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何以构建

2016-04-16徐奉臻

奋斗 2016年8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哲学总书记

徐奉臻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何以构建

徐奉臻

艾尔·巴比说:“一种说法必须同时具有逻辑的和经验的可信性才可接受。”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何以构建,同样需要这两种可信性的支持。

汉语中的“何以”,包括“为什么”和“用什么”。如果说“逻辑”的“可信性”,侧重在目的的必然性层面回答“为什么构建”?那么“经验”的“可信性”,则致力在实践的操作性层面解决“用什么构建”或“如何构建”?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四个部分,回答和解决了“为什么构建”“用什么构建”或“如何构建”等问题。基于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个讲话,探索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必要性和操作路径,既是中国现代化实践的客观需要,又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本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必要性

在道家的思想中,有“动善时”和“事善能”之智慧。以这样的认识探讨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必要性,可以具化为如下三个原因: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必要性,由哲学社会科学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功能所决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因为哲学社会科学,既是“认识世界”的工具,又是“改造世界”的武器;哲学社会科学不仅折射“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而且体现“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必要性,由哲学社会科学在实践中所彰显的力量所赋予。此中的实践,包括中国和中国之外的世界。关于国外的哲学社会科学,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中点到的30多位学者中,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等巨匠,创造了辉煌的希腊罗马文明;但丁、薄伽丘、达·芬奇、拉斐尔、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莎士比亚、托马斯·莫尔、康帕内拉、霍布斯、洛克、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爱尔维修、潘恩、杰弗逊、汉密尔顿等著名思想家,引领了文艺复兴、科学革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圣西门、傅立叶、欧文、斯密、李嘉图等人的思想,为以“批判旧世界”和“发现新世界”为旨归的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关于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以“三教”(儒释道)“九流”(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农家、杂家、阴阳家、纵横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被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纳入其著名的“轴心理论”中。早期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魏源和徐继畬等人,以《四洲志》《海国图志》和《瀛寰志略》等,勾勒出中国最初的文化变革和融合机制;康有为和梁启超等分别以《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变法通义》等,打开了中国制度变革之大门;历史步入20世纪,毛泽东堪称“用社会科学来了解社会,改造社会,进行社会革命”的典范。在中国社会变迁的每一个紧要关头,毛泽东都能恰逢其时地推出兼具学理逻辑和现实针对性的著论。固然,中国共产党被历史和人民选择的原因不止一端,但有一点可以确认: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论所展示的思想和理论的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宝贵文化遗产。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必要性,由中国社会鲜活发展实践的现实需要所使然。党的十八大提出:“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未来中国的“三大历史任务。”其中,“现代化”具有首位性。马克思说:“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当代中国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中国怎样实现这样的现代化?在系列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探讨和回答了这些问题。关于前者,答案是“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和“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关于后者,答案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目前,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期。无论是突破思想观念的桎梏,还是瓦解利益固化的藩篱,都有赖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不仅要“聆听时代的声音”,而且要“回应时代的呼唤”。诚如美国社会科学家委员会的一份报告所言:“我们的社会得赶紧解决其主要存在的问题了。归根结底,要深刻认识我们的问题、并提出缓和紧张状态及改善我们的日常生活的新办法,社会科学……是我们的主要希望之所在。”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操作路径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要在“中国特色”上做文章。此问题的复杂性,决定其实践路径的多维性。在此,不妨从如下三个角度入手加以探讨: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需着眼于中国社会的变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展示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原创性”和“时代性”。

如果说“原创性”重在体现“中国的”,那么“时代性”则重在展示“当代的”。当代中国的最主要问题,是如何认识、如何坚持、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鲜明特色,是道路、理论、制度三位一体,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综观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的演变进程,先后经历了“对未来社会的憧憬”“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社会主义发展新纪元”“社会主义探索和挫折”“社会主义改变中国命运”“中国社会主义新篇章”六个阶段。从中可见两个问题:一是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目前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可资遵循和借鉴的典型范例与成功经验;二是尽管作为“千年伟人”和“千年最伟大思想家”的马克思,今天依旧以“精神在场”的方式活跃于许多国家的现代化舞台上,但他考察的主要对象是其置身其中的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也没有遇到如何治理一个拥有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社会主义大国的问题。因此,解决中国乃至世界社会主义难题的深度和高度,归根结蒂要有赖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之贡献。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具有原创性和时代性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理支撑。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需植根于优秀的文化之源,体现“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之“特”,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继承性”和“民族性”。

一方面,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最基本的原则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另一方面,“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并非拒斥或替代其它一切优秀文化。也正是基于这个角度,习近平总书记既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又要求融通马克思主义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国外哲学社会科学资源。文化的融通,既是继承不同优秀文化的过程,又是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学术的必要环节。因为文化融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归根结蒂是要构建以发现、研究和解决中国问题为旨归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需立足于中国的学术传统,体现中国学术发展传承之“特”,诉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系统性”和“专业性”。

在《社会科学——超越建构论和实在论》一书中,作者吉尔德·德兰狄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既是一种属于知识分子的批判文化,同时又是一套专家体系”。通常,“专家体系”由“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所构成。没有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所强调的传统学科、支撑学科、重点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的统筹推进和协同创新,就很难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更谈不上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的窘境。当下,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令世界瞩目。但国际上流行的理论或表述,诸如“异化”“软力量”“巧实力”“路径依赖”“破窗效应”“范式理论”“轴心理论”“可行能力”“耗散结构理论”等,都源自于西方学者的学术创新和话语创新。在中国学术界,既反映中国现代化变迁、又具有世界影响的话语体系尚未确立。这种情况,与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和国际威望的不断提升的现状,既不协调,也不相称。

(作者系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胡蕊hurui@fendouzazhi.cn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哲学总书记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菱的哲学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总书记的告诚
数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社会科学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