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看泉州“新”发展

2016-04-16黄艺鹏顾佳华

福建质量管理 2016年8期
关键词:泉州高新区示范区

□ 记者 黄艺鹏 顾佳华/文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看泉州“新”发展

□ 记者 黄艺鹏 顾佳华/文

泉州,古称刺桐城,地处福建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北承福州,南接厦门,东望台湾,西毗漳州、龙岩、三明,是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泉州历史悠久,周秦时代就已开发,公元260年(三国时期)始置东安县治,宋元时期为“东方第一大港”,被马可波罗誉为“光明之城” ,可喜的是,这座东方之城将迎来她的又一个新发展,2016年6月20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同意福厦泉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同意福州、厦门、泉州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统称福厦泉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海丝起点 东方第一大港

泉州最早开发于周秦两汉,公元260年(三国时期)始置东安县治,唐朝时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被马可波罗誉为光明之城,宋元时期为东方第一大港,曾有“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之盛景。独有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环境,形成泉州发展独有的“泉州模式”。泉州模式是指福建省泉州市在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独具特色以民营企业为主力、以轻工业的产业集聚为特点经济发展模式。2005年泉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以产业集聚为着力点,构建充满活力的民营经济跃升平台。为此,要“着手规划和培育发展2个产值超千亿元(石化、纺织服装)、2个超500亿元(鞋业、建材)和8个超100亿元(电子信息、汽车及其配件、修船造船、机械制造、工艺制品、食品饮料、五金水暖、包袋制品)产业集群”。

此次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福州、厦门、泉州三个片区,将按照协同创新、错位发展的新机制加快建设,打造各具特色的创新示范样板。泉州片区将在汇聚民间资本调动民营企业活力、创新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提供示范。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泉州片区,将围绕建设国家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以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发展智能制造为重点,在微波通信、机械装备、太阳能光伏等方面,打造建成一批具有较强创新活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驭变更新” 民企模式改造

自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机体中最具活力和生命力的一个亮点,成为支撑和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泉州民营企业在泉州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测算,2004年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增加值676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92%,占全市非公经济增加值的61.3%。海关数据显示,泉州民营企业出口保持增长势头,2016年前5月进出口总值365.7亿元,同比增长29.2%,占同期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的58.1%,贸易顺差202.9亿元,比增8.8%。其中5月份进出口86.2亿元,进口14.1亿元,比增46.4%;出口72.1亿元,比增27.4%。民营企业对泉州经济发展不容小觑。

在过去的2015年中,泉州立足于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金充裕的实际,引导民营资本投入创新领域。首先是是引入民营资本建设“园中园”,由传统的筑巢引凤模式延伸至引凤筑巢、引凤归巢。目前已有南威软件园、福建联通企业云计算产业园、力达机电园、海西电商产业集群基地、三安电子商务中心等多个专业园区项目落地建设。其次是动员社会力量创办新型研究机构,按照“实体办院、投管分离”、“市场化运作、社会化管理、专业化运营”运作,建设新型科研机构,推动泉州丰富的民营资本、民间资本投向科技创新领域。在接下来的福厦泉国家高新区建设中,泉州将进一步强化技术公共服务、技术成果交易、创新创业融资服务等平台建设,健全完善以科技研发、企业孵化、产业培育、技术交易、科技金融为重点的科技服务体系。为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智能升级提供人才支持和技术保障。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壮大创新型产业集群

科技新则产业新,2015年,泉州高新区以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任务,全力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努力打造区域经济发展引擎。1-11月份,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481.71亿元,增长10.9%;实现工业增加值363.25亿元,增长11.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6亿元,增长10.9%。

面对福厦泉国家高新区建设,泉州高新区将积极推进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创新驱动和内生发展,努力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的示范区、新兴产业的核心聚集区,力争201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700亿元。一是发挥高新区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加快实施 “泉州制造2025”,以数控技术和智能制造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智能装备产业。深化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推动制造服务业发展,建立“云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发展智慧云制造。持续深化与中科院、工程院等国家级科研院所合作,采用“技术+团队”等方式引进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提升制造业的高端化、智能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抢先进入“工业4.0”时代。二是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抓好数字微波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编制并实施好数字对讲机、北斗应用等产业专项规划;加快主园区、软件园、湖头光电园、泉港新材料园等新区建设,以2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1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为载体,围绕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太阳能光伏等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狠抓重大项目,攻克核心技术,培育领军企业,建设特色基地,在占领产业制高点、扩大市场应用、提升核心竞争力上取得新突破,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猜你喜欢

泉州高新区示范区
泉州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遂宁高新区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