传播。如今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留学生招生和宣传的形式呈现多样化特点,如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各高校发布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同时我们注重及时更新学校英文网站的内容。

(4) 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内容营销。体验式营销被越来越多的理论研究者和企业所推崇,

体验的前提是要有消费者的参与,而活动正是这种参与的最佳载体。留学生对活动的参与热情比较高,在活动中融入专业学习的信息能够得到快速的扩散和传播。

(5) 强化良好口碑的作用。口碑在东华大学留学生教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校所倡导的亲情服务让在东华大学学习过的留学生对学校和老师都产生了感情,他们毕业回国后为东华大学的品牌进行宣传,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留学生前来学习[3]。2015年,东华大学正式建立肯尼亚和老挝两个官方校友会,并筹备成立苏丹、韩国校友会。校友会也将成为东华大学留学生教育品牌传播的一个重要窗口。

三、 结语

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东华大学来华留学生教育必将有更大的发展。但随着竞争的加剧,想要在未来的竞争格局中保持自己的地位,东华大学必须依据《留学中国计划》中的指导思想,即“统筹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推进来华留学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造中国教育的国际品牌”,根据本区域的特点和学校的特色,逐步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差异化的留学生教育[4]。建设有东华大学特色的“五位一体”留学生教育培养体系,对于留学生教育管理以及招生宣传都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仅能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国际化战略,提升学校的国际知名度,而且能显著增强学校特色的国际传播力,同时还可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来华留学,为中国文化的传播以及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提供宝贵的人才资源。

参考文献:

[1] 王华.从几则实例看华裔来华留学的动因[J].八桂侨刊,2005(5): 72-74.

[2] 宋玮,严新锋,刘春红. 在沪外国留学生校友问卷调查报告及其对留学生校友工作的启示[J]. 教育教学论坛,2014(4):150-151.

[3] 严新锋,宋玮. 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SWOT-PEST分析[J]. 改革与开放,2014(2):72-74.

[4] 严新锋,宋玮. 我国高校来华留学环境的模糊综合评价[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20):11-12.

基金项目: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学会来华留学生研究课题(2014-15Z001)

作者简介:吴小军(1978—),男,江苏扬州人,助理研究员,副院长,硕士,研究方向为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E-mail:wxj@dhu.edu.cn

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3860(2016)03-0176-03

猜你喜欢

留学生教育东华大学培养体系
募集52万件物资驰援东华大学
东华大学研发出可体内吸收型蚕丝导线
东华大学开发出全纤维结构智能电子皮肤
在湘留学生教育中湖湘地域文化导入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探究
形成性考核在医学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初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留学生管理问题及对策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辽宁省高校留学生教育规模现状分析及建议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