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研究性学习规范实施探索
2016-04-16游爱娇罗养贤龙岩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福建龙岩364000
游爱娇 罗养贤(龙岩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福建龙岩364000)
中学研究性学习规范实施探索
游爱娇 罗养贤
(龙岩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福建龙岩364000)
综合实践活动是课程改革新增加的一门重要课程。笔者作为龙岩市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通过深入调研,发现问题,进而提出调整意见,并围绕研究性学习课程进行了多方尝试,尤其是以课题作为实验的主渠道,努力推动区域教研,促进各校展示,不断总结提升,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规范实施而努力实践。本文就探索中的实践所思所感与各位分享,以期抛砖引玉,共同进步。
研究性学习;实践探索;教研;展示
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是课程改革中的亮点,它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还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作为中学的一门必修课程,在高中阶段安排了270课时、15学分,占高中必修课程总学分116分的12.93%。而初中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周课时按课程设置方案需要达到4-6节课(7-8年级6课时,9年级4课时),传统的班队活动、地方课程、信息技术课程占了3课时,还有的一课时侧重于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足以看出,新的课程方案,对研究性学习课程是非常重视的。如何开设好、上好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值得不断实践、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开展教学调研,了解实施现状
为了更好的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情况,我们首先对龙岩市21所中学(初中9所、高中12所)进行全方位调研。通过随堂听课、查阅资料、与老师学生座谈等方式,了解学校研究性课程设置与管理及队伍建设的一些情况:
1.有“开”课程而缺管理
有些学校将研究性学习作为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来开设。兼任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师,将研究性学习挪作他用现象严重,教务部门没有跟踪管理,管理跟不上;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很多学校安排班主任负责,不少班主任将研究性学习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延伸。
2.尚未建立评价体系
对高中研究性学习15学分如何认定,很多学校没有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对参与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的工作量考核也缺乏相关制度规定,兼任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的有关荣誉未能纳入原任学科的考核中,这对课程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突出解决问题,落实课程开设
要有效推进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常态实施,必须打造教研队伍,形成骨干带动力量。为此,我们采用了外出学习、名师示范引领、教师积极参与等多种方式并举,积极抓好队伍建设,促进课程教学的开展。
(一)领导高度重视,加强制度建设
1.召开会议,统一认识
为统一认识,龙岩市教育局分别召开初中、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推进会议,分管副局长对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作了讲话,深刻阐述了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重要意义,并对我市今后进一步加强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2.教师培训,形式多样
龙岩市教育局先后举办了初中、小学、高中3期综合实践教师培训班,每期约60人参加培训。市教育局局长、分管副局长分别出席了3期培训班的开班仪式并讲话。2013年8月,龙岩市九年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培训班在福建教育学院开班,拉开了龙岩市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序幕。承担“初中学生研究性学习领域实施基本规范研究”课题的8个实验校和“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有效指导策略研究”课题的8个实验校及部分县、市初中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验教师共63人参加培训。2014年8月27日至30日,市教育局又在龙岩一中举办了高中研究性学习教师培训,全市十二所一、二级达标校共60名教师参加培训。本次培训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从各个方面阐述或者回答了教师在研究性学习课程推进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事项或者是具体的实施方法。全体受训教师采用小组合作方式,体验了用一个上午的单位时间,以4人为一个小组,合作的方式指导一个班级学生经历选题指导、计划制定以及到实地调查并进行总结汇报的简缩流程。
3.制度建设,有序推进
2015年1月,根据高中、初中研究性学习开展情况,分别召开了研究性学习教师会议,形成了《关于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情况及下一阶段工作意见》及《关于初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情况及下一阶段工作意见》,提出了加强课程基础建设、各处室分工协作、形成合力、以研促教、推动课程发展的若干具体要求。同时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长、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师的职责。确定了以区域教研活动推动课程实施,以各县进修学校主办、课题实验校具体承办专题教研活动的方案,形成了高中、初中教学交流研讨、辐射推广的有效平台。
(二)注重教师培养,促进课程教学
要有效推进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常态实施,必须打造教研队伍,形成骨干带动力量。为此,我们采用了外出学习、名师示范引领、教师积极参与等多种方式并举,积极抓好队伍建设,促进课程教学的开展。
1.组织教师外出学习
多次派出教师代表参加全国教师教育学会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委员会学术年会,如2014前往山东肥城,成都双流实验中学、广东深圳,2015年10月20-23日,选派了22人参加在泉州丰泽区进行的会议。2015年11月17日到22日,又组织全市小学、初中、高中15老师前往上海参加了“科教杯”全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研讨活动,特别对“课题引领整体推进高中研究性学习老师指导的策略与评价体系实践研究”,给所有与会老师较好的启发。
2.开展送教送培活动
启动了综合实践活动送培到校、送教下乡活动,组织初中、小学两队人马,分别到七个县(市、区)各一天。每到一县,我们分别到初中一所学校开展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示范课、互动评课、讲座、经验介绍、展板展示、下一阶段工作布置等。既有理论引领,课堂观摩,专家点评,又有实打实的实践操作,针对性强,深受好评。发挥名师示范、经验交流、教学指导等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实践教师现场演示
创新教研模式,由参加福建省第三届教师技能大赛获奖选手,按研究性学习规范实施的流程,进行了四个片段的教学,将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要点直观展示,让与会教师觉得实用有效。
(三)开展课题研究,提升教研实效
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形成高中、初中教研团队,是我市在推进研究性学习课程开设的重要举措。为此,我们认真规划,积极努力,通过课题研究来提升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初中团队课题名称是“初中学生研究性学习领域实施基本规范研究”,以市直、每县(市、区)1所实验基地学校教师为主要参与者。而高中课题名称是“高中研究性学习常态实施研究”,有十所实验校(其中九所一级达标校)参加。两个课题均以市普教室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为总负责人,形成一个较强的实践研究团队。市普教室负责总体策划、组织和指导,由实验校分子课题进行实践研究。围绕课题研究,从开题到深入,循序渐进,不断总结经验,推动课程的常态实施。为了更好地推动此项工作,各校约定确立“自主规划、形成特色、轮流坐庄、协作推进”的工作思路。
(四)开设各种形式主题的研究性学习
根据课题实验校“轮流坐庄”的约定,分别在全市各县(市、区)的实验校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开放活动,教师注重按研究性学习规范实施的要求,指导学生开展研究,学生、教师都在思考研究性学习如何开展更加有效,实现区域推进。
1.班主任担任指导教师,结合德育开发课程资源
通过班主任作为课程指导教师,从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中确定作为班级德育主题实践活动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是课题实验的一个特色。这种模式在龙岩一中分校得以进一步的实践,该校选择的课题名称是“班团队德育主题实践活动与研究性学习整合发展的研究”,参与实验的教师是七年级6个班班主任,每个班选择不同的德育主题实践活动,用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开展达到较好的德育效果。学生研究性学习小组深入社区开展调查等实践活动,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问题,与同学分享,达到教育的目的,再回归生活,为社区服务。整个过程,充分地将德育教育在学生自身的实践中不断达成,用实践代替了说教,实现了四大领域的整合。
2.研究性学习课程与学科课程整合协同开展
将学科课程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相结合,进行再创造,通过整体课程来实施开展。如2016年1月8日,在漳平一中举行的龙岩市高中研究性学习开放活动,该校就“学科基础上的研究性学习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题开了四节研讨课。其中一位老师结合物理学科,开设了《实验法中的研究方案制定》研讨课,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挖掘创造思维、开发高质量产品的能力,展示突出核心素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位老师结合历史学科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开设了《社会调查选题指导课》,指导学生围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彰显爱国爱乡情怀”主题进行选题,用研究性学习规范实施的模式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课堂上学生从漳平传统的民间工艺、民间艺术、民间文学、民风民俗、民间建筑等方面积极思考、小组集中智慧,共同确定调查主题,为参会教师提供了生动的一例。课堂内容丰富多彩、精彩纷呈。同时与会代表还观摩了物理教研组指导学生开展的无人机的航模活动,开拓了大家的视野。
三、总结拓展、提升成果
1.编写教师用书,开发课程资源
为了解决研究性学习教师指导研究性学习的工具用书问题,在龙岩市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下,组建了《龙岩市义务教育阶段研究性学习教师指导手册》编委会,组织进行了“手册”的编写,这在我省属于首创。“手册”于2013年10月印刷出版,先作为试用版使用,边使用边修改,力求多征集闽西众多实验者的意见和优秀案例,汇集集体智慧,争取成为闽西的特色教材。2015年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作品评选并将获奖作品形成《龙岩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案例汇编》。
2.提供平台,展示风采
组织龙岩市选手参加2014年福建省才艺展示比赛,获得可喜成绩,获12个省一等奖、4个省二等奖、5个省三等奖。2014年12月,我市推荐小学、初中、高中说课一等奖前两名选手参加福建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说课比赛,取得了4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的好成绩。充分说明我市在研究性学习课程规范实施推进已经初显成效。
当然,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市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规范实施尚在进行之中,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存在发展不平衡现象,如,一些学校尚未确定专任教师、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程开设(只是停留在有布置开展一些活动而已),一些学校没有组建教研组、未能正常开展教研活动,存在这些问题不利于研究性学习的健康发展,亟待我们予以解决。为此,探索市直+新罗城区学校的模式。以这些学校各教研组为单位,每学期不同的主题,各校教研组合作备课、准备研讨内容,在活动前再确定上课人选、主讲人选,通过2-3年的教研联动,使这部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教师:1.形成良好的教学常规,认真钻研教材教法,有效实施课堂教学;2.搞好教研组建设,培养团队精神,教师合作交流,共同进步;3.培养骨干教师,在教学、教研中起到辐射带动作用;4.形成一定的教研模式,提升综合学科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向全市推广,加强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认识,更有效地开展课程建设的交流研讨;继续以课题为抓手,积极推进我市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常态实施.
[1]肖晓阳.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的规范化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0(6).
[2]高闻.综合实践活动中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指导[J].教育艺术,2010(9).
[3]许贵奎.论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做法与体会[J].综合实践活动研究,2016(4).
(责任编辑:邹开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