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2016-04-16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陈梦婕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 陈梦婕
论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 陈梦婕
在教育从应试技能为重转向以发展人的全面素质为重的改革前提下,“探究性学习”这种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方式应运而生。本文主要结合探究性学习的含义及特点,提出了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高中英语教学;探究性学习;实施策略
1.探究性学习概念的界定
探究性学习是以探究活动为基本特征的学习方式,指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积极学习过程;对教师而言,探究性学习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处理信息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所以,探究性学习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而英语探究性学习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学、认知心理学等理论为基础,以目标设计为先导,其目的在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改变学生被动接受语言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型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语言知识并综合运用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2.1 开放性
探究性学习的目标应该是灵活的,可以因地因人而异。探究性学习在内容上是开放的。教师不应把学习内容限制在某些方面,只要学生想到而且力所能及的,都可以成为探究的内容。就需要的知识而言,探究性学习是开放性的;就学生所获取的知识而言,探究性学习也是开放的。在探究性学习中,知识的来源是多方面、多渠道的。除了书本知识以外,学习者还要广泛地获取未经加工处理的第一手资料,经过头脑的加工形成结论。
2.2 自主性
自主性是实现探究性学习的目标所必需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探究性学习的目的。不论是探究的能力,主动积极、科学严密、不折不挠的态度,还是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都只有通过亲自实践才能逐步形成,就算是知识,也必须通过学生主动建构生成。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就意味着教师应当把自已摆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
2.3 过程性
探究性学习的价值何在?探究性学习的最主要价值在于其对学生成长发展所起的作用,也就是其教育价值。强调探究性学习的教育价值,注重的自然是探究的过程。学生的体验和表现比结果更重要,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交流和合作,在探究中得到发展,是探究性学习的最主要目的。
2.4 实践性
探究性学习不同于学科知识传授,不能只是坐而论道,要实践、要活动。但要注意的是实践并不等于操作,它包括从提出问题到求得结论、做出评价的整个过程,除了操作之外,思考、计划、找资料,理论探讨、收集数据、分析整理、归纳总结、写报告、写文章,都是实践。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性就是强调探究性学习应以活动为主,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体验感受深探过程,在实践中创新。
3.高中英语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3.1 师生共同参与,营造探究性学习的氛围
3.1.1 创设情境
英语课程的探究内容非常丰富,是语言文字和人文内涵的结合,是开放而有创新活力的,而探究的过程也讲究情感的投入和发展。学生也只有在宽松活跃、自由愉快的氛围中才能积极思考,深入探究。所以,创设一定的情境,既有利于英语课程的生动展开,也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的有效实施。
首先,创设情境,利用词组短语提示,让学生对话、诵读、演讲、课本剧表演等,可以是教师指导性的表演,也可以是学生的参与性表演、交流性表演、汇报性表演等。让学生在理解、领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人为地再现文章意境,达到内化、积累、创造性地运用英语。如在学习了The Nacklace后,可让学生进行英文话剧表演。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对学生的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的发展也很有好处。学生也能从排练中锻炼意志力,树立信心,形成良好的人格。
其次,可以利用现代媒体创设现实情境。课件、投影这些现代化教学媒体可以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文本。如在教学Earthquakes时,可以用多媒体展示1976年唐山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惨状,以及广大官兵与群众积极参与救援的情境,这样可使学生深刻体会课文中的情境,并从中体会到地震无情人有情。
3.1.2 教师引导,学生自学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起着引导的作用,所以教师应该立足课本,引导学生探究。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课本内容,同时帮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了解学习英语的方法和技巧,树立起正确的情感与价值观,提高英语的运用能力。当然,教师在设计探究任务时,一方面要与教材相结合,话题不能游离于文本之外,另一方面要与学生实际相联系。在整个探究过程中,语言的习得主要是靠学生自学得来的,自学的主要内容就是阅读。它也是学习英语最根本又最有效的方法。学生通过大量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报刊来拓展知识,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领悟异国背景和文化。
3.2 拓展迁移,挖掘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首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探究性学习提倡让学生自主探究。探究性学习主张培养学生的素养,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情感体验。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要做到: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其次,构建师生、生生合作探究学习模式。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探究学习的基础。探究性学习需要学生深入地思考、仔细地研究,更需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寻求答案,共同寻找事物的规律,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正确处理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学习的关系,这不仅强调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更强调教师要在引导的基础上,与学生共同合作,不仅珍视探究中教师自身的个人观念、独特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积极反思;同时也要珍视学生在探究中的个人观念、独特感受和体验,这样才能体现师生之间相互倾听、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必须牢固地树立“以生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中去感受学习英语的快乐,构建师生、生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靳玉乐. 2002. 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M].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庞维国. 2003. 自主学习——学与教的策略[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薛国春. 2007.“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思考[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1).
余文森. 2002. 简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 课程·教材·教法(1).
章淳立. 2000. 上海开发中小学研究性课程的探索与实践[J]. 上海教育(6).
郑渊. 2001. 探究式教学的模型构建研讨[J]. 学科教育(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