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疲软,设备厂机会何在?汇川技术纺织产品线总监陶君谈纺织市场

2016-06-22墨影

纺织机械 2016年1期
关键词:汇川纺织终端

本刊记者 墨影



市场疲软,设备厂机会何在?汇川技术纺织产品线总监陶君谈纺织市场

本刊记者 墨影

“前些年,纺织行业是爆发式的增长,特别是青岛胶南做喷水织机的时候,机器摆在马路边,客户都抢着要。但现在那个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汇川技术纺织产品线总监陶君认为,现在纺织宏观环境特征之一就是:谷底徘徊。

确实,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已经过去,在新常态下,大部分的传统制造业需求急剧降温,导致固定资产投资谨慎、下滑。

原因在哪?产能过剩、库存积压。

“很多传统领域,包括食品、纺织、原材料等领域经过前几年的毒品式的刺激,产能已经严重过剩,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导致库存积压,资金流转困难。一方面要消化过剩的产能,淘汰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另一方面,很多终端企业正在寻求安全的产业转型,未来将是一个强者更强的时代。”对此,陶君深信不疑。

前不久,陶君去参观过一个产值超过千亿的化纤集团的倍捻车间,整个厂区里接近8000台倍捻机有90%以上是310G的老机器,能耗高、品种单一、维修成本高、维护难度大、用工难、管理难。

这让他思绪良多。

【启示】

有两个推销鞋子的推销员来到非洲,结果发现这里的人都是不穿鞋子的,其中一个叫苦连天,这个地方怎么会卖得出鞋子呢?于是打包回去了。另一个却喜出望外,多么大的一个市场啊,如果所有的人都穿鞋子,那么我的市场该有多大。

——卖鞋子的故事

我们离“工业4.0”到底多远?

中国最大的工业板块——纺织,工业4.0时代是否已经到来?

陶君认为,要讲“工业4.0”要先看终端,因为终端才是整个产业的驱动力。然而,我们的纺织产业终端又如何呢?

对此,陶君结合自身的了解,分析出了纺织行业产能、毛利、设备状况、能耗状况、用工状况及管理等六个维度的问题。

“现在很多纺织厂都处在半停工状态,开机率很低,毛利也低。如果不做就是死,做就是亏。”不可否认,现在很多纺织厂的设备都是在2008年刺激下,匆忙间大批量上的,不少新上的设备本就是早该淘汰的。

这就导致现在纺织企业负担很大、能耗也高。陶君延伸说,“大家做节能改造的应该最有感触,如果能给客户降5%的能耗,就会非常受客户欢迎。”

同时,陶君再次提及了用工难这一问题。“纺织厂,特别是喷水织机车间噪音大、湿度高,几乎没有年轻人愿意去做这种工作,现在的挡车工大都是四十几岁的女工,这也导致整个管理十分粗放。”

所以,从这个产业的终端来看,设备更多的还是停留在机械自动化、电气自动化阶段,从“工业4.0”发展路径来看,也只是处在了“工业1.5~2.5”的时代。

不过,我们也不必过于悲观。现在纺织行业需求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首先,终端市场设备保有量巨大,且终端市场渴望低成本产品升级,因此,设备改造升级将替代设备新旧升级成为未来终端客户的主要选择。“我拜访过至少三家百亿以上的化纤厂高管,他们都在讲如果有一种低成本、低投入而且投入产出比能算的清楚的产业升级方法,他们是愿意大胆往前走的。”陶君说。

第二,技术升级多样化。纺织行业工序多且复杂,每种设备技术升级方式、产品类型不一,越来越需要产业链上游进行资源整合,比如“自动化厂商+传统设备商”的整合。

第三,终端企业规模化。终端企业未来将是强 者更强,超级终端客户越来越多,并且掌控区域纺织工序的产业链,他们是未来产业升级的发源地。“现在如果终端企业是产值很低的“夫妻店”,这样的企业肯定不敢随便升级,因为投入产出是有风险的。但若是几个亿产值的客户便不同了。”

第四,终端价值需求更被重视。终端毛利低下,新设备需求遇冷,优质的终端必是众多设备厂商竞争之地,设备和方案更加符合终端用户的价值需求必然胜出,产业逐渐演变成终端驱动型。

陶君前段时间参加了中国纺织工业自动化高峰论坛,海斯摩尔董事长胡广敏的一句话很受触动——“现在我们的设备供应商其实并不了解我们真正需求的是什么,我们的困难在哪。”陶君认为只要符合用户的价值需求,就一定有机会。

纺织行业近几年依然处于淡季,需求平淡,下游终端企业成本持续增大,进一步压缩生存空间,倒逼企业产业升级,加快装备现代化,寻求智能、高效、低人工的生产和运营模式,对智能化、自动化程度高的纺机设备需求增长将进一步加快。

“先补钙再强身”

纺织工业提出“工业4.0”方向一定是准确的,为什么?

因为这是唯一的出路,因为生产与发展模式再也不可能回到以前了。陶君说,这是工业革命进化的一个过程,但必须服从客观规律和渐进原则,一定不能揠苗助长,所以,纺织行业的4.0要先补钙再强身。

以喷水织机的发展为例,可以基本看出其中的发展趋势。“‘工业1.5’是半电气自动化时代,能够实现机械送经卷取;‘工业2.0’是电气自动化时代,能够实现电子送经卷取;‘工业3.0’是数字自动化时代,能够实现电控、送经卷取、数字储纬器的高度融合;而‘工业4.0’则可以实现织造物联网、织造MES系统、大数据分析、流程管控、效率分析、能源优化、个性化定制、机器人应用。”陶君详细解释说。

“如果我们现在还是半电气自动化时代,要谈‘工业4.0’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可是我们到底该如何补钙?

首先,“工业2.0”要解决产能与能耗的问题,要实现变频化、同步永磁化、伺服化。

第二,“工业3.0”要解决质量、人工、效率、运营的问题,其中可以应用到电子化多轴伺服,还需要一体化系统。据陶君介绍,由于电梯领域已经全面进入“工业3.0”时代,所以汇川为其提供了充足的一体化系统。“它都是具备工业3.0的基本功能的,所有的总线接口、网络接口都是预留的,如果这个设备要联网,要进行大数据的统一管理,控制系统全部支持。”

陶君认为纺织行业进入“工业4.0”有三大要素。

其中,自动化是最重要的,也是基础。“工业自动化有三个维度,即单机自动化(设备必须是高速自动化、系统化的)、产线自动化(生产流程上下工序必须是实现数据交互的)、工厂自动化(工厂管理流程必须是高效、实时的)。”

智能化是关键要素,是“工业4.0”的网络神经。“这就要求设备是跟物联网系统连接的,同时机器人应用、视觉应用等高端自动化产品与纺织行业工艺的结合也很重要。如采用工业视觉完成断纱检测、纱管分检,用工业机器人完成化纤纺丝车间的智能清板工作等。另外,智能包装及物流应用也很关键,这是降低人工成本非常重要的部分。”

第三个要素是信息化,即大脑,其中包括制造、执行的管理以及大数据分析。据了解,现在汇川自身工厂的产品生产制造就是全部智能化管理,从客户在网上商务系统上下订单开始到产品交付甚至售后服务,都是基于大数据系统管理。

三大要素凭什么支撑?

产品只要符合用户的价值需求,就一定有机会。

实现“工业4.0”所需要的关键技术到底都有哪些呢?

首先,从自动化方面来讲,需要掌握的关键技术有:第一,传动电子化技术,包括机械联动改为独立驱动、异步机改为同步机、伺服化等;第二,传感器技术,是指针对不同的工业设备应用,定制化传感器;第三,工艺+工控一体化控制技术,即将纺织工艺完美有效地融合在驱动器及控制系统中,数据交互更加高效实时;同时还要掌握控制技术、驱动技术、传感器技术、总线技术、高效电机技术等一些关键技术。

这些技术从哪里找呢?

陶君表示,工业4.0路径中涉及很多核心技术,核心的东西,汇川基本上全部在做研究。“大家可以看到,传动的电子化技术,汇川是中国领先的驱动器厂商;传感器技术,汇川有传感器产品线,专门研究各行各业的传感器。工艺一体化方面,汇川在纺织行业有独立的团队及研发体系,去持续深耕纺织行业的产品应用,基于汇川领先的控制技术、驱动技术,结合纺织工艺为纺织行业提供丰富的相关产品。”

另外,在智能化层面,汇川会从工业物联网技术、工业视觉甚至工业机器人等方面来把握高端自动化;在物联网方面,现在汇川在电梯行业、起重行业所做的物联网系统已经全部上线。

作为一家可实现从工业2.0到4.0全过程的系统方案和平台服务的供应商,汇川还可以通过自己的数据中心为客户提供工业物联网的服务;在工业视觉领域,汇川也有工业视觉应用产品线,目前在食品、包装、纺织、电子制造领域提供智能化的视觉系统;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汇川也有整套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联合各个下游机器人应用集成商,提供行业解决方案。

同时汇川已经成立先进制造产业基金,通过并购的方式增强智能制造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现在汇川正在着手帮助多家纺织行业终端大型企业从“工业1.5”迈向“工业4.0”,这近乎是从猿人到人类的进化,但这其中也尽是机会与挑战。

猜你喜欢

汇川纺织终端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澳洋纺织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X美术馆首届三年展:“终端〉_How Do We Begin?”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维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汇川技术工控界“小华为”跌下神坛?
汇川温泉——中药养生温泉
多功能北斗船载终端的开发应用
一个行业记者眼中的汇川技术
ABB Elastimold 10kV电缆终端及中间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