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措并举深化对俄文化合作

2016-04-16王力力

奋斗 2016年12期
关键词:大省文化交流中俄

王力力

多措并举深化对俄文化合作

王力力

黑龙江省是我国对俄开放的“桥头堡”和“枢纽站”,在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不断深化升级的过程中,始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中俄各领域务实合作的不断提升,黑龙江省对俄文化合作交流也不断加强。作为我国对俄文化合作的重要大省,黑龙江省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缘、文化、经贸、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在国家提出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机遇下,黑龙江省要发挥既有优势,不断深化促进中俄文化合作交流。

一、黑龙江省对俄文化合作现状

近年来,黑龙江省各口岸城市充分发挥历史渊源、地域优势和多元文化融合等优势,纷纷采取不同举措,搭建特色平台,不断加强中俄两国官方和民间文化交流,深化和拓宽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内容,取得了可喜成果。中俄文化大集已经成功举办六届,已由最初的文艺展演发展为集文化交流、商品展销、旅游推介、群众狂欢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文化活动,其影响力已扩展至周边地区,成为两国边境地区文化交流的固定品牌文化项目。随着2015年中俄文化驿站的成立,黑龙江对俄文化合作迎来新的亮点。该驿站以中俄双方文化传播、交流、融合为原则,发挥黑龙江省独特的对俄文化及地缘优势,加强与俄罗斯文化交流与合作。形成中俄演艺业、娱乐业、动漫业、游戏业、文化旅游业、艺术品业、工艺美术业、文化会展业、创意设计业、网络文化业以及教育、金融、贸易、服务等相关产业聚集发展。艺术交流方面,以对俄合作办学为特色的黑龙江省唯一独立设置公办艺术类高等学校——哈尔滨音乐学院正式获批。此外,哈尔滨还成立了中国俄罗斯音乐文化交流中心,每年与俄罗斯的互访演出近百场;成功举办了首届中俄文化艺术交流周活动,邀请了俄罗斯国立交响乐团、国立芭蕾舞团以及11个友好交流城市的18个艺术团体,推出了“中俄艺术家舞台艺术”“中俄文化艺术展览展示”“中俄青少年文化艺术嘉年华”“俄艺术家共同参与的市民艺术节”4大类46项文化交流活动,为推动中俄音乐艺术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黑龙江省对俄文化合作的优势

(一)地缘区位优势

黑龙江作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的重要省份,与俄罗斯山水相依,口岸相联。全省与俄罗斯5个边疆州接壤,边境线长达2981公里,是我国与俄罗斯边境线最长的省份。省内分布着25个国家对俄一类口岸,其中有13个口岸开展了中俄边境旅游异地办照业务。

(二)文化资源优势

随着黑龙江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涌现出一大批体现黑龙江特色的品牌,有力提升了我省文化知名度和文化竞争力,为对俄文化合作打下坚实基础。在民族文化方面,黑龙江省拥有赫哲族等10个世居少数民族,形成了丰厚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渤海国遗址、金上京遗址等具有厚重历史价值和不可复制的独特资源;在冰雪特色方面,形成了以冰雪为主题的饮食、服饰、建筑、体育和文学等一系列的冰雪文化活动。哈尔滨国际冰雪节、雪乡、北极人家等品牌享誉中外,吸引着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冰雕艺术独具地方特色,冰上杂技不断地创新,已经由单一的杂技表演发展成丰富的冰上剧目,在欧洲十多个国家都有黑龙江冰上剧团的表演并且受到赞扬,被誉为“龙江名片,中华品牌”;音乐歌舞方面,已经有50多年历史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与“上海之春”音乐会和“羊城音乐花会”并称为中国三大音乐会。哈尔滨市在2010年被联合国授予“音乐之城”的美誉,是亚洲唯一有此殊荣的城市;在工艺美术方面,“艺飞”提琴、佳木斯景泰蓝工艺画、“水与火”黑陶制品等知名品牌的涌现,推动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工艺美术文化产品和市场体系。

(三)经贸合作优势

黑龙江省是我国对俄贸易第一大省、对俄投资第一大省、对俄林业合作第一大省、对俄油气资源合作第一大省、对俄电力合作第一大省以及对俄农业合作第一大省。2015年黑龙江省对俄进出口贸易完成108.5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和全国对俄进出口总值51.7%和15.9%。对俄投资合作方面,截至2015年底,黑龙江省在俄罗斯投资企业累计为505家,投资总额99.2亿美元。两国口岸的对接与长期存在的经济往来,促进了中俄边境经济合作的繁荣,同时也推动了黑龙江省对俄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深入发展。

(四)俄语人才优势

黑龙江是我国俄语教育大省,多年来一直重视培训既通晓俄语,又了解俄方法律、经贸、文化、科技、传统、风俗等方面知识的复合人才。以绥芬河这个有着百年历史、离俄罗斯远东最大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仅210公里的口岸城市为例,俄罗斯人在这里温馨如归。公共场所俄文标识俯拾皆是,绥芬河全市会讲俄语的逾5万人,占总人口1/4多。此外,黑龙江省依托黑龙江大学的俄语教学优势,设立了国内一流的对俄合作专门人才培训基地,并且依靠黑河、绥芬河等口岸的地域优势,设立赴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和哈巴罗夫斯克等地进行境外短期实习的基地。

三、黑龙江省对俄文化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尽管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黑龙江省对俄文化合作也存在不足,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一是对俄文化合作渠道有待拓宽。黑龙江省对俄文化合作项目以政府支持为主,主要是政府团、演出团、展览团“老三样”的旧模式,虽然也呈现深层次交流的发展趋势,但是文化“走出去”的商业渠道仍然开发不足;二是双方民间交流相对较少。目前,黑龙江省对俄文化合作的主体是政府部门,民间层次的交流仍比较滞后,呈现出“官方热、民间冷”的特点,优化对俄文化合作主体结构,增加民间主体比重,是今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三是对俄文化合作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一些地方受财政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在文化交流中无法安排高端化、精品化的项目,此外由于创新意识不够,活动安排也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交流活动的质量与效果。

(一)巩固优势,稳中提升对俄文化合作

如前所述,黑龙江省有着对俄文化交流的独特地缘优势和历史文化交流渊源。我们要努力保持并扩大这种优势,稳中提升对俄文化交流的龙头地位。首先,要将黑龙江对俄文化合作上升到战略位置。一方面,黑龙江省作为边境大省和对俄交往的战略前沿,理应担当起对俄文化交流的重任。另一方面,还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随着中俄经贸关系的日益密切和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内涵的不断提升,黑龙江省与国内其它省份在对俄合作方面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我们不能一劳永逸地依靠地缘优势,还应多策并举,始终保持对俄文化交流领跑者地位。第二,要在文化交流的内涵、广度与深度方面有所提升。第三,要形成促进文化交流的长效机制,保障对俄文化合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官民并重,创新对俄文化交流品牌

要充分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加强黑龙江省与俄罗斯官方往来,为双方开展文化交流提供官方支持和政策保障;要善于借助中俄文化年、语言年等平台,扩大黑龙江省对俄文化交流的渠道和成果,鼓励在省、市电视台或广播电台开设俄语频道,介绍中俄文化;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双方民间交往的积极作用,畅通民间交往的渠道,搭建平台,有效整合地域资源,充分利用边境口岸城市对俄文化交流的地理优势,以点带面,把政府交流和民间交流结合起来;要在做强做大已有的特色品牌的基础上,创新具有黑龙江特色的对俄文化交流品牌,扩大品牌效应。

(三)产业融合,延伸文化合作链条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现代化的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突显。黑龙江省对俄文化交流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要善于抓住对俄文化交流的有利契机,创新商业模式,扩大文化消费,提升文化服务能力,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对俄文化交流,大力推动对俄文化产业与对俄科技、旅游、农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增加相关产业文化含量,延伸对俄文化产业合作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尤其要高度重视对俄文化旅游合作的发展,依托资源优势,打造“林海雪原、火山地貌、湿地风光、都市美景、少数民族风情”等黑龙江特色旅游品牌,搭建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对俄边境旅游网络,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通过双方旅游活动的增加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带动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从而以文化为纽带促进黑龙江省经济的腾飞。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责任编辑/徐朝 xuzhao@fendouzazhi.cn

猜你喜欢

大省文化交流中俄
中俄今起海上联演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以“春风化雨”的文化交流,加强两国“心通意和”
充满期待的中韩文化交流年
加快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传统农业大省如何走现代化道路
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视角下黑龙江边疆文化大省建设研究
2016年中俄贸易有望实现正增长
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