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领航,提升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2016-04-16江苏省常熟中学徐心悦
江苏省常熟中学 徐心悦
微课领航,提升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江苏省常熟中学 徐心悦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要求,同时也是教师们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实际教学中,笔者非常关注学生的能力养成,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表现。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学”的能力,笔者尝试以微课领航,通过微课的设计,引导学生开展先学活动,以实现“以学促教”。
高中英语;微课教学;自主学习能力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高中生的主体作用,以平等对话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并以留白、探究性任务的形式,挖潜高中生的个性潜能,让他们成为语言学习的主人,成为语言应用的主体。为此,笔者尝试从微课这个新兴的教学信息平台入手,利用学生喜爱的社交媒体、自媒体,创设微课视频,将知识与生活、知识与科技、网络与现实巧妙地联系起来,为学生开创更加自由、立体、富有活力的英语互动平台。微课,说它“小”也“大”,它的内容短小精悍,但是空间大、容量大,呈现的形式更加开放、立体,而且有着可持续的教学优势,便于学生自主学、探究学、反复学,有利于他们的自主成长。在下文的教学探索中,笔者将从语法教学、跨文化交际、小组学习这三个角度,谈谈自己在微课与英语教学整合中的几点看法,希望通过微课这个新平台,拓展学生的英语学用渠道,促进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
1.重点突破,以微课开展语法教学
语法是英语教学的“拦路虎”。较之词汇、口语交际,它显得更加抽象。不少学生熟读语法规则,却始终用不好语法。在日常英语教学中,笔者会将烦琐、复杂的语法教学,设计成独立的微课视频,以重点突破的方式,呈现更加生动的语法教学,让学生在看视频、自学、讨论的过程中,认识、了解新知识。同时,在课后,笔者也会将微课打包发送至班级的微信群中,帮助还没有完全掌握的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二次学习。
以译林版牛津《英语》高中必修二Unit 2 Wish you were here为例。考虑到这单元的语法重点主要围绕将来进行时展开,为了强化学生对这个语法知识点的理解,笔者在课前为学生们制作了一个以“将来进行时”为主题的微课。这个微课短小精悍、内容明确,直指“将来进行时”这个语法知识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不仅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够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在这个微课中,笔者以时间轴的方式,立体化地把将来进行时的概念呈现在学生面前,并以动画情境的方式,帮助他们理解语法的内在含义。在这个微课的帮助下,语法教学变得有趣多了,学生看得津津有味,一边看视频,一边讨论,对微课中的语法知识进行了二次学习,也对将来进行时有了初步的理解。这为他们接下来的语法应用以及变式练习的展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学生的口语输出做足了热身准备。
通过这个微课,笔者发现,学生学习语法的热情与效率都提高了不少。可见,要有效地消除学生对语法学习的畏难情绪,提高语法学习与应用的实效性,就应该从“教”起步,变通教学方式,激活教学内容,尝试以学生喜欢的、乐于接受的、便于理解的新渠道,开展语法教学活动。通过微课这样的信息技术平台,可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亲身体验到语法学习的乐趣。
2.文化广角,以微课强化文化意识
微课教学不仅能够激活教师的教学内容,还可以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拓展教学空间,为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尤其是在跨文化知识与跨文化交际情境中,微课总能大展拳脚。在课前预设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插入一些补充性、延伸性、拓展性的跨文化教学内容及相关任务,以微课的形式,引导学生根据视频内容展开合作学习,并且完成相应的小测任务。微课这种新型的自学形式可丰富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教师教学内容的弹性,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以必修一Unit 2 Growing pains这单元的“Reading”部分为例,在这部分的话题讨论中,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强化学生对“成长烦恼”这个话题的感受,笔者在教学中插入了一个中外青少年成长环境差异的微课视频,如外国孩子成长空间较为宽松,户外活动、朋友聚会的机会多,但是一样有来自学习上的压力与烦恼,等等。在这个微课视频中,笔者以对比的形式,刺激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在体验差异的同时,寻找中外青少年成长烦恼的共同点。通过填写图表、对比分析的方式,寻找中外青少年的烦恼源泉。这个微课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既渗透了跨文化交际内容,又深化了学生对“成长烦恼”这个话题的认同感,这对于诱发他们的语言实践、促进他们的口语交际是很有帮助的。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时刻体现英语教育的特点,为学生创设易于理解的文化情境,让他们时刻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亲切感。而就这点而言,微课有着十分显著的优越性,它既能弥补情境上的欠缺,又能解决教材内容的局限,不失为开展跨文化交际的有效途径。
3.任务闯关,以微课驱动小组探究
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是发展学生英语素养、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关键。在英语知识的输出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创设情境、设计任务,以任务驱动学生的英语实践,鼓励学生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探究活动,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促进他们的口语实践,培养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
以高中必修一Unit 1 School life的“word power”为例,笔者在导入环节中创设了一个“Name Our School”的微课。在这个微课中,笔者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学生参观新校园,并用英语向学生介绍了学校的各个地方,如school shop(学校超市)、library(图书馆)、classroom(教室)、science laboratory(科学实验室)、canteen(食堂)、dormitory(宿舍),等等。通过具有说服力、感染力的生活实景,导入“校园生活”这个话题,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对新学校、新生活的新鲜情感,而且强化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调动了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背景。在进行了微课学习后,笔者要求学生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探究活动,自主制订参观路线,介绍校园,并用英语进行标记,完成“Name Our School”的学习任务。在小组活动中,学生根据微课中获取的信息,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小组还画出了学校的简易地图,通过更加直观、明了的地图来标记学校。在微课的带动下,学生对用英语表达学校生活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样的调动与积累为接下来的“word power”扫清了不少障碍,有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
可见,以微课开展探究任务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在开展语言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微课这样的新渠道,将信息技术巧妙地融合在教学中,扩大教学空间,扩大学生的学用空间,驱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发展他们的自学与语用能力。
总之,教学需要生活活力,更需要实践创新。在日常授课中,教师要打破循规蹈矩的教学风格,与时俱进,跟上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跟上紧跟潮流的学生思维。尝试以微课这样的新理念、新方法开展课堂教学、拓宽语用渠道,让高中英语教学落到实处,充满新意。相信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也会更加喜欢学习,更加喜欢说英语、用英语。
郭云振. 2015. 微课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高中英语微课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8).
杨静静. 2016.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英语教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