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培养策略

2016-04-16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队长阅读教学课堂

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培养策略

吴文杨

(云霄县元光小学,福建云霄363300)

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文章提出四个策略,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拥有平和的心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懂得倾听,提高学生质疑的质量;冷处理,有效解决学生的质疑;顺势利导,让学生直面学生的质疑。

课堂教学;质疑能力;培养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1]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南宋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明朝陈献章说:“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2]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激疑,而且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直面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课堂中学生质疑的现状及成因

1.成人的无心之过,扼杀了学生质疑的天性

大家都清楚,现如今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存在严重的厌学情绪,懒于思考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幼儿时的多次发问,并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甚至家长、教师对他的提问有冷漠、不耐烦、排斥的表示,这些虽是成人的无心之过,不过,孩子的无数次的努力都受到打击,于是就习惯成自然,不想也不问了。成年人没有呵护好孩子们“神圣的好奇心”,扼杀了他们的天性,孩子们对学习也就漠然处之了。我们提倡和鼓励孩子们质疑,目的是要发展他们的思维,唤醒他们内心本真的“神圣的好奇心”,让孩子们的质疑能力得以正常地发展。[3]

2.教师的顾虑,压制了学生的质疑

总认为当教师的不能回答学生的问题很丢面子。这里有两种情况:

一是由于备课不充分,或疏于备课,故而解答不了学生提出的对教材认知方面的一般提问,这确实难为情。这就促使教师认真备课,积累知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为师者也不要用专制主义的态度对待学生,用压制学生提问、质疑的方式来保自己的尊严,或叫保自己的安全。压制学生提出问题是教师职业道德缺乏修养的体现。假如你偶尔答不好学生的提问,要向学生说明情况,并承诺查了资料后再给学生答复。

二是当今的学生,见多识广,思维活跃,电视、电脑、手机、报刊、杂志……都是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学生知道,教师不一定会全都知道,教师已不可能将学生的视界都圈在自己的知识圈里了。因此,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一时无法作答,就很自然很正常;还有的学生对教材的质疑也可能是教师无力解答的,甚至学术界也无定论的,能提这种问题的同学更应受到鼓励。

二、课堂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策略

1.拥有平和的心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怕被学生问倒的老师不是好老师,教师无法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说明你的学生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提问,这是你的骄傲,是你的教学成绩。因此,要给学生点赞,也要为自己喝彩。

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群体活动过程,不管你在课前做了怎样精心的预设,学生总是会时常提出一些让你猝不及防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也许只是学生偶然触及的,但这是课堂充满活力的一种体现。教师绝不能高高在上,更不能不予理睬,我们要有足够的自信心,沉着冷静,从容应对,大胆放手,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他们更多自我表现的平台,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自主交流探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教师从中捕捉“亮点”资源,寻找生长点,让课堂充满活力,使阅读教学在“有效生成”中绽放异彩。

如,学了《景阳冈》一课,就有同学提出质疑,说老虎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吗?武松岂能打虎?学了《麻雀》一课,就有同学指出老麻雀不珍惜自己的生命,缺乏安全意识……类似这样能够挖掘文中的其他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内涵,我们都应该大胆地给予认可,切不可再照本宣科地强迫学生按“书”就“搬”。

2.懂得倾听,提高学生质疑的质量

著名教育学者佐藤学说:“要想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首先要懂得倾听学生,除此之外,别无他法。”[3]倾听是一门艺术,教师愿意蹲下来,耐心地倾听,能让学生信心倍增,助燃学生智慧之火,激发表达欲望,提高发言质量。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好比是正在打一场“乒乓球”。教师先发球(提出问题),学生接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然后由学生给教师发球(提问题),这时候,教师就要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迅速判断学生所发过来的球(所提的问题),是下旋球、上旋球、侧旋球……以便准确接住学生的球(解答学生的问题)。教师只有全神贯注地倾听,才能与学生心有灵犀,从而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让小学语文课堂因倾听而异彩纷呈。

3.冷处理,有效解决学生的质疑

课堂上,面对迎面而来的提问,笔者常常偷偷地告诉自己:“冷静,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如果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推敲的问题,但一时间又无法给予学生准确的解答。即使这个问题毫无价值,与授课内容无关,也不能挫伤学生的心灵,可以鼓励学生课下认真查找相关资料,下节课一起探讨。当然,不能忽悠学生,而应以实际行动与学生一起解疑问难。教学《月光曲》一课时,笔者就遇到了一个猝不及防的问题:

生:老师,兄妹俩那么穷,买得起钢琴吗?(我立即冷静思考:对啊,钢琴那么昂贵,穷人是买不起的,何况在那么多年前……)

生:我猜应该是兄妹俩攒钱买的吧,哥哥疼爱妹妹,知道妹妹爱音乐,所以攒钱买的吧。

生:也可能是那时候的钢琴很便宜,人人都买的起吧。

生:不,他们应该买不起。

……

师:这只是个传说。至于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穷兄妹俩到底是否买得起一架钢琴,课下,我们一起查找资料,然后讨论解决,好吗?

当然这是教师对孩子许下的诺言,不能信口雌黄,言而无信。下课后,我立刻上网百度搜索,查找相关资料——1801年,贝多芬已经患了非常严重的耳聋疾病,又加上失恋,对他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就是在这样悲痛欲绝的心境中,贝多芬谱写了这首钢琴奏鸣曲。下一节课我立即与孩子们一起交流了这一观点,同学们会晤了——这只是个传说,故事纯属虚构。

4.顺势利导,让学生直面学生的质疑

正所谓千人千面。所以,我们不可能完全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巧妙的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有效的调控课堂。

例如,教学“小嘎子和胖墩比赛摔跤”这节课时,笔者一本正经地介绍:“《小兵张嘎》是大家百看不厌的儿童小说,其中主人公‘小嘎子’是抗日战争中的小英雄,相信也是大家心目中崇拜的偶像。他在奶奶、老罗叔、区(qū)队长、老钟叔的教育引导下,茁壮成长,成了一个名不虚传的八路军战士……”

生:老师,我有问题。(我感到有点意外,示意他说。)

生:老师,我认为“区队长”的“区”作为姓时应读“ōu”,而不是读“qū”。(我一时茫然,在此,到底是指姓“区”的队长,还是指区里的队长呢?我灵机一动,也许有学生知道,因为《小兵张嘎》可是学生热衷的电视连续剧,如果他们知道这位队长姓什么,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师:你知道的真多,问得也妙。谁来帮助他?

生(班里的电视迷):我太喜欢《小兵张嘎》这一电视连续剧了,我每集都看过,区里的队长,姓“钱”,不姓“区”。

生(我们班的智多星):没错,我读过原著,是区里的钱队长。

……

又如,在上《蟋蟀的住宅》一课,一个学生提出:“老师,课文中讲道,蟋蟀选择住址‘要有温和的阳光’,‘温和’一词的意思不是形容人的性情、态度的吗?是不是书本写错了。”我一听,看来学生对‘温和’这个词的意思理解得不够全面。于是,我问大家:“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一个女同学查了词典,告诉大家:“‘温和’这个词可表示人的性格,也可表示气候,是冷热适中的意思。”同学们幡然醒悟,也懂得了学习课文时,遇到不理解的可以通过查找字典、词典等相关的工具书。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4]我们要象善待自己的新生婴儿一样来善待学生的质疑,呵护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成的有效性。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让质疑成为学生的智力生活[EB/OL].http://www.gzjxw.cn/ Index.html.

[3]陈淑玲.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倾听习惯[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2015(3).

[4]蔡永红.激活学生主体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J].华夏教师,2013(11).

(责任编辑:左小文)

猜你喜欢

队长阅读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Captain Marvel 惊奇队长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这样的队长大家很服气
中国式好队长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克里斯·埃文斯 论队长的独一无二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