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在纺织印染中的应用
2016-04-16刘元军李卫斌赵晓明
刘元军,李卫斌,赵晓明
(天津工业大学 纺织学部,天津 300387)
酶在纺织印染中的应用
刘元军,李卫斌,赵晓明
(天津工业大学 纺织学部,天津 300387)
论述了酶的定义、酶的分类、酶的特征、酶的催化原理、酶的活力及影响酶活力的因素等;总结了酶在纺织品前处理中的应用、酶在后整理中的应用、酶在染色中的应用等;最后概括了酶制剂在纺织印染中的发展前景。
酶纺织印染应用
0 引言
生物酶是一种无毒、对环境友好的生物催化剂,其具有活性高、用量少、可生物降解废水等优良特性。目前在纺织中应用生物酶的技术范围较广,可用于织物的退浆、精练(包括真丝脱胶、原麻脱胶)、整理和净洗等加工,纺织印染的废水处理以及服装的成衣加工等方面也有应用[1-4]。随着酶工程技术的发展,酶在纺织印染行业中的应用将有更光明的前景[5]。
1 酶的概述
酶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是一种生物催化剂(biological catalyst)通过适当的理化方法,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的生物组织或活体细胞以及发酵液中提取出来的。经加工后制成具有一定纯度的生化制品,即为酶制剂。
1.1酶的分类
1.1.1按催化作用机理分类
(1)水解酶。这是一类促进水解反应的酶,如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都属于水解酶。
(2)氧化还原酶。这类酶促进底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包括氧化酶和脱氢酶两类。
(3)转移酶。这类酶可以催化一种分子上的基团转移到另一分子上,如:谷丙转氨酶。
(4)异构酶。此类酶能催化底物分子内重排反应,如食品工业中为了提高葡萄糖的甜度,通常采用葡萄糖异构酶,将D-葡萄糖转化为D-果糖。葡萄糖异构酶就是一种异构酶。
(5)裂解酶。此类酶催化一个化合物分解为几个化合物,如缩醛酶。
(6)合成酶。 此类酶可将两个底物合成为一个物质。
1.1.2按酶的化学组成分类
(1)单纯酶。完全由蛋白质结构组成的酶,如胰酶、脂肪酶、淀粉酶、核糖核酸酶等。
(2)结合酶。由蛋白质(称为酶蛋白)和非蛋白质(称为辅助因子cofactor)两部分组成,这两个部分组成全酶(holoenzyme),共同影响酶的活性。
1.2酶的特征
酶不同于一般的化学催化剂,有下列特征:
(1)酶具有高度的专一性。特定的酶对特定的底物才有催化活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即酶是仅能促进特定化合物、特定化学键、特定化学变化的催化剂。如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的水解,蛋白酶只能分解蛋白质,纤维素酶只能水解纤维素。这就是酶的高度专一性,就象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一样。
(2)酶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高效性)。没能改变反应途经,极大地降低反应活化能,一般酶催化的反应能力比化学催化剂催化的反应能力要大100万倍到10万亿倍。如在65℃下,1g高活性淀粉酶水解淀粉15min,将使2t淀粉转化为糊精。
(3)反应条件温和。化学催化剂催化化学反应,一般需要剧烈的反应条件(如:高温、高压、强酸、强碱等),而酶催化反应(酶促反应)一般是在常温、常压、温和的酸碱度下进行。
(4) 酶易变性失活。化学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会因中毒而失去催化能力;而酶比化学催化剂更加脆弱,更易失去活性。酶具有生物活性,保存条件或使用条件不当都会引起酶的构象发生变化,酶的活性将降低或失去活性。通常酶在受到紫外线、热、射线、某些表面活性剂、金属盐、强酸、强碱及其它化学试剂如氧化剂、还原剂等因素作用时,酶的二级、三级结构有所改变,引起酶变性,失去活性。不同结构的酶,最佳酶活性条件不同,酶的活性稳定性不同。
(5)体内酶活性是受调控的。在生物体内,酶活性是受到调节控制的。这是酶区别于化学催化剂的又一个重要的特征。对酶活性调控的方式很多,如:反馈调节、共价修饰调节、酶原激活、别构调节、激素调节等。
(6)酶具有无毒、环保、可生物降解的优越性。
1.3生物酶的结构特征
仅有蛋白质结构组成的酶称为单纯酶。此外,为了促进酶活性提高,酶中也存在特定的辅基或辅酶,辅基或辅酶为非蛋白质组成,其也是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提高酶的活力有很大作用,这种酶称为结合酶,其催化活性由蛋白质和辅酶共同决定。酶的结构特征包括:(1)蛋白质结构为主,特定的活性部位与底物结合;(2)非蛋白质组成包括辅基和辅酶。
1.4酶的催化原理
酶的特定氨基酸排列序列、特定的空间立体结构,决定了酶的特定生物活性。但酶的活性主要取决于酶结构中特定的部位(称为活性中心部位)上的活性基团,一旦这些活性中心上的活性基团改变,酶的活性将失去。酶的催化机理很复杂,其中酶的作用机理比较被认同的是Daniel E Koshland Jr提出的“诱导契合”学说,其主要内容是:当底物结合到酶的活性部位时,酶的构象有一个改变。催化基团的正确定向对于催化作用是必要的。底物诱导酶蛋白构象的变化,同时底物也有一定的变形,导致催化基团的正确定位与底物结合到酶的活性部位上去,形成一个相互契合的酶-底物复合物,其间有范德华力和氢键、离子键等作用力,使得这样的复合物具有尽可能低的自由能,从而改变反应途径,降低反应活化能,加速反应的速度。随后生成产物,并释放出酶,然后酶继续与底物结合形成能量低的中间络合物,再生成产物,释放酶,这样不断循环,进行反应。
1.5酶的活力及影响酶活力的因素
1.5.1酶的活力
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酶具有很高的活性,不能简单地用酶的质量和体积来表示酶量的多少,只有指出酶的活力才有意义。要研究一种酶,首先要测定其活力,酶的活力是指酶催化某一特定反应的速度。由于酶的反应速度与酶反应所处的条件,如温度、pH值、离子强度、底物等因素有关,因此酶的活力都是指在特定系统和条件下测得的酶反应速度。测定酶的活力时首先应注意底物浓度应过量,此时酶的反应速度才与酶的浓度成正比;其次应注意测定最初的速度,才能反映酶的真正活力,因为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酶部分失活,底物浓度降低,产物浓度增加,酶的活力将下降;第三,应注意用测定产物的增加量来表示反应的速度,因为底物用量大,用其减少量测定反应速度误差大。评价酶活力大小,通常采用在第五届国际化学会议上由国际理论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和国际生化协会酶学委员会推荐的酶单位定义,规定一个酶单位是在25℃,特定的最适合缓冲液离子强度和pH值,及特定的底物浓度等条件下,1min 内转化1μmol底物的酶量,或转化底物的有关基团的1μmol的酶量,1mL酶蛋白所含的酶活力单位叫酶的比活力,而每升所含的酶单位称为酶的浓度。
1.5.2影响酶活力的因素
酶是一种具有活性的生物催化剂,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其活力才会最大,条件不当,酶活力不能发挥出来,甚至失去活性。酶的化学组成为蛋白质,凡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因素都能使酶失去活性。下面简单介绍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1) 温度
不同种类的酶有其最佳的酶催化反应温度,温度过低反应活性太低,随反应温度提高,反应速度增加,但超过一定温度,酶空间结构变化,活性丧失的速度加快,所以应用时要考虑其适应的催化温度。一般动物体中的酶最佳催化温度在35℃~40℃之间,植物体中的酶最佳催化温度在40℃~45℃之间,大多数酶的最佳适应温度不超过60℃,所以酶的反应条件比较温和,酶的稳定性较差。但现在已开发了一些稳定性好的酶,如从地衣芽孢杆菌中产生的高温a-淀粉酶最佳温度可达90℃。
(2) pH值
酶的化学组成为蛋白质,其为两性化合物,随pH值的不同,酶的空间构象有所改变,影响酶和底物的解离状态,从而影响酶的活力。不同的酶,都有其所适应的pH值。大多数酶催化能力高的pH值范围在4.5~8.0之间,也有例外。
(3)激活剂和抑制剂
酶的活性还受反应介质中存在的化学试剂的影响,有的助剂的存在增进酶的活性,而有的助剂的存在抑制酶活性的发挥,前者称为酶的激活剂,后者称为酶的抑制剂。
激活剂:一般有含Ca2+、Na+、Mg2+、K+、Zn2+等的无机盐,如氯化钠在淀粉酶退浆中做为酶的激活剂;中等分子量具有螯合能力的有机物,如乙二胺四乙酸钠(EDTA);具有蛋白质性质的大分子有机物,如:对无活性酶原起作用的酶;这些助剂的存在能够提高酶的反应速度,可作为酶的激活剂。
抑制剂: 包括可逆和不可逆的两类抑制剂。
2 酶在纺织印染加工中的应用
由于酶具有独特的优点,酶处理工艺现在已被公认为是一种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生产工艺[6,7]。
2.1酶在纺织品前处理中的应用
2.1.1退浆
生物酶在纺织染整工业中的最早应用是织物退浆。应用于染整工业退浆酶为淀粉酶,主要包括a-淀粉酶、β-淀粉酶,一般使用温度为50℃~70℃,pH值在6~7左右。淀粉酶催化水解织物上的淀粉浆料,去除织物上的淀粉浆料,而对非淀粉浆料无作用。目前用于退浆的淀粉酶主要向着高温高效淀粉酶方向发展,并且与其他酶复合,同时去除织物上的其他浆料和杂质,从而达到缩短工序、减少污染、节能的目的。如:棉产品7658淀粉酶退浆工艺:7658淀粉酶适量(与织物含浆率及酶的活性有关),激活剂氯化钠2g/L, 调节pH值6~7,50℃浸渍。
2.1.2精练
棉织物精练的目的是去除棉纤维中的果胶质、蜡质、含氮物质、棉籽壳等天然杂质,以提高织物毛效,利于后续加工。因此精练时可采用果胶酶、脂肪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等替代传统碱精练工艺,单一酶对棉织物的精练效果是有限的,通常应将上述酶制剂复配使用,利用其相互协同效应来提高酶精练效果。复合精练酶在使用时应注意选择适宜的处理条件,使各种酶发挥出最大活性[8,9]。
棉织物酶精练使用的复合酶以果胶酶为主,果胶酶可以去除棉纤维表面的果胶物质,但单独使用果胶酶,很难达到理想的精练效果。一般精练液中需添加合适的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有利于酶在织物表面的扩散和渗透,并与果胶底物充分作用,提高酶的活性。另外,精练酶中包含纤维素酶,纤维素酶进攻纤维初生胞壁内层和次生胞壁外层,使纤维膨化,增强各种复合酶的协同效应,促进杂质脱落,提高棉织物毛效和白度。虽然纤维素酶的加入,使纤维强力有所下降,但条件合适,强力下降并不大。此外,精练复合酶中也可以添加脂肪酶,有利于脂肪类杂质的去除,提高生物精练的效果。
近年来,国内外各大公司开发了适用于棉精练的各种酶制剂及其复配体系,可适应各种织物及工艺设备。诺维信公司开发的碱性果胶酶Bioprep被各印染厂采用的较多,它是一种基因改性的芽孢杆菌微生物经发酵制成的酶制剂,其最适宜的pH值为7.5~9.5,适宜的温度为55℃左右。酶精练替代碱精练工艺,为印染厂实现清洁生产创造良好条件。具有节能、降低成本、减少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的优点。此外,将等离子体处理与酶精练联合处理棉织物,可实现退浆、精练二合一,同时可降低酶制剂用量,缩短处理时间。
2.1.3毛纺中炭化
采用纤维素酶可去除毛 织物中的草刺等纤维素杂质,代替酸炭化工序,可避免羊毛纤维的损伤,同时有利于防止设备的腐蚀和有利于环境保护。
2.1.4丝绸脱胶
蛋白水解酶用于蚕丝精练,去除丝胶,酶脱胶工艺不会产生皂碱法精练工艺中出现的问题,丝素纤维损伤小,污染小,有利于环境保护。
2.1.5酶在漂白中应用
使用过氧化氢分解酶作为氧漂后处理助剂是一种节能、节水的绿色环保工艺。 随着新酶种及其配套助剂的开发,如开发能去除PVA等化学合成浆料的酶、耐热性的原果胶酶、耐热性的纤维素酶、漂白用酶、高效蛋白酶、高效脂肪酶和去除棉籽壳的酶等,开发与之相配套的各种环保型助剂,如螯合、分散、乳化、渗透、柔软、萃取剂等,同时不断降低酶的价格,加大研究、推广应用力度。并研发出相应的设备,开发出能在线检测有关工艺参数(pH值、温度、浓度等)的装置,以保证工艺参数始终保持最优状态。生物酶在织物前处理中的应用必将不断扩大,而且应用效果将更好。
2.2酶在纺织品后整理中的应用
生物酶在纺织品整理也有广泛应用。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纺织品的酶洗、抛光、柔软整理。此外用蛋白酶处理羊毛纤维纺织品可提高毛产品防毡缩性,进行减量加工和生物抛光,改善织物染色性能、表面光泽和手感柔软度等。
2.2.1改善纤维表面的外观和手感
生物酶整理可改善纤维表面的外观和手感,使整理后的织物呈现出特有的风格。Tencel、粘胶等人造纤维素织物用纤维素酶处理,去除初级原纤维化的原纤部分,再经过次级原纤化,磨毛整理,可使织物获得仿桃皮绒效果,或经酶处理降低Tencel纤维纺织品起毛起球性,弱化纤维的原纤化,提高服用性能;又如麻织物,纤维粗硬,织物刚性大,触感差,用纤维素酶处理后,使纤维中硬而直的尖端部分原纤化,纤维变得柔软,称为生物柔软(Bio-softening),织物的刚性和硬挺度降低,悬垂性提高,同时去除表面的绒毛,提高织物表面光洁度,减少穿着刺庠感,称“生物抛光”( Bio-polishing)。
2.2.2改善毛织物防毡缩等性能
毛织物传统防毡缩工艺方法为使用含氯制剂去除羊毛表面鳞片层,达到防毡缩效果,但此工艺存在AOX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对设备腐蚀性强,产生有毒氯气,不符合环保的要求。蛋白酶处理毛产品,取代氯化处理,可破坏羊毛鳞片层,改善羊毛织物的防毡缩性,增进毛产品表面光洁度,同时对毛纤维的损伤小,可改善手感柔软性,减少起毛起球。这种整理工艺是一种环保型工艺。
2.3酶在染色中的应用
酶应用于染色可以节能和节省染料,减少纤维损伤,改善织物手感,提高产品质量,并有利于环境。染色印花后要经过皂洗后处理以去除未固色染料和糊料,皂洗都是在95℃以上进行才能发挥最大效果。为此,有许多助剂厂研制在低温下具有强烈的去污效果的高效净洗剂。其中酶的引入有利于去除印花布上的原糊[10-15]。
3 酶制剂在纺织印染中的发展前景
目前国内酶品种还比较单一,还有待改进和开发新品种,进一步优化应用效果[16-21]。生物酶技术在改进染整加工工艺、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附加值和开发新型原料的产品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随着酶工程技术的发展,酶在纺织印染行业中的应用将有更光明的前景。
[1]范雪荣. 生物酶在棉针织物染整加工中的应用[J]. 针织工业,2008(5):47-52.
[2]王强,范雪荣,高卫东,陈坚. 生物酶在棉织物精练加工中的应用[J]. 纺织学报,2006(8):113-116.
[3]李海静,吴婵娟,朱泉,顾喆栋. 国内外棉织物生物酶精练技术[J]. 印染,2001(9):38-40.
[4]曾家豫,杨国兵,廖世奇. 生物酶的定向进化及其应用[J]. 卫生职业教育,2007(23):155-159.
[5]段钢,刘慧娟. 酶制剂在洗涤和纺织行业的应用[J]. 生物产业技术,2013(2):68-78.
[6]周舒翔,丁平,葛元宇,等. 纺织用酶制剂复配技术研究与进展[J]. 中国纤检,2012(22):84-88.
[7]李保梅,乔欣,赵雅琴. 生物酶在印染工业中应用进展[J]. 染整技术,2012(2):12-15.
[8]林燕萍. 生物酶对棉纺织面料前处理影响的研究[J]. 天津纺织科技,2015(2):13-14.
[9]王雪燕,于彩虹.棉织物的等离子体与生物酶联合前处理工艺[J]. 纺织导报,2004(3):62-66.
[10]张宇,李明智,梅荣武,等. 应用漆酶SUKALacc脱色处理纺织染料[J]. 环境工程学报,2015(6):2789-2794.
[11]王瑞色. 固定化海洋细菌漆酶对纺织印染废水的脱色研究[D].大连:大连交通大学,2014.
[12]邓航,李茵. SBR处理印染废水的优化及活性污泥中酶活性的研究[J]. 宁夏农林科技,2013(3):103-105.
[13]丁静,张志峰. 复合生物酶技术在印染废水深度处理中的中试研究[J]. 山东化工,2013(7):112-115.
[14]田君. 高产耐碱性漆酶菌株的获得及印染废水的漆酶生物脱色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15]赵美丽. 白腐菌产漆酶及其对印染污水处理的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2.
[16]徐升运,赵文娟,马齐,等. 毛织物用酶与纺织助剂的配伍性研究[J]. 上海毛麻科技,2015(4):24-27.
[17]房伟,方泽民,常飞,等. 重组海洋细菌漆酶Lac15脱色人工合成纺织染料的潜力[J]. 生物工程学报,2012(8):973-980.
[18]李琦,王文芳. 液体纺织酶保质期的延长[J]. 印染助剂,2012(9):1-4.
[19]吴赞敏. 生物酶技术在印染工业中的应用[J]. 纺织导报,2011(10):94-96.
[20]周瑞宝. 植物蛋白功能原理与工艺[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81-83.
[21]俞建瑛,蒋宇,王善利.生物化学实验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41-43.
1008-5580(2016)03-0174-04
2016-05-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06122)
刘元军(1986-),女,博士,研究方向:纺织化学与染整。
赵晓明(1963-),男,博士,天津市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TS19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