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鸭山精神:迎挑战闯新路的信念之基

2016-04-16中共双鸭山市委宣传部

奋斗 2016年10期
关键词:双鸭山发展

■ 中共双鸭山市委宣传部

双鸭山精神:迎挑战闯新路的信念之基

■中共双鸭山市委宣传部

双鸭山,一个坐落在青山绿水中的美丽城市,曾经因煤而立、缘煤而兴,如今“三产”并进、加快转型……

1914年,双鸭山煤田被发现;1947年,双鸭山矿务局成立;1954年,双鸭山矿区人民政府成立;1956年,经国务院决定,双鸭山市成立,这片热土正式翻开崭新的历史篇章。

踏着历史足迹探寻,双鸭山市从人烟稀少的“北大荒”一角,发展为物质、精神全面发展的秀美山城,经受几多风雨,历尽多少艰辛,早已无从计算,靠的是“拓荒牛”般的几代双鸭山人,用双手一锤一锤、一锄一锄地造出这美好家园。在这背后,持久而稳固地支撑着一种力量,就是尚德自强、务实担当、山水圆梦、创新争先的“双鸭山精神”。究竟是不畏挑战的双鸭山人传承了东北的开拓精神,还是原始的崇山峻岭淬炼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品格,不得而知。但这精神力量早已深深融入双鸭山人的基因,它是引领这座城市在直面新困难、应对新挑战、迈向新未来、创造新明天的历史征程中,不懈奋进的信念之基。

——骨子里的“犟”劲,是“尚德自强”的双鸭山

老一辈双鸭山人常常讲要“认个死理”,就是坚持以德立身,自强不息,他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60年中,几代双鸭山人继承着祖辈对德的崇尚,小到个人品德,大到社会公德,始终孜孜以求、躬身践行。从“五讲四美三热爱”,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于海河、全国最美消防员杨伦、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陈书勤等无数个闪光的名字,指引着道德的方向,让双鸭山“好人之城”的称号在龙江大地上熠熠生辉。这份对道德的执着,更源于双鸭山人内心深处的自强。60年前,第一代“拓荒者”面对的是工业基础薄弱、农业靠天吃饭、商业规模较小、经济十分落后、文化氛围淡薄的偏远山城,严峻的现实局面容不得丝毫退避,不练就硬脚板,根本趟不出发展路。也正是这样起点低、底子薄的基础条件,激发了双鸭山人骨子里的“犟”劲,一代又一代干部群众一茬接着一茬干,用勤劳的双手将这片土地打造成人群聚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黑龙江省重要城市和煤炭、粮食生产基地。时至今日,以煤为基的双鸭山,走过辉煌的“黄金时代”,迈入改革转型的“阵痛期”。新一代双鸭山干部群众依然秉承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不畏不避、不等不靠,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以省委“五大规划”为导向,深入实施“四大产业区”建设,全力转方式、调结构,抓改革、优环境,转作风、保民生,竭力扭转煤城发展遇阻的不利局面,推动城市转型发展、民生倾力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是60年崇德向善的执拗,60年风雨兼程的奋斗,将这座城市“尚德自强”的精神特色打磨得越发鲜亮,这种精神也必将在双鸭山未来发展之路上,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性情中的“韧”劲,是“务实担当”的双鸭山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这是老煤矿人的秉性。他们深知,要征服这片土地,必须实实在在地扛起担子,脚踏实地地迈开步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几代双鸭山人艰苦创业,用“特别肯吃苦、特别能攻坚、特别讲奉献”的务实担当精神,一笔一划地勾勒着双鸭山的美好蓝图。然而,前进的道路从未风平浪静,越来越多的新难题、新挑战,摆在双鸭山“赶考”的路上。过去,双鸭山因煤而兴、随矿而走,历史欠账较多。而今,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特定阶段中,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紧迫要求下,前进之路艰难险阻。路漫漫其修远兮,仍需上下求索。新一代干部群众毅然接过前辈手中的担子,也接过了前辈身上的“韧”劲。2016年以来,双鸭山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黑龙江省代表团审议和考察黑龙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振兴发展、实现城市脱困转型的征程上探索新路子。可喜的是,机遇和挑战总是相互依存,在国家大力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和黑龙江省实施“五大规划”、建设“龙江丝路带”的历史性机遇中,双鸭山迅速调整方向,力求“弯道超车”。加快推进煤电化、绿色食品、钢铁冶金、对俄贸易等一批立市项目建设,初步实现了由“一煤独大”到“多业并举”的转变。加快拉长做粗现代煤电化产业、冶金循环产业、优质高效现代农业、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北大荒黑土湿地旅游产业、外向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链条,全力打造现代煤电化钢产业示范区、绿色有机食品产业聚集区、黑土湿地旅游核心区和对外贸易服务区,持续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焦发力……从解决老问题到应对新挑战,务实担当的双鸭山人一路披荆斩棘,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稳健。

——胸怀中的“暖”劲,是“山水圆梦”的双鸭山

来过双鸭山的人都说,这里山清水秀人美。这里有山峦叠嶂的青山国家森林公园,有风光秀美的七星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有巍峨耸立的七星峰,飞禽流连的雁窝岛……而这山这水,也滋养着对自然心怀感恩的双鸭山人。“发展的路再难,也不能不顾生态”,朴素的思想共识,正是怀揣绿水青山梦的双鸭山人,对这片土地所回馈的暖暖情谊。一直以来,双鸭山在奋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一以贯之地抓实生态文明建设,造就了双鸭山“城在山中,人在绿中”的独特城市形象。2016年,双鸭山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挖掘绿水青山中的“金山银山”。从城市环境入手,打好优质生态牌。大力推进“一创两建”,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引领,大力实施机关事业单位拆墙透绿、老旧小区拆违建绿、主次干道见缝插绿、城乡空地全面铺绿等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城乡绿化,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从林业资源入手,打好林下经济牌。依托域内林场资源,结合居民就业创业,加快发展食用菌、山野菜、林果、北药、森林动物驯养及林产品加工等林业产业,努力提高林地综合经营效益。深入实施对外宣传推介,扩大优质农、林、牧、渔产品在外埠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实现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从自然基础入手,打好特色旅游牌。依托三江平原“黑土湿地核心区”的独特优势,坚持一手抓保护,一手抓开发,创新推出以北大荒黑土湿地游为主,现代农业观光体验游、历史文化智慧游、对俄异域风光游、“候鸟式”健康养老游、季节特色景观游等为辅的多点旅游新格局,全力打造国内外著名的黑土湿地旅游目的地,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双鸭山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熟悉并信赖这片净土,因为这里不仅有秀美风光、绿色食品,还有质朴如山、纯粹如水,执着地守护着这片青山绿水的双鸭山人。

——血脉中的“闯”劲,是“创新争先”的双鸭山

半个多世纪的淬炼,刀劈斧砍地塑造了坚毅的双鸭山,也炼就了双鸭山敢闯敢拼的不屈性格和创新开放的发展理念。近年来,有一些不负责任“唱衰”东北的论调,虽然缺乏依据,但也从一定程度上表明,东北正面对艰难的发展考验,表明人们对老工业基地振兴,特别是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担忧,而双鸭山恰恰处于这一系列矛盾问题的“漩涡”核心区。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针对黑龙江发展做出重要指示,深刻表明党中央对于这片黑土地的高度重视,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更为双鸭山人民团结渡困、转型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力量。双鸭山立足当前,主动“松”思想的“绑”,“拆”闭锁的“门”,大踏步走上创新争先之路。一年中,双鸭山坚持以创新为引领,着力改造提升“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有效推进停产半停产企业嫁接重组。以“煤头电尾”“煤头化尾”“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有力推进煤炭、粮食等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突出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助力全市金融、物流、电子商务、旅游、养老等新的产业快速发展。加快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龙江丝路带”建设,立足对俄区位优势,实施与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战略对接,有效拓展了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领域交流合作。坚持“出口抓加工、进口抓落地”,运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以“互联网+”为切入点,加快推进饶河互市贸易区等市场体系建设,吸引大量外贸进出口产品生产要素和产业投资向双鸭山转移和聚集……思想没有禁锢、脚步未曾停滞,新一代的双鸭山人,秉承60年积淀的城市精神,正朝着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奋力走出全面振兴新路子的既定目标奋勇前进!

责任编辑/胡蕊hurui@fendouzazhi.cn

猜你喜欢

双鸭山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奋力描绘新时代双鸭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双鸭山市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双鸭山地区果园害虫的捕食性天敌昆虫种类调查
双鸭山地区果园害虫种类调查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双鸭山大学”火爆网络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双鸭山市转型时期土地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