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鸭山地区果园害虫的捕食性天敌昆虫种类调查

2018-05-14周文靖王建楠张斯琦李婷婷许龙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17期
关键词:双鸭山生物防治

周文靖 王建楠 张斯琦 李婷婷 许龙

摘要 对双鸭山地区果园害虫的捕食性天敌昆虫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双鸭山地区果园害虫的捕食性天敌昆虫隶属7目9科21种。同时分析了该地区果园害虫捕食性天敌昆虫的生物控制作用。利用生物天敌防治果园害虫,有利于该地区果园的无公害、绿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果园害虫;捕食性;天敌昆虫;生物防治;双鸭山

中图分类号 S47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17-0146-02

Abstract Investigations were made on predatory insect pests of orchards in Shuangyashan area. The observ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edatory natural enemies of orchards in Shuangyashan area belonged to 7 orders, 9 families and 21 species. The biological control of predatory natural enemies in orchard pests was also analyzed. The use of biological natural enemies to control orchards and pests, is conducive to the regions pollutionfree orchards, gree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Orchard pests;Predation;Natural enemies insects;Biological control;Shuangyashan

双鸭山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腹地,当地水果种类丰富,素有“花果山”之称。双鸭山市的各个农场着重发展绿色无污染且有地方特色的北果产业,近几年来果园不断引进新的品种,但是果实成熟的全过程都伴有害虫的危害。笔者曾调查了双鸭山地区果园害虫的种类,害虫种类繁多且虫口基数极大,造成了水果的大量减产,严重时减产率达30%[1],因此,害虫的治理刻不容缓。利用捕食性天敌昆虫防治该果园的害虫属于生物防治,生物防治害虫是构建绿色无污染果园的最佳方法。

为了了解双鸭山市果园害虫的捕食性天敌昆虫种类及对害虫的生物控制作用,笔者对双鸭山地区果园害虫的捕食性天敌昆虫种类进行了调查,旨在为北果产业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

1 调查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调查区概况

双鸭山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完达山脉北麓,三江平原腹地,隔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地理坐标为130°54′~134°46′E、46°20′~48°52′N。地处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3.4 ℃,平均日照在2 500 h左右,历年的平均降水量在540 mm左右,主要集中在夏季。优越的生态环境使双鸭山的北果产业蓬勃发展,双鸭山的主要果树园区盛产东北果树、梨树、李树等几类100多个品种类型。经济作物果树在很大程度上也带动了双鸭山的经济发展。果品的质量尤为重要,直接牵动着当地的经济发展。一般果树每年4月末开花,李树果实成熟期较早,一般在7、8月,梨树果实最晚于9月末成熟。

1.2 调查方法

于2016年4月初开始调查至2016年9月末结束调查。日调查时间为06:00—17:00,因为该时间段捕食性天敌昆虫的活动相对频繁。于2017年进行重复调查。采集方法主要应用网捕法、振落法、观察法、搜索法、黄板法等[2-3]。在调查过程中详细记录天敌昆虫的种类,观察并拍照后放生天敌昆虫,参考相关文献进行种类鉴定和分类[4-5]。调查结果基本可以反映当地果园害虫的捕食性天敌种类的实际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双鸭山市果园捕食性天敌昆虫调查结果

通过对双鸭山市果园捕食性天敌昆虫为期2年的调查,观察到天敌昆虫隶属于7目9科21种(表1),包括鞘翅目、脉翅目、螳螂目、蜻蜓目、双翅目、半翅目、膜翅目,对危害果树园区果品的害虫均有捕食。果园一般以多年生的果树为主,生态系统处于较其他作物相对稳定的状态,所以害虫种类相对稳定,相对应的捕食性天敌昆虫的种类也比较稳定,捕食性天敌昆虫对害虫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利用捕食性天敌昆虫防治害虫有一定的优势,但经调查双鸭山市果园捕食性天敌种类虽然具有多样性,但物种数量不多,在今后的害虫防治工作中应多注意保护捕食性天敌,使该果树园区的害虫防治工作进入绿色、健康的良性循环中。

2.2 捕食性天敌昆虫防治害虫的优势

利用捕食性天敌昆虫防治害虫有其独特的优势,这是一种“以虫治虫”的方法,属于生物防治的一种[6]。生物防治有利于保护生态的多样性以及减少农药的施用剂量和施药频率。在以往的害虫防治方法中,普遍使用传统的广谱性化学农药杀虫剂,传统的广谱性化学农药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3R”问题日趋严重。与广谱性化学农药相比,应用生物天敌防治有其独特的靶向性,对其他生物无毒害作用,而传统的广谱性化学农药的残留量大,对人畜有毒害作用,在生态环境土壤中不易降解。生物天敵防治害虫是一种无公害的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捕食性天敌对害虫的控制既节约了防治害虫的成本,又是一种可持续的良性发展。捕食性天敌昆虫的产卵量大,便于人们通过人工繁育技术进行适当繁殖。

2.3 捕食性天敌昆虫种类多但数量少

经调查,双鸭山地区果园害虫捕食性天敌的种类多样,隶属于7目9科21种,基本可以完全覆盖害虫种类的捕食。但是由于近年来广谱性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当地捕食性天敌昆虫的数量大幅度减少,异色瓢虫、七星瓢虫、龟纹瓢虫、红蜻、黄蜻、螳螂、草蛉、胡蜂等优势种捕食性天敌数量减少的幅度尤其明显。有些农场主只是一味地追求利益最大化,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寻求在短时间内完全消灭害虫,在没有咨询技术人员的情况下,擅自加大广谱性农药的使用剂量,在毒杀害虫的同时也杀害了捕食性天敌昆虫,而害虫的抗药性也逐年增强,从而再继续加大药剂的使用剂量,此类恶性循环后果不堪设想。若能在今后的害虫防治工作中减少或者尽量不使用广谱性化学农药,捕食性天敌昆虫的数量可保持在一个较大、较为稳定的数量,从而有利于果园害虫防治工作的良性循环发展。

2.4 捕食性天敌昆虫的保护

在田间防治害虫的同时,应保护好天敌昆虫,或者适当地培育本土捕食性天敌昆虫,做好人工繁育捕食性天敌昆虫,放养在果树园区以达到治理害虫的效果。不可随意引进外来物种天敌防治害虫,以免影响本地物种的多样性,造成外来物种不可控的局面。在人工繁育的同时,也应注意保护捕食性天敌昆虫的自然生长环境,如果树园区应注意土壤的良性保护,合理施肥、合理灌溉并避免水土的不必要流失,为捕食性天敌昆虫提供更适宜其繁衍生息的自然环境。还应保护越冬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可人为添加防冻层进行保护或室内进行恒温培养,从而提高越冬捕食性天敌的成活率。有机磷类农药在果树园区的使用较为频繁,对该果树园区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尤其对草蛉和异色瓢虫的毒杀作用非常强。无论从保护捕食性天敌昆虫的角度考虑,还是从人体健康、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都应避免使用或限制使用有机磷类农药。用药的时间是否准确对于保护捕食性天敌昆虫也是至关重要的,一般是害虫先出现,捕食性天敌昆虫随后相继出现,所以防治害虫的用药时间应尽早,特别是对越冬害虫的防治,在捕食性天敌昆虫还未出现时,尽早消灭害虫,避免农药对捕食性天敌昆虫的毒害作用或将毒害作用降至最低。若害虫仍有残余,此时捕食性天敌昆虫也已出现,可利用其捕杀剩余害虫,起到辅助的作用,从而将害虫数量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3 结论与讨论

生物天敌虽然对于害虫的控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与其他的防治措施结合、相辅相成,防治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在今后的害虫防治工作中可以利用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微生物源农药、物理防治等方法与生物天敌防治法相互结合,以求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我国具有杀虫活性的植物种类资源丰富,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仅在黑龙江省野生的具有杀虫活性物质的植物就有189种,隶属于64科[7]。在我国已记录的天敌昆虫有7目70余科1 000余种[8],除捕食性天敌昆虫外,寄生类天敌也占有很大一部分,有相当大的发展利用空间。微生物源农药,如苏云金杆菌(Bt)、白僵菌、阿维菌素等效果均很好。物理防治法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进行黑光灯诱杀,尤其对鳞翅目害虫成虫效果很好。该方法是无公害的,对害虫靶向性较强,对环境有很好地相融合性,很好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利用多种无污染防治方法相结合,既保证了防治害虫的效果,又保护了生态环境,是未来果园农业害虫防治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周文靖,许龙.双鸭山地区果园害虫种类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146-147,151.

[2] 李成德,许青,韩辉林.动物学野外实习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5-8.

[3] 夏红军,丁春霞,傅建炜,等.不同色板对果树害虫及天敌的引诱作用差异[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9):287-290.

[4] 张巍巍,李元胜.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39-326.

[5] 中國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天敌昆虫图册[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

[6] 王颖娟,李子忠.捕食性天敌昆虫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应用[C]//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物保护与现代农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7] 于连江.黑龙江野生杀虫植物及其杀虫活性物质的毒力测定[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4.

[8] 林绍光.天敌昆虫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J].广西农学报,2005(1):41-44.

猜你喜欢

双鸭山生物防治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奋力描绘新时代双鸭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分析
“双鸭山大学”火爆网络
加强有害生物防治,保护林木生态安全——方城县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成效显著
双鸭山市转型时期土地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棉花黄萎病拮抗菌的筛选及其生物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