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语文空间落地核心素养
2016-04-16
(宁德市蕉城区第二实验学校,福建宁德352100)
拓宽语文空间落地核心素养
曹小玲
(宁德市蕉城区第二实验学校,福建宁德352100)
充分利用德育资源、地域资源、课程资源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给语文学习注入丰富的社会元素,让学生从课本的置锥之地拓展到语文的无限空间,将核心素养真正落地生根。
核心素养;拓宽空间;整合资源;三个方面
近年来,核心素养成了教育界备受关注的热词,其中的九大素养集中指向的就是能够真正体现适应个人健康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树立了学生成长的“标杆”,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名词。但纵观当下,欣喜之余,若有所忧。我们的教育,有多少是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我们的语文老师们,是不是依然因为进度、因为考试,一篇一篇地教,一节一节地学呢?如果将语文这样模式化、碎片化、浅显化地灌输,何谈语文能力的提升,何谈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从中不难看出学生的语文素养并不是从一篇课文、一节课中得到提升的,语文的核心素养必定来源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时段。只有让学生从课本的置锥之地拓展到语文的无限空间,才能将核心素养真正落地生根。
一、利用德育活动,生成语文资源
通常在学校里,德育处和教研室是两条并不相交的线段,长期以来,学校总是人为地将其割裂开来,德育做德育的事,教研做教研的事。实际上,德育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如若能将其与语文素养相融合,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锦上添花之功效。
例如每年三月的爱鸟宣传周,大部分学校都将这项活动归为德育处开展,贴贴宣传标语、写写爱鸟签名等等,常常流于形式,学生也只是看看热闹而已。但如果将这项活动和语文挂上钩,那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笔者做了这样的尝试:爱鸟周前,各年段的语文组和德育处一同精心策划,用心准备,根据不同学段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赛题,即一年级“鸟儿入诗”现场书写;二年级“看护鸟图练写话”;三、四年级编写“鸟儿童话故事”;五、六年级“我给鸟儿写封信”书信作文赛。赛前,孩子们积极筹备,主动收集各种鸟类知识、护鸟常识;赛场上,一笔一划,端正工整;或低额沉思,颔首揣摩;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字里行间满满的爱鸟、护鸟之情。赛后,将优秀作品汇编成册,人手一本,成了学校独一无二的优秀语文读本。高大上的德育口号,通过一系列的语文活动就内化成为了学生可看、可想、可触摸的精神食粮,语文素养与品德教育就这样润物无声地融为了一体。
这就是教育专家们提出的“知识放养”吧,将学生从固定的课堂“圈养”中解放出来,通过实践活动获取语文知识、应用语文知识。德育活动为语文教学的“放养”拓展了一片新天地,利用德育活动生成的语文资源不仅拉近了学生与宏大主题的距离,也使得学生的语文学科知识有了用武之地。正如特级教师于树泉所说的:学生的核心素养决定一个民族的核心竞争力,基础教育的全部任务就是为学生打开一个广阔的认知空间。只要我们动脑子,想办法,完全可以将语文学科与德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助力,将核心素养真正落到实处。
二、挖掘地域文化,外延语文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笔者曾经任教的漳湾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农村学校,没有城市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没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一本教材便是语文。怎样才能寻找到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最大限度的培养农村学生的语文素养呢?这就需要教师打破时空界限,将目光从书本的方寸之地拓宽到田间乡野,增强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地制宜,努力利用一切与语文有关的资源,拓宽学习空间,在家乡地域文化中寻找鲜活的语文实践契合点。
漳湾镇有一项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水密隔舱技术,因年代久远,再加造船技术日趋现代化,这项纯手工的技术活渐为年轻一代所遗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语文教师开展“世遗文化我传承”语文实践系列活动,依托语文教材的有效载体,选择世遗文化与语文实践活动接轨的三个结合点:1.了解世遗知识与习作教学相结合;2.讲述福船故事与口语交际相结合;3.收集民间俗语与语言积累相结合。将乡土传统文化与生活实践、语文学习相沟通,开发和利用一切有助于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资源。
有了这样的活动载体,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特别高涨。参观福船展览馆,了解福船发展和现状;利用课余与周末时间,结伴来到老工艺者作坊,实地采访,收集资料,观察流程,即时记录,有图片,有文字,甚至还有手绘的制作流程图;围绕主题:如何让家乡宝贵的世遗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进行讨论,设计方案等。这一系列的活动既锻炼了学生说和写的能力,也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获取了难得的第一手资料,可谓一举多得。然后将学生通过亲身实践采集的资料和文字汇编成《福船世遗校本教材》,列入课程计划,并开设了相应的校本课,进一步进行探索实践。在此过程中,提升的不仅仅是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语文能力,更重要的是激起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三、整合课程资源,拓展语文深度
核心素养是一种综合性要求,其根本特征就是跨学科,但现今我们普遍采用的仍是分学科制教学。小学课程设置较多,很多课程内容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如果各学科完全独立地进行教学,就会造成教学时间及资源的浪费。《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构建开放的语文课程。
那么,怎样以语文课程为主体,有效整合其他学科课程资源,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有效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呢?
1.学科内的整合。打破原有的结构安排和分化设计,以特定的目标为中心重新组织课程内容,将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设计。比如苏教版第九册第六单元三篇课文《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和《莫高窟》都是写景抒情文,都是总分总的构段方式,因此可以把这一组课文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把握写法,掌握结构,体会语言之美、意境之美和结构之美,然后再迁移运用,学会介绍一处景物。这样的整合,由浅入深,从吸收内化到实践外化,由单薄变得丰满,呈现出的是一个知识、情感、方法、实践浑然一体的主题学习之旅,比单纯的篇章教学更具实效性,更能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此外,还有同一册教材内容的有机整合,甚至不同册教材的跨越整合,都是可以尝试的。
2.学科间的整合。语文教材与其他相关学科课程资源或元素的整合,对于改变课程门类过多、界限分明、割裂联系的弊端是大有裨益的。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能善于发现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找准学科教学的空白。
比如,一年级上期的拼音教学刚结束,湘教版的美术课程第十课安排的就是《打扮拼音宝宝》一课,可以巧妙地将语文和美术学科进行整合教学,从会读、会认、会写到会画,让学生始终学得兴致盎然。然后将美术课上经过巧手打扮漂亮的拼音宝宝张贴于班级各处,在争相欣赏的同时又潜移默化地复习巩固拼音知识,一扫对拼音死记硬背的恐惧和反感,一举两得。这样的融合,让语文课堂妙趣横生;这样的整合,拓展了语文课程的深度。所以,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语文教师既要有洞悉儿童需求的能力,还要有能超越学科,综合资源,创生课堂的能力。
核心素养的提出事关学生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理应成为教育的终极追求。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语文空间如此广阔,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不囿于教材,不囿于课堂,让语文真正为课堂所用,为学生所用,让核心素养在多形式的语用实践中落地生根。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徐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