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纤倍捻机如何“跨界”生产化纤直边丝汇川技术电子成型专机伺服现场应用案例
2016-04-16文中伟通讯员蒋媛媛
本刊记者 文中伟 通讯员 蒋媛媛
短纤倍捻机如何“跨界”生产化纤直边丝汇川技术电子成型专机伺服现场应用案例
本刊记者 文中伟 通讯员 蒋媛媛
随着纺织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成品布工艺的复杂化、多样化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大环境驱动下,纺织企业对纱线成型的电子化需求逐渐增长,加之以国家节能政策的鼓励和引导,锭子变频化已然成为纺织行业的主流趋势。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个汇川技术电子成型专机伺服的现场应用案例,看短纤倍捻机如何成功“跨界”生产化纤直边丝的。
贴近客户需求,解决技术难点
浙江某主要生产短纤倍捻机的厂家,计划打造一款专门用作生产化纤丝的短纤倍捻机,产品用来做织机的经轴,主要针对箱包布品种。做箱包布的纱线品种通常都是亮丝,纱线滑而粗,在倍捻这一工序中,厂家要求出来的纱线做直边,同时卷装要足够大。
之前汇川碰到的无非是短纤倍捻机做直边棉丝、化纤倍捻机做有边化纤纱,从未碰到过短纤倍捻机做化纤丝的情况。接到客户这一特殊需求,汇川纺织行业拓展总工程师刘工第一时间与工艺研发工程师郝工沟通,并确立了初步行动方案——首先,由刘工赶往现场,充分了解客户对成品工艺及相关技术的要求,同时,配合该厂电气人员进行方案梳理、成柜及测试;接着,郝工根据刘工在现场的信息反馈,对成型算法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处理,尽最大努力根据客户需求完成模拟测试。
在客户现场,刘工经过一周时间的加急处理,电控系统成柜完毕,进而转入生产测试。一开始进行得很顺利,测试棉丝没有任何问题,但在做客户要求的化纤丝时,由于化纤丝做直角难度要求加大,机械上的一些小问题对丝线成型的影响也随之变大,因此第一次测试做化纤丝就碰到了诸多问题,压力骤然倍增。在与时间及现场问题的拉锯战中,通过与客户技术人员的反复沟通和调整,刘工最终将问题一一排除。
在随后的正常测试阶段,倍捻机的化纤丝成型效果仍不够理想,刘工再次与郝工电话,反馈现场存在的问题。成型工艺急需调整,时间紧迫,郝工申请进行现场支援,坐车赶到客户试机现场,连夜对工艺进行更改并现场验证效果,经过连续3次调整修改,最终圆满地达到了客户的要求。
在此过程中,汇川工作人员充分贴近客户需求,专业的工作执行能力、迅速的服务响应能力以及出色的协同配合能力,均给客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最终让短纤倍捻机“跨界”生产化纤丝这一特殊需求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