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绿色引擎”推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2016-04-16王立波

奋斗 2016年5期
关键词:兰西呼兰河秸秆

王立波



用“绿色引擎”推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王立波

兰西坐落于省城哈尔滨一小时经济圈内,是世界仅存的三大黑土块最肥沃的核心地带,天蓝、地绿、水清是我们最大优势。牢固绿色发展理念,把“绿色文章”做到极致,持续推进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进一步做大绿色产业、做强绿色品牌、培育绿色文化,打造县域经济发展升级版。

1.独特的区位优势、优良的自然环境禀赋,赋予了兰西推进绿色发展的先决条件。一是区位优势明显。兰西是哈北第一县,位居寒地黑土特色农业物产中心地带和哈尔滨大都市经济圈强辐射区内,处于哈长城市群、哈大齐工业走廊、大齐绥经济板块交汇地带。202国道、绥肇路、安兰路穿境而过,距哈市城区一小时车程,距太平国际机场40分钟车程,距肇东铁路编组站30分钟车程,是松嫩平原地区承东启西、沟通南北、辐射全国的战略交通枢纽。规划建设的哈尔滨新区外环经过兰西,距县城仅15公里,随着哈欧班列的常态化运行,与中俄物流在线“俄运通”“小笨鸟”跨境物流开展战略合作,兰西面向俄罗斯及东北亚对外开放平台已成功搭建。二是生态环境优良。兰西全县255万亩耕地、10万亩水面、34万亩草原全部通过了无公害整体认证,土壤类型主要是黑土、黑钙土和草甸土,特有的寒地黑土资源土质肥沃,物产丰富。拉哈山巍峨林立,呼兰河穿境而过,兰西拉哈山森林公园被列为省级森林公园,河口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县域内没有大型工矿企业,土壤水源没有受到重金属污染,空气新鲜,水质清淳。山青、水绿、天蓝、土净,为兰西发展绿色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产业基础雄厚。兰西是中国亚麻之乡、全国产粮大县和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兰西亚麻”在农业部组织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活动中,名列第四位,品牌价值高达82亿元;“东北民猪”名列世界地方名猪种第四位,肉质排行榜第一位,是开发精品、极品、绿色高端猪肉制品的国内首选品种;“兰西香瓜”“兰西西瓜”“兰西玉米”,荣膺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全县绿色食品基地发展到3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标识达到了480个。最大限度发挥好这些优势,向绿色要市场,要商机,要效益,持续探索具有兰西特色的绿色、低碳、循环、高效发展路子。

2.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闭合以秸秆综合利用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发展绿色经济上来。兰西是全国产粮大县,年种植玉米、水稻220万亩以上,秸秆产量总量约为160万吨。然而,随着农村生活能源结构的改变,农户焚烧农作物秸秆现象比较普遍,在严重浪费再生资源的同时,秸秆焚烧产生的空气污染成为雾霾形成的因素之一。加快秸秆综合利用步伐,遏制秸秆焚烧现象蔓延,已是当务之急。我们依托省农村秸秆综合利用服务中心和省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创新联盟,全力创建“省级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全产业链和低碳园区建设,力求在全省做出示范引导,不仅全县160万吨秸秆综合利用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而且将带动周边市县消化秸秆400万吨以上。

3.推进绿色发展离不开开发山水资源,美化绿化拉哈山,改造开发呼兰河,建设绿色宜居生态环境,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把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的现实举措。一是大力推进植树造林,打造“绿色银行”。今年全面启动五年植树造林和城乡绿化攻坚战。到2020年,全县林地面积达到30万亩,森林蓄积量达到160万立方米,拉哈山、呼兰河流域和西部农牧交错区域的生态治理和修复达到全覆盖,真正让拉哈山美起来,让农户富起来。二是突出河道整治,全面启动呼兰河流域综合治理开发工程。着力建设“一带”“一区”“一园”“一镇”。“一带”即拉哈山-呼兰河百公里文化旅游经济带),“一区”即呼兰河两岸生态农业示范区,“一园”即国家级兰西县呼兰河湿地公园,“一镇”即呼兰河口特色滨河小镇。项目全部完工后将直接惠及两岸15万群众实现增产增收,间接拉动旅游、商贸、房地产、养老等多个产业竞相发展。三是结合美丽乡村、城镇绿化和旅游开发,全面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按照屯四周有防护林、屯内有行道树、广场有绿化带的标准,五年内对全县770个自然屯全部进行绿化美化,全面彻底改变村容村貌。

4.推进绿色发展更离不开优化产业布局和区位布局,壮大绿色经济,扩大绿色生产,建设绿色农产品全产业链,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倒逼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通过发展绿色经济,正逐步走上经济技术和社会能力双提升的绿色发展道路,确定并形成了“东稻、中菜、西牧”农业生产战略布局。在水稻生产上,依托呼兰河、泥河两大天然水系,全力实施呼兰河流域综合治理,以旱改水扩大水田面积,全县水稻面积发展到20万亩,占区域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在蔬菜生产上,以山东莱阳立信、中舜、吉林金塔等蔬菜加工企业为牵动,建设了千亩棚室、万亩观光园和滨北蔬菜大市场,发展蔬菜大棚、温室和裸地瓜菜,打造百公里瓜菜产业开发带,规模种植瓜菜40万亩以上,占全县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在种得好的同时推进向销得好转变。与黑龙江省品牌协会合作,叫响兰西小米、杂粮、水稻等地方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目前,全县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标识发展到480个。与永辉超市等5家大型超市签订了“农超对接”协议。东北民猪肉类连锁店、绿源公司等建立6家旗舰店、连锁店。榆林镇丰硕南瓜合作社,与哈尔滨17所高校签订了3000吨净菜供应协议。庆丰大葱合作社与哈达市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供应关系。与北京新发地先锋网络有限责任公司达成了合作销售协议,实现了兰西蔬菜与北京新发地生鲜网错季销售。在畜牧产业上,我们依托西北30万亩牧草资源,以正大1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大辉牧业、兰胜草业等龙头企业为牵动,大力发展“两牛一猪一禽”,推进粮变肉、草变乳,实现了过腹增值、过腹增收。

通过互联网+产业推动绿色发展,以销得好倒逼种得更好,以生产资料安全推进农产品品质安全。一方面,我们与京东、北京一亩田等知名网商战略合作,8大类70个品种线上销售,年销售农产品3万吨。一方面,与阿里巴巴合作,推进农产品下行,让农民在价格、品质等方面得到更多实惠。截至3月20日,下行金额764万元,居全国第三位,东北三省第一位。(榆林镇村淘明星合伙人孙孝亮在“阿里巴巴年货节”期间,下行金额达到114万元,获得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年货节“百万英雄”称号,受到马云亲自接见。)2月29日,阿里巴巴的蚂蚁金服“旺农贷”全面进驻,为农民提供2-50万元纯信用贷款。目前,正在7个乡镇试点,已放贷200多万元。

5.做好文化旅游产业开发这篇大文章。兰西地处哈尔滨一小时黄金旅游半径之内,优美的自然风光、著名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使兰西独具魅力。瞄准人们对文化旅游消费需求越来越大的实际,因势利导,顺势而上,依托自然禀赋,深挖文化底蕴,南山、东林寺、民俗村三大景点拉开了兰西旅游产业发展框架。我们以黄崖子民俗村为基点,精心打造了东北民俗文化展览馆、乔家大院、民俗文化景观大道等特色景点,先后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黑龙江100个最值得去的地方”、“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永久村村民从日渐兴起的旅游产业捕捉到了商机,积极发展采摘园、农家客栈、渔村垂钓、休闲农场等农家乐旅游,农家客栈发展到32家,有20多户农民搞采摘园,有8户经营旅游纪念品。全村从事旅游业人员达到120多人,带动周边村屯农民110多人,2015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0元,是全县农民人均收入的2倍。旅游产业给餐饮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商贸物流业注入了新活力,随着硬件设施的逐步完善,人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云集兰西,各景区年均接待哈尔滨、大庆等周边城市游客达到50万人次,带动相关产业增收近亿元。比如,我们依托政策扶持开启“旅游+扶贫”新模式。借助国家扶贫开发政策、黑龙江省委统战部“9+1”智力帮扶等机遇,积极对上争取,在争取资金支持、景区规划设计、宣传推介、人才培养等方面赢得了方方面面的支持。目前,我们正在推进与省广播电视台、省网络公司、省文投公司、省出版社等四家公司合作,组建文化旅游集团,以股份制、公司化运营的方式,对境内十八湾、东北村落等旅游项目进行包装、建设和运营,把民俗和田园两个品牌,做强做大,做到极致,使其成为“十三五”期间兰西的支柱产业,通过完善文化旅游配套产业吸纳就业,旅游消费增加收入,全面带动20%的贫困人口通过文化旅游产业实现脱贫。

(作者系中共兰西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贾诚先jiachengxian@fendouzazhi.cn

猜你喜欢

兰西呼兰河秸秆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梦游呼兰河(组诗)
爱心狗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
浅谈《呼兰河传》中萧红的“赤子之心”
概念整合视阈下文学翻译创造性叛逆解读——以萧红《呼兰河传》英译本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