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寓教于“做”
——浅谈任务驱动法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6-04-16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初级中学席芹芹

疯狂英语·新策略 2016年9期
关键词:英语口语口语驱动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初级中学 席芹芹

任务驱动,寓教于“做”
——浅谈任务驱动法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初级中学 席芹芹

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中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路线,主张通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驱动课堂,实现教学的动态生成。在我们的口语教学中,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原本的“师说”,变成了学生“动手做、自主说”,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本文从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实际需求出发,就如何以任务驱动法展开教学,寓教于“做”,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任务驱动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我们教学实践的一个重要方向。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受到了不少教师的青睐。它打破了传统教学中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路线,主张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他们自主发现及合作探究,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这样的教学方式,给我们的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学生们在任务中获得了更多“说”与“做”的机会,不仅焕发了课堂的生命力,而且有效地锻炼了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其实,不少教师都对任务驱动展开过实践与探究。然而,教无定论,每一个三尺讲台上进行的教学,都是与众不同的;在每一个三尺讲台上面对的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任务驱动在口语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1.任务类型丰富,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初中生个性鲜明,他们容易对新奇事物产生兴趣,往往对感兴趣的任务趋之若鹜,对传统的问题讨论、根据问题寻找答案这样的常规任务兴致不大。因此,在任务类型的设计上,教师要善于创新,并且适当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借助他们喜欢的话题元素,如流行元素、综艺节目、网络热点、游戏名词等,丰富我们的任务内容,活化我们的任务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学生愿意参与的任务,才能够实现“驱动教学”的设计初衷,才具有实际的教学价值。

如在教学译林版牛津《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1 This is me!这单元时,处于新学期的开端,学生们对彼此还不是很了解,对新朋友、新班级、新教师都还比较陌生。这对于我们这个单元话题的教学,正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为此笔者开展了“Guess who I am”(猜猜我是谁)的探究小任务,让学生通过关键线索,猜班级的某位同学或者是某位学科教师。这样“接地气”的探究任务,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而在七年级下册Unit 2 Finding your way这单元的“Reading”部分,笔者则结合话题特点,创设了“地图小任务”的活动,通过不同的地图任务,如地图拼图、画地图、地图标签等,让小组之间进行智力比拼,在适当的竞争机制中,引发课堂实践的热潮。可见,在不同的教学主题中,我们可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需求、话题的特征,挖潜其特色及内在的教学价值,设计出能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教学任务。

2.实践活用理论,提高学生语用能力

任务的根本目的在于驱动课堂,诱发学生的主体实践。其落脚点,还在于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探究,因此,以“做”为核心的语言应用是教师教学设计的核心。在设计任务的过程中,教师除了立足于教材,推动学生的“学”,还要在任务上留有一定的空间,以此推动学生的“用”,让学生将所学迁移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解决具体的生活问题。课堂预设时,教师就应该为学生的“做”留出一定的空间,把学生“做”的时间纳入预计范围内,保障任务探究的可操作性与实践性。

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Unit 5 Let’s celebrate!这单元的“Reading”部分时,在让学生初读语篇后,笔者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Task”部分中对“Spring festival”的总结方式,依葫芦画瓢,画出语篇中“Halloween”的思维主线,解决“What time is Halloween?/How do people celebrate Halloween?”这两个问题。通过这样把教学板块优化整合,有效地发挥了学习的迁移作用,引导学生通过由此及彼的方式走进语篇。如此一来,为学生的阅读探究指点了明确的方向。学生们有了参考、有了目标,实践起来自然轻松不少。有了“说”的方向,他们很快就热烈地讨论了起来。可见,这样的活动方式,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与应用能力的有效提高。

3.交流拓展思维,全面提升英语素养

语言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尤其是学生语感、语言素养的培养,很难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需要我们长期坚持。在任务设计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关注学生“做”的过程,还要关注他们的分享与交流,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分享,拓展思维空间,并在这个过程中取长补短。这就要求我们在任务探究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反刍的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实践,培养他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享信息的学习能力,并在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中,展开反思,让他们在“做”的过程中,有所“得”。这个“得”不能直接用“我学到了什么”来表达,它往往是隐形的、可持续的、历久弥新的,也就是学生英语素养的陶冶与养成。

如在八年级上册Unit 8 Natural disasters这单元的话题讨论中,笔者考虑到自然灾害这个话题虽然贴近我们的生活实际,但在英语学习中,却是一个全新的话题,不少学生在交流的时候频频受阻,很难施展开来。为了给学生补给“能量”,笔者在实践中设计了一个“Away from Danger”的主题探究活动。在这个活动中,笔者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任务提示、视频展示以及小组互换提示卡的形式,就各种自然灾害及其相关的表达展开探究、收集资料以及交流活动。任务还没开始,各个小组就蓄势待发,在实践的过程中,他们也表现得很积极,对各种自然灾害的表达进行了认真的探究。在这个组间的信息交换及交流过程中,学生很快就对这个话题有了一定的认识,熟悉了一些相关的词汇,如earthquake、tsunami、fire disaster、rainstorm、landslide、typhoons等,这为他们的后续语篇学习及探究打下了基础,也丰富了他们的英语视野。

总之,任务驱动是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的新潮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紧跟教学改革的步伐,以新的理论充实我们的课堂,让学生获得更多实践的机会。当然了,教学并非复制的过程,在任务驱动教学的路上,教师需要探索、需要尝试、需要推敲的地方还有很多。就口语教学而言,教师要更侧重以任务驱动学生的“说”,让他们在思考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开口说英语,把表达落实在交际中。

申琴. 2013. 探讨基于“任务驱动”下的江苏英语口语教学[J].语数外学习(英语教育)(2).

章丽娟. 2015. 英语教学,任务驱动——初中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探究[J]. 新课程导学(10).

赵丽. 2013. 任务型教学评价在初中英语口语课中的应用[J]. 考试与评价(5).

猜你喜欢

英语口语口语驱动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酒中的口语诗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反思与创新
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如何加强及应用英语口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