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记忆中的族裔文化书写

2016-04-17

关键词:文学

裴 斐

(安徽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合肥 230036)



□文学研究

历史记忆中的族裔文化书写

裴斐*

(安徽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合肥 230036)

摘要:文学对历史的书写和记忆,其意义并不单单止于记录,更重要的是建构新的族裔文化。重新站在被殖民、被压迫的人民的视角,再现、重构第三世界的历史和文化,是目前历史书写研究的主要方向。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有三个方向可能成为未来国内族裔文学和历史记忆研究的新热点。

关键词:族裔记忆;历史书写;文化构建;文学

1984至1992年,法国最著名的学术出版社伽利玛(Gallimard)陆续推出由历史学家皮埃尔·诺拉(Pierre Nora)主编的七卷本巨著《记忆之场》(Les Lieux de mémoire)。以此为标志,历史记忆研究迅速进入西方史学研究的主流阵地,成为近年来最炙手可热的研究领域之一[1]。自古“文史一家”,研究社会记忆的后现代史学自然也对文论研究带来了新的生命力。

优秀的文学作品从来不能与历史剥离,没有一个作家能够脱离自己所生存的时代。越是完美的虚构越是依赖于历史的真实。在一位伟大的小说家手上,完美的虚构能创造出真正的历史[2]。然而,不同的个体,不同的族群对同一段历史的记忆不同,因此对这段历史的叙事也不同。同一族裔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政治背景,心理、意识、认知形态相似,对历史自然会有相对一致的认定。因此,从族裔的角度研究记忆和历史,会产生和传统“他者”史学完全不同的感受和结果。

2015年,“历史书写与文化阐释”英美文学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成功召开。来自法国、美国、匈牙利、日本、香港、澳门、台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百余所高校的280多位英美文学研究者参加了大会,系统介绍了各自研究的最新成果。作为此次专题研讨会的参与人,笔者深感有责任对各位专家的重要观点进行梳理,把他们这些最新、最优秀的成果介绍给学界同行;同时结合笔者所学所思,对上述新成果所涉及的研究领域进行趋势分析,希望这些介绍和分析,能对学界同行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1 文学中的历史与族裔

当前,国际学术界正在从多视角、全方位探讨文学中的历史书写与族裔记忆两方面的问题。其要点可作以下分类:

1.1 文学中的战争与族裔创伤记忆

来自哥伦比亚大学比较文学与英语文学学院的Bruce Robbins教授在《如何描述战争暴行?》(1)中认为战争暴行是一种大规模、无意识、无差别的暴力行为,也因此是最可怕的犯罪之一。对战争暴行的书写和表现是当代文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能否承认自己在战争中对他国国民犯下滔天罪行,是衡量一个民族文化是否能成为世界性文化的重要标志。在文学创作中记录战争暴行很有可能会引起民族情绪的反弹,导致道德简化和政治滥用。那么,文学应当如何表现历史上的战争暴行?相关的评判标准又是什么?记住历史究竟有没有益处?在讨论文学与历史的关系的时候,这些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紧迫。记录、叙写战争暴行本不是文学的传统,但随着历史的发展,现代小说需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个责任。随着科技的发展,丰富多彩的信息载体严重地威胁了小说和文学在记录历史中占有的地位。也正因为这样,作家才应当更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历史反思的责任,为民族文化的进步作出努力。

弗吉尼亚大学的Gabriel Finder教授在《走向疯狂的世界:艾萨克·辛格小说中的大屠杀幸存者》中写道,小说的名字Meshugah在意第绪语中是疯狂的意思。故事的叙述者Aaron Greidinger以辛格自己为原型,是50年代生活在曼哈顿上西区的一名犹太作家。Aaron在30年代从欧洲移民到美国,幸运地避开了大屠杀,然而他原来在国内的朋友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小说叙写了他在美国重逢故国的友人们,融入了大屠杀幸存者圈子的故事,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二战给活着的人们带来的巨大心理创伤。幸存者中的领袖人物Max曾对Aaron说过“这个世界正在走向疯狂”,这种疯狂,正是笼罩世界近十年的纳粹屠杀遗留下来的一种心理创伤。这本书里,辛格用万分同情的笔调描述了这些迷失的灵魂做出的种种英勇努力,记录下他们试图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获得救赎的过程。

湖南科技大学的曾艳钰教授更加系统全面地论证了当代美国战争小说中如何再现战争历史。曾教授选取提姆·欧布莱恩(Tim O’Brian)的The Things They Carried和菲尔·克莱(Phil Clay)的Redeployment作为文本,前者描写越战,是最具影响力的美国战争小说;后者讲述伊拉克战争,是2014美国图书奖的获奖小说。The Things They Carried中许多场景跳脱出美国文化背景,具有鲜明的越南文化特色。克莱在小说Redeployment中为士兵和平民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记录了对伊战争中美国将美式的价值观强加于伊拉克人民的过程。由此,曾教授认为虽然文学在治愈历史伤痕的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但绝不应该是战争文学的唯一作用,也不应该是研究战争文学的唯一角度。文学对战争的关注不是单一的,不仅仅只是创造英雄主义的玄说,也不是悲观地描绘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创伤,更应该是对战争背后历史、文化、理念的碰撞冲突的书写和记录。

日本学者Tsukasa Kodama对比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的Mrs. Dalloway和路易-费迪南·塞林(Louis-Ferdinand Céline)的Guignol’s Band,讨论一战给普通士兵带来的创伤,以及战后退伍兵重回正常社会,适应种种变化的艰辛。通过对比两部小说对伦敦、对伦敦居民和对一战的不同再现方式,理解一战给现代都市社会带来的创伤与影响。

1.2 文学中族裔记忆与文化的发掘与重构

复旦大学的张冲教授发表了关于本土族裔在场叙事的演讲。张教授提出历史其实是“真实故事”,以杰拉德·维兹诺的《蓝鸦》为例,分析这部忠实还原事实的“历史小说”,其主题或创作目的并不在“从本土族裔的角度”重述历史,也不是要抹杀或代替欧洲白人的历史叙事,而是要呈现本土族裔与欧洲并行的历史,强调在文明进程中本土族裔的“在场”,还原本土族裔人民在数百年的欧美历史书写中几乎消失的存在、参与和贡献。

佐治亚大学的Jace Weaver教授在《美国本土文学中的历史与文化》中提出,大多数读者在阅读美国本土族裔文学的时候,常常希望获取印第安文化和历史的相关信息。而不少印第安族裔的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避免提及自己的族裔历史,他们的作品并不是讲述族裔文化的人类学研究著作,并不能满足读者的期待。只有少数美国本土族裔小说可以被成为“族志小说”,这两种不同的预期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心理需求。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Peter J Cherny关注小说中对文化他者的尊重,对《鲁滨逊漂流记》(Robinson Crusoe)、《中间的道路》(The Middle Passage)和《仪典》(Ceremony)综合比较,阐释三部小说的主人公逐渐转变认识,尊重异族文化者的过程。Cherny认为研究主人公的这种转变对理解小说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对全球化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南京大学的Daniel McKay介绍了马来西亚作家Tan TwanEng和他的获奖小说The Garden of the Evening Mists,运用后殖民理论探讨了小说中涉及的英国、南非、日本和马来西亚历史,以及殖民文化冲突下的殖民者认知。

1.3 文学中的科技、社会文明历史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张定铨教授用托马斯·杰弗逊在巴黎匿名出版的《弗吉尼亚州记事》中对民主——这一当时还是新生的概念——的理解和宣传,引入了文学中的政治、民主和历史这一话题。同时,对比布鲁克登·布朗《威兰》中理论和现实的冲突,探讨在民主党成立初期,国父们对于民主这一新生概念的辩证思考。通过梳理异同,在文学中溯源民主思想发展的历史。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Janell Watson教授探讨了一个全新的话题——《文学和人类学真相》,把文学研究的疆域从哲学、社会学一下子拓展到了自然科学。法国哲学家米歇尔·赛尔(Michel Serres)不仅通过文学理解历史,更通过文学来理解科学。科学发现是由人完成的,因此无法和人分离。文学能够重现不同历史时期,展现不同族裔的人类生活,因此对研究历史和人类学意义重大。在他的哲学著作中,赛尔通过检视历史、科学、神话传说和文学,寻找许多全球性问题,如战争暴力、生态危机的起源和解决方案。Waston教授认为只有通过文学和故事,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人与人、人与地球之间复杂而多变的联系。赛尔的观点为当代文学研究指明了方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来自复旦大学的Miles Link讨论了起源于17世纪的现代理性主义在文本中的体现。从哲学史的角度切入,通过比较托马斯·霍布斯的政论《利维坦》和弥尔顿的《失乐园》,分析两个文本中共同体现的对蒙田提出的理性主义的反叛,发现文本中的近代思想萌芽。

1.4 文学中的历史书写研究理论与方法

杜克大学的Kenneth Surin教授发表了题为《美国文学研究中批评理论接受族谱》的主题演讲,系统地介绍了60年代以来出现的各种批评理论与哲学。在60-70年代之间,文艺批评理论出现了井喷式的蓬勃发展,其中包括解构主义、后解构主义、心理分析理论、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文化与跨文化研究、族裔研究和后殖民主义理论等等,这些理论的出现颠覆了原有的传统文学研究方法,彻底改变了文学研究的方向,拓宽了文学批评的视野。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Steve Kulich教授创新地提出使用跨文化交际学的矩阵模型来分析文本中的身份问题。发言首先总结了最近50年间跨文化交际领域的主要发现,并将其和文化、跨文化身份分析联系起来。Kulich教授认为一个新的研究方法出现,往往会引起人们一窝蜂的关注,忽略了正在使用的旧方法,而这些旧的范式往往并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和利用。科学研究不仅需要创新,还需要总结历史经验,把过去的旧概念、旧框架,批判、创新地应用到新问题上。当前文化领域关于身份问题的研究主要有:Collier和Thomas的文化身份理论(基于诠释话语),Cupach和 Imahori的身份管理理论(基于能力),Ting-Toomey提出的身份协商理论(基于面对面交流),Kulich教授发言总结身份分析理论的不同流派,探讨每一次文化交流邂逅行为的动态本质,把交流邂逅行为纳入交际和文化环境进行全面考量,创新提出综合身份矩阵理论(IIMT)可应用于分析不同文本中的跨文化交际行为,为阐释文本中的身份认同问题提供帮助。和其它分析价值观、社会关系和社会框架的图形矩阵模型相比,这种综合身份矩阵模型更全面地总结了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领域的丰硕成果,有利于其在文学批评中发挥作用。

2 关于历史记忆与族裔文化书写的思考

历史记忆与文化阐释批评,是目前英美文学研究的一个主流方向。当代历史哲学表明,尽管历史常常表现为官方的、客观的面目,却很难做到绝对的价值中立[3]。海登·怀特曾指出:“人们已经认识到,叙事不仅仅是一种可以用来再现发展中真实事件的推论形式,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包含具有鲜明意识形态甚至特殊政治意蕴的本体论和认识论选择。”[4]换句话说,文学中的历史记忆和历史书写,并不单单止步于记录,更重要的是建构新的族裔文化。当代族裔文学研究常常和历史文化记忆研究重合,正是因为殖民时代的世界史常常以殖民者的身份写就,殖民地人民的文化、记忆在史实中被忽略、被遗忘。重新站在被殖民、被压迫的人民的视角,再现、重构第三世界的民族文化,这就是文学承担的历史书写之责任。

国内英美文学界关于历史和文化记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族裔文学和性别身份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十分丰富。研究者从多维度对族裔文学中的战争、文化冲突、身份认知、女性问题等进行了探讨。其中黑人文学和美国本土族裔的印第安文学研究相对成熟丰富,不止聚焦单个作品,而是具有广泛性和通融性,使用生态批评理论、女性文学理论和后殖民理论对不同时期的类似作品进行全面细致的比较。笔者对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归纳,产生以下三点思考:

其一,目前学界热点集中于印第安人、非裔美国人、拉美裔等民族文化重现和构建,同为国外少数族裔的亚裔却较少受到关注。和我们血脉相承的华裔,在漫长的移民历史中也积累了数量可观的文学作品。相较于拉美裔,东方文化传统使他们更难获得西方文化认同,构建族裔文化也更为艰难。关注华裔文学中全球化背景下的东西文化碰撞,正是在研究西方文学话语中的中国文化和中国记忆。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及中国人、西方文学中的东方文化记忆、中华民族文化在文学中的再现重构问题,很可能成为以后族裔文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这项研究也会对中国文学“走出去”战略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二,在文学的历史记忆研究中,关于战争和殖民暴行的研究是另外一个较热门的领域。针对战争小说,或小说中的战争题材的研究不断涌现。虽然目前作家和批评者在这类小说中主要关注创伤和治愈的经历,但正如曾艳钰教授提出的,战争文学的意义绝不仅仅是英雄主义,也不应只局限于创伤。未来对战争史学书写的研究必将横向、纵向多面拓展,战争前后的政治、意识形态变化,入侵战争所带来的文化冲击等话题,既能为战争史学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也能更大地拓展文学研究的视野。

其三,文学对于历史的记录和书写绝不仅止于在小说中记录民生、时代的点滴特色,更重要的,是反映一个社会在特定时代中表现出的价值观、思想潮流。从文学中发掘科学、哲学、政治思想的起源,对理解、再发现人类文明史上一些被忽略的重要时期有很大的意义。优秀的文学作品常常领先于时代,正如法国哲学家米歇尔·赛尔在古希腊描写物质的诗歌里发现了类似现代物理学中原子的概念,文学不仅和史学、哲学、社会学密不可分,和科学发现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Waston教授在主题演讲中谈及的将科学和文学研究结合起来,具有显而易见的重要性和突破性,对我国英美文学研究的发展,具有方向性的指导作用。科学、思想史和文学之间的关系,历史在文学中的再发现,必将成为下一个研究热点。

总的来说,在研究历史的记录与书写的同时,评论界也将持续关注文学叙事如何从内部视角重现失落的族裔文化。运用后殖民主义、文化身份等相关理论,解读文学作品中对现代西方话语权威的挑战,重塑被殖民民族的历史记忆,进一步构建新的族裔文化,将是未来族裔、历史文学研究的主要趋势。

3 结语

当前,有关族裔记忆的主题研究,正在引起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学术媒体的高度关注。相关学者和论著不仅关注文学,还涉及历史、档案和图书等领域,视野宽广,视角多元,为这一方兴未艾的研究领域注入了无限生命力。

文学与历史、文学与文化、文学与族裔,无法相互隔离,更不能刻意回避与遗忘。在文学中书写历史的真实,民族的记忆,构建全新的族裔文化身份,是全球化时代赋予文学创作、研究的新任务,也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研究历史书写中的民族文化记忆与构建,将成为我国文学研究的重要热点和方向,在未来,还会对我国文化战略的制定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学术价值,值得学界同仁共同关注研究。

注释:

(1)本文所引国内、外专家关于记忆和历史研究的文献来自2015“历史书写与文化阐释” 英美文学国际研讨会的会议记录。后文不再一一标注。

参考文献:

[1]李理峰,戴朴. 历史记忆研究的东西方对话——“记忆与纪念,东方与西方”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史林,2015 (01)∶ 202

[2]彼得·盖伊.历史学家的三堂小说课[M].刘森尧,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140

[3]张伟劼. 论《镜子》中的历史记忆重塑[J].当代外国文学,2013(01)∶88.

[4]海登·怀特. 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与历史再现[M].董立河,译.北京∶文津出版社 ,2005.

Representation of Ethnic Culture in Historical Memory

PEIFe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Anhui Agriculture University, Hefei 230036, Anhui)

Abstract:Representation and recollection of history in literature is not merely for the purpose of documentation, but more importantly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ethical culture. To reposition oneself in the light of the colonized and the suppressed, recovering and reconstructing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third world has become a major concern in the field of history study in literature. This paper categorized and summarized more than 200 papers to further discuss the problem of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 and ethnic memory in literature, proposing three possible research trends in related fields.

Key words:ethnical memory;representation of history;cultural construction;literature

中图分类号:I10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4310(2016)02-0060-04

DOI:10.14096/j.cnki.cn34-1044/c.2016.02.14

*收稿日期:2015-12-17

基金项目:2015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Y2015D123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委托项目(SK2015A789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BWW032 )。

作者简介:裴斐(1986-),汉族,安徽合肥人,博士,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国文学。

猜你喜欢

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当下文学的尊严与自信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我爱上了文学
对“文学自觉”讨论的反思
CNN intelligent early warning for apple skin lesion image acquired by infrared video sensors①
文学
文学病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