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织机市场超强分析
2016-04-16
2015织机市场超强分析
前不久,苏州必佳乐(苏州工业园区)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明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对当前织机市场进行了分析。其中,有对行业发展现状的理性认识,也提出了一些应对困境的方法。
现实有点痛
2015年企业形势都不是特别乐观。
其一,信心不足。我今年见了很多客户,也见了很多他们的客户,发现三个环节信心都不太足。因为我们是纺织行业的上游环节,我们的客户是中间环节,直接卖服装厂的是少数,我们客户对市场了解也存在后知后觉的现象,对市场的把握未必比我们好。
不知道未来三到五个月是种什么情况,听到的都是坏消息,谁出事谁跑路,谁压库存严重,负面消息居多,有些老板欠银行钱,已经到了生死关头,因为欠款较多,种种乱象造成了我们客户的经营秩序发生了变化。
其二,欠款严重。我们生产客户中原来应收账款期是4~5个月,现在是8个月,有些贸易公司是8~12个月收到服装厂欠款。同时,由于电商的发展,大大缩短了厂商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厂家跟着消费者走的这种思维根深蒂固。比如,在某个地区针织面料突然暴涨,他们根据终端客户的需求,机织订单大幅度减少,所以造成这家贸易公司业务额下降了80%。连锁反应造成的结果就是去年买的本来可以收回钱的也收不回来了,今年该收的钱还在推迟。
其三,银行害人不浅。目前,很多银行都是经济好的时候放贷,经济差的时候收贷。原来的贷款最多只能保持原来的金额,客户在谈判的时候,很容易谈成的项目在拿机器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说是12月31号拿,甚至到次年2~3月都批不下来,原来接到的订单都无法生产,只能拿到别的地方生产,原来的利润也没有了。
其四,欧元贬值。我们公司有欧洲、中国两个生产基地。从2008年之后,欧洲卖到中国的剑杆织机从来没有苏州生产的多,2015年就反过来了,但是上半年欧洲工厂的销售都没有到苏州的一半,下半年增长很快,2015年从9月1日到12月31日,比利时有1000台机器待发,压力很大。最新的米兰展上,拿到的订单数创造了新的成绩。
原来比利时的喷气织机可以卖到40万~45万,现在日本设备砍到含税22万,国内原先一些做喷气织机有名的企业价格肯定也要下降,生存空间被压缩,是未来1~2年可能都无法解决的问题。
丹药在哪?
第一,坚定信心。在这个经济环境下,做别的也未必能做好。我们多少年了都能远远超过比利时卖到中国的机器数量,短短半年大翻盘,所以只能熬着。
第二,多了解客户需求。我觉得目前纺织行业遇到近13年来最大的坎,今后十年可能有一个翻天覆地变化:
首先,一些低端产品不会在中国生产,相应设备再努力意义也不大。
其次,电商的冲击造成了客户与生产厂家的密切沟通,造成了产品的多样性、交货的及时性、价格的敏感性,原来都是我们各自保证自己的利润,最后这件衣服卖多少钱我们都不关心。现在电商、大数据完全能够了解各个环节谁可以赚多少钱,这对我们的设备绝对是挑战。
再者,我们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一些本质的变化。以前是客户选择机器,你保证质量交给我,保修就可以,现在客户随着经营压力的增加,机器出了问题不再宽容。同时,现在客户经营水平提高,对管理有很多独到的见解,这些见解能否反映到我们的生产上帮助客户解决问题。所以,增加产品服务成分可能是一个趋势。
现在前路很迷茫,我们要控制风险,理论上来讲,供给侧改革就是要淘汰落后产能,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可能要用财政基金让地方政府支持有前途的行业,对老企业也不强硬淘汰,但如果缺少支持很可能就被淘汰。不过我们还是应该有信心去做好现阶段该做的工作。
(整理自《纺织机械》官方微信)
对于织机市场我们的想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