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舆论对道德滑坡现象的纠偏——大学女教师患癌被开除事件采访经过与思考

2016-04-16■章

法治新闻传播 2016年5期
关键词:兰州维权舆论

■章 正

舆论对道德滑坡现象的纠偏——大学女教师患癌被开除事件采访经过与思考

■章正

刘伶利是一位普通的兰州姑娘,她的去世却引发了社会关于道德问题的讨论。8月14日8时许,因为癌症并发心脏病,32岁的她离开了人世。刘伶利在患癌症就医期间,被其工作的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以 “旷工”的理由予以 “开除”,中国青年报发现新闻线索之后,第一时间予以报道并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最后,在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下,该学院对刘伶利家属支付补偿款,最终双方达成和解。

采访经过:寻找当事人家属颇费周折

1.发现新闻线索

8月15日,我正在甘肃省古浪县的山村采访一起性侵儿童案件。由于乘车行走在大山之中,手机信号时有时无。在刷微信的时候,突然看到一位朋友在朋友圈发了一则题为 《在兰州一所大学教英语的她,在患癌后就被开除了》的文章。

完成当地的采访后,我给甘肃本地的记者朋友们打电话,核实该信息的真实性。当时,朋友也刚看到这条信息,暂时还不能确定新闻是否真实。由于中国青年报非常关注青年权益保护,加之本人平时也经常做相关题材的稿子,我本能就觉得这件事值得调查。

我决定连夜乘车赶回兰州。在回程火车上,我反复看 《在兰州一所大学教英语的她,在患癌后就被开除了》这篇文章,一方面觉得作者叙述的事实比较真实,另一方面也觉得其中夹杂着一些情绪化的词汇。我决定找到当事人家属,认为还是要接近新闻现场,才能解开自己的疑惑。

2.寻找当事人家属

8月16日,回到兰州之后的上午,我前往文章提到的医院,寻找刘伶利的家属。可是,由于对各方面的情况不太熟悉,加之外地口音在本地打听不太方便,一直没有找到关于刘伶利的任何线索。

这个时候,我看到朋友圈中,有人评论这篇文章说刘伶利已经去世。据此,我判断其家属已经离开医院,通过医院寻找家属的线索中断。

我试着用手机地图,查找手头另外一条线索——他们家在兰州火车站附近。通过搜索发现,周围有大量居民区,仅仅凭借一个模糊地址根本不能找到他们家具体在哪里。我在火车站附近打听,也没有找到附近有人在操办丧事。

我只好再向本地的媒体朋友求助,一位媒体朋友在医院辗转多人得到一个疑似刘伶利的手机号。由于刘伶利本人已经去世,这位朋友打算放弃这篇报道,遂把电话号码交给我。

刘伶利经受过一系列的挫折和病痛折磨之后,如今人已经走了,她的家属会不会接听电话呢?犹豫再三之后,我决定如果不能拨通电话,再继续核实信息源是否准确;如果能拨通电话,就去他们家看看,即使对方家属拒绝采访,我也要过去探望一下她父母。

接电话的是一名女性的声音,带着哭腔,我判断是刘伶利的母亲,便告诉她我是中青报的记者,想过去看看他们,想了解一下事情的经过。

“我的孩子走得太突然了,你来吧。”刘伶利的母亲刘淑琴告诉我说。

3.采访基本顺利

我拿了一些水果,来到了刘伶利家附近,再次给她母亲打电话,她的父亲下楼来接我。见到她父母之后,我说明采访来意,她母亲哭诉女儿的经历。考虑到她家女儿刚去世,这个时候并不适合提出采访要求,打算作为倾听者默默听她母亲讲述自己的遭遇。

在叙述的过程中,刘伶利的母亲透露出学校对待的不公和女儿生病期间的痛苦。于是,我向她征求意见,是否能进行采访和记录这个事情。她母亲对此有些怀疑,在女儿去世之前,也有与她有类似遭遇被博文学院开除女教师试图寻找媒体帮助,但是最后都失败了。最终,我还是打消她的疑虑,她同意接受采访。

刘淑琴拿出了一大叠女儿的病历,给记者讲述女儿被学校开除的来龙去脉,还仔细讲述了她本人和学校交涉的具体细节,与此同时还出示了劳动仲裁相关材料、一审和二审法院判决书以及学校对女儿的开除证明。

为了了解刘伶利本人最真实的态度,在家属的允许下,我查看了刘伶利与朋友之间的微信记录,其中完整记录着她讲述被学校开除的遭遇和感受。

在采访的过程中,最大的难度就是家属在叙述的时候情绪比较激动,细节核实起来相对比较困难。除了采访母亲之外,我还采访了其父亲,结合刘伶利的微信记录,对关键的一些细节相互交叉印证,确保准确。

在当天晚上,我又电话联系了刘伶利的代理律师,对细节和法律问题再次进行核实,确定基本的事实没有问题,并让律师在法律角度谈了谈对案情的看法。当天,我的一位记者同事,已经辗转找到学校领导的联系方式并电话采访到学校的相关态度。

第二天,我对材料进行仔细的梳理,并再次致电学校两位相关负责人,但多次拨打电话未有回应。当天成稿之后,与这位记者同事一起修改稿件,当天晚上就传回了报社。第二天下午,稿件在网站上刊出,短时间内就有大量网站进行转发,报纸随后刊出,产生了巨大的舆论关注。

采访体会:个案推动对青年群体的关注

1.舆论对道德滑坡现象的自动纠偏

这条新闻之所以会引起舆论的关注,仅凭 “大学教师”和 “患病被开除”这两点新闻事实元素就足以能引起舆论的关注。在文章的叙述中,详细记录了这位大学女教师的个人患病遭遇,还详细记录了患病之后,她和家属与学校的交涉过程,却最终换来开除证明的结果。即便经过这位女教师的极力争取,但是这所学校依然冷漠面对。

从表面来看这件事只是社会个案,但是经过媒体的后续追踪发现,刘伶利在这所学校的遭遇并非是个例,其他教师也有着类似遭遇。从更深层次来看,学校开除患病女教师,这是一件社会道德滑坡的标志性事件。如果舆论不及时介入的话,这件事情很可能随着刘伶利的离去而埋没。

但是,恰恰这件事情之恶劣也引发了舆论的大量关注。中国青年报报道之后,中央电视台、澎湃新闻以及其他媒体介入后,与其说这个家庭得到了迟到的正义,不如说舆论对社会道德问题的 “止损”与 “修复”,本质上是社会舆论对道德滑坡事件的一种纠偏,是社会正能量的具体表现之一。

2.青年维权应成为社会关注点

长期以来,社会和媒体比较关注儿童、妇女等一些弱势群体的维权,但是对青年群体的关注度显然不够。当涉及到青年人权益被侵害的事件时,媒体往往将其当作社会新闻来报道,缺少人文关怀。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青年遇到 “挫折”没什么大不了,即便在权益上被侵害也常常被社会所忽略。青年人看似比较有个性,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其处于强势地位,但是恰恰相反,他们的社会地位是处于弱势地位,他们经常会遇到困难,甚至自己的权益被侵害之后无法维权。

社会和媒体应该关注青年维权,比如关注他们的劳动权、教育权。帮助青年人维权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彰显社会的公平正义,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年轻人能在社会中健康成长,让他们体会到来自社会的关怀,为他们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促使社会反思劳动关系问题

在刘伶利事件中,舆论从开始的愤怒到后来转为对问题本质的探讨,其中表现之一是开始反思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比如,从简单的道德反思转向法律问题的探讨——企业是否应该 “养病人”。有人提出企业负担较重的观点,可是这样的声音迅速就被应该尊重法律的观点所覆盖,认为企业追求利润天经地义,但是在处理劳动关系上不能违法办事。

在随后的报道中,中国青年报关注 《年轻人患病 “丢饭碗”该如何维权》的问题,从法律的角度详细解释年轻人遇到类似的事情该如何应对,实际上是给一些企业提供建议,如何处理类似事情。当然,之后的舆论还对问题进一步剖析,反思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中还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该如何改进。有一些理性的报道认为,政府、社会、单位和个人并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紧密的利益攸关方,在劳动关系方面应该不断地完善。

(作者系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猜你喜欢

兰州维权舆论
我的兰州梦
维权去哪里?
兰州石化推进改革正当时
兰州琐记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又来了个打算维权的
完美 打假维权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网购遭欺诈 维权有种法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