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滥用“亲自”几时休?

2016-04-16宛诗平

奋斗 2016年5期
关键词:折射出文风作风

宛诗平



滥用“亲自”几时休?

宛诗平

时下,虽然干部的作风建设大有改观,但在报刊、电视等媒体上,我们仍然可以经常看到、听到领导“亲自挂帅”“亲自到会”“亲自讲话”“亲自调研”“亲自深入第一线”“亲自检查工作”“亲自宣讲文件”等提法。“亲自”二字滥用现象已经到了可笑和甚至是令人生厌的地步,以至于有人讥讽说:“看来,领导以后吃饭、睡觉、走路、上厕所也得‘亲自’了!”

不是说“亲自”一词不可用,关键是要用得恰如其分。比如说某领导“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等等时,为何一定要加上“亲自”一词呢?难道还有深入基层而不亲自下去、调查研究而不亲自动手动口的吗?“亲自”二字和领导干部形影不离,究竟有多少好处?加上“亲自”,不等于文章就有了分量,说多了,反而损害了群众对领导干部的印象,引起群众反感。因为领导干部深入第一线是职责所在,工作的需要,在新闻报道中没有必要用“亲自”加以突出强调。相反,加了“亲自”一词,大有画蛇添足、低级捧赞之味,毫无实事求是、朴实亲切之感。即便仅是从文法修辞上说,这也是同义反复,说废话,完全是新衣服上打补丁——多余!

“亲自”之所以被滥用,一方面折射出了一些地方的一些干部中文风不正的现象。他们无论写什么、干什么、说什么,都习惯在前面加上“是在某某领导下、某某关怀下、某某帮助下”,恨不得把沾边的领导和单位都挂上,一篇文章、一件小事里硬塞进一本花名册。写领导的一言一行,也总是“亲自”“在百忙之中”,凡此种种,媚相十足。此种虚伪、庸俗、低级的文风盛行,危害甚烈。它不仅影响到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降低和削弱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亲自”之所以被滥用,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了一些地方的一些干部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现象。他们干工作、做事情,习惯了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看材料,安排下属去调研,而自己却浮在上面的多,“沉”下去的少;跟着喊口号的多,具体抓落实的少;务虚的多,务实的少。这种不深入群众、不了解群众,而凭主观发号施令的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使得很多该“亲自”的事情没有“亲自”,物以稀为贵,正因为“亲自”的太少了,才会视“亲自”为宝,而且以偶尔“亲自”一下为荣。

因此,“亲自”被滥用,滥用者和被“亲自”者都应深刻反思,要抱着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地改进我们的文风和作风,使“亲自”成为一种行动、一种风尚、一种责任,而不是一种口号、一种标榜、一种作秀。

本栏责任编辑/刘桂华

liuguihua@fendouzazhi.cn

猜你喜欢

折射出文风作风
河下:文风厚重的“进士之乡”
“三老四严”作风诞生记
普枞公路的文风和文脉
由一道试题折射出的二面角的六种求法
小人物生活折射出的人生哲学
对电视新闻节目“改文风”的几点思考
提能增效转作风 真抓实干谱新篇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
学先进 转作风 抓落实
苏轼诗词折射出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