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展、练”教学策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以“滔滔黄河”第一节为例
2016-04-16陆健莆田砺青中学福建莆田351100
陆健(莆田砺青中学,福建莆田351100)
“导、学、展、练”教学策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以“滔滔黄河”第一节为例
陆健
(莆田砺青中学,福建莆田351100)
本文主要阐述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尝试不同的教学策略应用于课堂教学,深入探索初中地理教学的开展。
教学策略;初中地理;地理教学
地理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集实践性、综合性、逻辑性为一体的学科,为学生认识客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地理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如何构建高效课堂,使学生有效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是我们每个地理教育工作者要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
“导、学、展、练”的教学策略以创设情境、明确任务,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成果、探究提升,巩固训练、拓展延伸为教学步骤,这四个步骤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也是对课改的一次尝试。
“滔滔黄河”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的教学内容。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但千百年来黄河也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因此认识黄河、了解黄河、辩证分析黄河的利弊,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现以“滔滔黄河”一节为例,谈“导、学、展、练”的教学策略的运用。
一、“导”——创设情景,明确任务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精彩的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条件。教师以著名诗人光未然的“黄河颂”音乐,配合黄河各个河段不同季节的精美图片为背景,不仅做到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同时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心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把学生的思维引到课堂教学内容上来,在教师短小精悍的开场白之后,引入本节学习内容。
新课伊始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这样使学生的学习做到有的放矢。本节教学的重难点是:了解黄河的水文特征以及黄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学”——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学”即学生按照教师展示出的本节的学习目标,通过阅读教材内容、地理图表或教学课件、课内外资料等,完成“学习目标”中的相关内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视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选择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师生交流等方式,解决教学问题,在交流合作中订正、补充、完善学习成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把课堂交给学生”的教学理念,强调“思学结合”“手脑并用”,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动起来,主动参与知识的有效建构,促进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学生在主动学习时教师可以给与启发、引导,师生融合交流,贯穿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学”贯穿于整堂课教学环节中,不仅让学生掌握知识,更关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能力。如:首先让学生依据地图册25页,通过读图、画图(画黄河干流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本内容,完成课本活动49页——黄河的河源概况(由于在上节长江教学中学过,所以学生对河流的河源概况比较清楚)。同时通过地理课件中“中国主要河流比较图”图表分析,学生小结,得出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而不能称为“中国的第二大河”。其次在讲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即黄河的贡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组内讨论,分析黄河对中华民族的奉献及提供依据(如:资料、图表图片等)第三是分析黄河的忧患和治理措施,这是本节内容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在引导学生学习之前,教师先展示一些黄河忧患的材料(如:黄河“水土流失”录像、黄河凌汛图片、黄河断流报道)让学生由果及因,小组探究分析成因,讨论黄河治理措施,学生可能有不成熟的想法,教师可以不断启发、鼓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三、展示成果,探究提升
课堂活动的主体是学生,特别是地理教学,所以学生是“展”这个环节的主角。“展”也是检验学生在“学”的基础上所获得的成果,如好小结、好思路、好视角和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在课堂上展示、探讨、分析、评价。一是展示学生自主学习后得出的小结;二是展示小组合作探究出的地理知识和技能;三是展示学生不断学习过程中的新思路;四是展示在自学过程中的疑惑、难点、分歧点。五是展示学生针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梳理出的知识结构、知识体系。展示的形式可以多样,如学生上台展示、组内成员展示、小组代表展示、师生合作展示等。展示中应调动每个地理小组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组长的带头作用和地理小组团结协作的力量。教师适时地引导、调控、激励,要让课堂既富有激情、气氛活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又课堂秩序井然,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组间交流、班级展示、共享中学会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体现自身的价值。
例如:在学习黄河的河源概况时,学生在上台展示过程中,其他同学可以指出在展示中出现的不当之处(如:流经省区要按照顺序从上游到下游不能杂乱无章、黄河流域要指出范围而不是点等等),教师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点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不仅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调动其他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顺利完成这个模块的学习。又如在探究“母亲河”的奉献时,甲小组展示黄河塑造了肥沃的平原,不仅有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平原的资料和图片等,还引用历史课中宁夏平原最早揭开引黄灌溉的知识,真正做到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乙小组展示黄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引用语文课刘家峡水电站的介绍,同时还有小浪底水利工程截流的视频,资料的收集甚至比教师更齐全。
四、巩固训练,拓展延伸
“练”是帮助学生识记、理解、掌握和运用地理知识,把所学的地理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综合关联,其目的不仅让学生熟记、巩固所学内容,也促使学生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训练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练习,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上的易错点和理解上的误区,及时纠正、补充,让学生正确使用地理术语和地理知识,学会应用地理技能解决问题。“练”的关键是教师要依据地理课程标准要求,设计出难度适中,有层次有梯度的课堂练习。通过这些题型的训练,能够让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例:在新课的复习中,教师画出黄河板图,把本节的教学内容一一标出来,学生上台完成、教师评析、纠正错误。在此基础上,列举近几年来有关本节内容的中考题型,让学生提前熟悉地理中考题型的考点,指出考生答题中经常出现的易混、易错点,学会正确使用地理术语和地理名词,避免非智力因素的错误出现,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黄河水系学习思路延伸应用到莆田“母亲河”—木兰溪,关注乡土地理知识的学习,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总之,“导、学、展、练”的教学策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有些要素贯穿于地理教学过程始终。“导、学、展、练”的教学策略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不仅关注到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关注到学生课堂展示的精彩表现,关注到课堂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更重要的是关注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关注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成长。应该说,“导、学、展、练”的教学策略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也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和提升。只有师生之间的互动共享,才能构建高效课堂。
[1]余文森.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应确立的几个基本观念[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7).
[2]周彬.浅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以“中国季风气候”一课为例[J].教师,2012(6).
[3]王西华.“导学谐振,展示交流,迁移提升”教学策略初探[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7(3).
[4]李新永.确立“展示”的指导思想焕发课堂的生命活力——推进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改革的随想[J].华人时刊,2014(7).
(责任编辑:廖炽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