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主题式管理文化建设探索
——以惠安县八二三实验小学为例

2016-04-16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校训办学学校

(惠安县八二三实验小学,福建惠安362100)

学校主题式管理文化建设探索
——以惠安县八二三实验小学为例

林锦灿

(惠安县八二三实验小学,福建惠安362100)

主题式管理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教育管理者应立足校情,科学描绘远景,制定行为标尺。主题式管理文化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指导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分享科研智慧,搭建平台,助推教师成长。管理者可通过制定主题年,搭建艺术平台,开展主题式活动,整合校内外资源,推动学校文化内质提升。

主题式管理;校园文化;目标;行为;成长

主题式管理文化是学校一种内隐的高级形态,一种理想形态,也是一种学校精神。所谓的主题式管理,即学校一切工作围绕“主题”而展开,主题在教育教学管理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几年来,我校致力于探索主题式管理模式,有效推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和特色建设。为凸显主题管理意识,学校以“真德行”校训和“孝艺笑”办学方略为教育教学运作的主旋律,在学校大主题的统领下分阶段、按部门逐层开展小主题工作,让主题成为各项工作的核心内容和中心意旨,有力构建了“走‘真德行’教育之路,显主题式管理文化”的特色发展格局,有效地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一、主题式管理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

校训是学校全体师生日常行为的基本准则和道德规范,集中体现学校管理文化的灵魂。近几年来,我们重新审视办学文化,立足“求真、立德、善行”,提出了“真德行”校训,为学校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使学校再次步入发展的“快车道”。该校训是基于教育形势、学校发展、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的需要而提出的,是学校精神的核心,是师生学习及为人处事的根基,也是学校办学的目标追求。

1.让内涵丰富的校训领航学校发展的方向

学校“真德行”校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是——真,即“做人惟真、做事惟真、治学惟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认为“真”应是学校教育的第一属性。学校是育人场所,我们培养的是真人,是自然成长、自已成长、自觉成长的人;探求的是真知识,是真知灼见、科学实用的知识;传授的是真方法,是灵活有效、切合孩子实际的方法。只有“真教育”才能培养出“真”的儿童。因此,“真”是学校一切教育工作的行动准则。

德,即“以德为本、以德养志、以德化人”。众所周知,“德”是立人之本,是学校教育的永恒元素。勤奋乐学是“上进之德”,感恩长辈是“孝顺之德”,和谐交往是“待人之德”。“德”是师生学习工作的追求和职责所在。

行,即“躬行乐道、笃行致远、知行合一”。一切美好的愿景,只有付诸实际行动才能得以实现。“知行合一”“行以求知知更行”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学校要求全体师生要脚踏实地、躬耕实践,要做到“言必行”,更要“行必果”。

“真德行”三者互为交融、同步并行,共同构成学校育人的终极目标。在口头上,校训“真德行”又与“真的行”三个字谐音。“真的行!”既是学校师生自信的激励语,也是日常教育中常用的评价语,它始终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所有活动之中。

2.用内存丰实的载体激活学校办学的途径

“真德行“校训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发展理念和办学个性。它是学校发展的终极追求。但这只是宏观层面的把握,它的实践还必需有微观的思考,它应该是具体可感且具可操作性的。这样的校训才具有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才会被全体师生认同和追求,并逐步积淀为学校文化。为了全面践行校训,我们基于校情又提出了“孝艺笑”的工作载体,为“真德行”校训的践行找到一条确实可行的途径。

孝,即“以孝树德,爱家爱国”。“孝,德之本也,教之由所生也”。学校以“感恩”为基点,开展孝道教育,旨在以“孝”树“德”,从“孝敬父母”起步,由“孝亲”“尊亲”向“推恩”提升,将爱父母、爱家庭的情感推广到爱集体、爱学校、爱社会、爱祖国的境界,达到以孝促礼仪教育,以孝促养成教育的效果。

艺,即“以艺怡情,习艺修身”。学校要求学生在六年小学生活中至少要掌握一门艺术或技能,培养兴趣,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学习生活品位。

笑,即“以笑待人,阳光向上”。学校师生要拥有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学会积极面对他人、面对生活、面对社会。

口头上,“孝艺笑”又与“笑一笑”谐音。“笑一笑,真的行!”。我们希望八二三实小的教师、学生,天天实践“真、德、行”,人人都能“笑一笑”,事事都能“真的行”!

二、主题式管理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与要求

1.立足校情,科学描绘主题式管理的远景目标

为了真正落实“主题”意识,形成独特的管理文化,学校详细制定了《惠安县八二三实验小学第四个五年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具体的奋斗目标。《规划》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出台了“823工程”:“8”,即面向八方学子,于五年内至少培养800名以上特长突出、个性张扬的优秀学生;“2”即两举并行,一手抓师德一手抓业务,于五年内至少培养20名优秀教师;“3”是办学三大目标:即争创连续五届“福建省文明学校”称号,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工作成效力争进入省级先进行列,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力争进入省级先进行列。在学校这一总体目标的引领下,全体教师群策群力、辛勤耕耘,在各自的岗位上奉献着别样的精彩。

2.凸显和谐,合理制定主题式管理的行为标尺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延伸到学校,应是一种以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教育管理模式。和谐提倡“和而不同,个性发展”,而创新则是现代学校管理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生存的源泉,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为凸显学校主题式管理文化的特色,我们向全体教师提出了“心诚则灵”的工作要求。“心”,即愿景、思想及精神,要求全体人员要心有愿景,牢记“真德行”校训,牢记构建“魅力名校”的办学目标;“诚”,即全体教师要怀揣一颗诚心,以脚踏实地的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毅力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则”,即规律、规矩及制度,要求教师遵循教育和人的发展规律规范从教,努力做到个人与团队的和谐,行动与规则的和谐统一;“灵”,即创新不呆板、灵动应验,要求行政及教师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性开展工作,要彻底摒弃“老牛拉磨”的思想,灵活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三、主题式管理文化建设的师资保障

学校主题式管理文化的建构对教师素质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只有教师向“博”与“专”完美统一的学者型教师发展,才能真正落实学校的办学目标,才能真正完整而又和谐地构成“真德行”教育的全部意蕴。当然,教师素质的提升需要有一整套的提升措施。几年来,学校紧紧抓住专业成长这个核心,不断创新载体,致力打造充满活力的教研生态,让教师的专业追求成为学校的精神主流。

1.注重学习,提升专业素养

首先,学校通过精选学习内容,定期向教师推荐有关课改理论书籍,引领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充电,为教师专业成长奠定基础。其次,坚持推行“三卡”:读书记录卡、问题诊断卡、我的教育故事。每学期教科室对教师的三卡进行评选汇编成册,并给予推广辐射,充分发挥“三卡”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第三,主推教师讲坛,既有学校骨干教师辅导学习课标及课改理论知识等高大上的讲座,也有让身边的教师讲自己的教学故事或成长心路历程等接地气的分享。第四,积极组织教师走出去,到名校学习、参加各级各类研讨活动,更新专业素养。

2.立足生活,分享科研智慧

教师成长的最好方式是在生活化的氛围里轻松交流学习,同伴的分享更容易使思想得到洗礼,观念得以改变,认识得到提升,从而促进个体发展。生活化教研一直陪伴着八二三人。不论是茶余饭后,还是上班时间;不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宿舍或食堂,教师们总能围绕乐学教育课题、围绕乐学课堂以及新课标学习等话题进行交流。思维在交流中碰撞,智慧在分享中闪现。此外,学校夯实集体备课工作,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内容、定主讲,狠抓落实。每周集体备课时间,学校行政都能深入各教研组参与备课,在备课中强化课标的学习与行动研究,强化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3.搭建平台,助推教师成长

课堂教学既是学校深化课改的主阵地,也是教师专业成长和走向成熟的舞台。办学以来,学校根据教师成长的规律和教师自身实际,把全体老师大体分为起步型(毕业3-5年内)、成长型(5-10年)、成熟型(10年以上)三个梯队,依托不同的课堂实践培养教师成长。(1)起步型教师主要依托日常课堂教学调研及每学期的“一师一课”,对新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全方位的诊断和检阅,使之向合格教师转型。(2)成长型教师主要依托泉州市骨干教师培训基地、泉州市课改基地、县级各类研讨现场,乐学教育研讨会等活动进行锤炼和提携,对脱颖而出的中青年教师进行着力培养,促进教师向成熟期转型。(3)成熟型教师主要依托各级各类大型赛事、研讨会及城乡共建送课下乡等活动,进行示范引领,使之向名师靠拢。三个平台使得每位教师都能获得成长,许多优秀青年教师就是在这些不同平台上逐步成长并走向成熟的,较为成功地实践了“名师成就名校”的发展理念。

四、主题式管理文化建设的基本做法

我们根据校训精神提出学年大主题,再围绕学年主题确定学期主题,然后教育、教学、教研、年段、教研组及班级等各板块再围绕学期主题提炼部门工作主题。各部门主题是以活动为载体进行的,每个活动的谋划和开展都要体现主题特色。让课堂教学载体,德育活动载体,环境文化载体,信息网络载体,家、校、社结合载体发挥充分的作用,把每一个大主题或小主题做实、做亮。

1.学年主题统筹全局

学年主题所反映的教育管理思想体现了学校教育的本质和办学追求。几年来,学校先后确立“传承创新发展”“凝聚正能量,共圆名校梦”“绽放灿烂笑容,构建魅力名校”“彰显求真力量,构建魅力名校”“传承行知文化,构建魅力名校”为学年工作主题并展开了一系列工作,有效地引领了学校朝着高品位、高境界的方向迈进。学校学年工作主题的拟定主要基于两方面:一方面来源于学校“真德行”校训和“孝艺笑”办学方略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根据学校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和实际需要。学校在最近的学年里理直气壮地提出了“传承行知文化,构建魅力名校”这一工作主题,充分符合了学校当前的发展形势。

2.学期主题分步推进

在学年主题的主导和引领下,学校采用分步推进的方法,根植师生的发展,精心构思每学期工作主题。为实现办学目标,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创造性管理活动,使主题文化更具底蕴,更加鲜明。如2015年春季学期,学校以“与孝同行,回归生活本真,还原教育本色”为学期主题,不管教育教学管理方面,还是师生生命成长方面,都立足“孝”字展开各项工作。学校开设“孝道讲堂”,开展“行孝道,做孝子”系列活动,编写“孝”本教材——《孝从这里出发》,开展“与孝同行,乐学乐教”课堂教学研讨等等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3.条块主题异彩纷呈

学校要求德育管理、教学管理以及科研工作人员都要以研究者的角色对待部门工作,把部门工作当作课题来做,而且必须做出成果。几年来,学校“真德行”校训文化始终主导着学校每一个管理成员的言行,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管理者的思维与行动。各部门在共同唱响主旋律之下,构思部门工作主题,创造性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大大地丰富了学校的主题式管理文化内涵。如2015年秋季学期学校以“求真”为工作主题,各部门工作纷纷围绕这一主题设定部门工作主题:教导处的主题是“融注求真元素,缔造育人真境”,从打造“真课堂”入手,狠抓课堂教学质量;德育处的主题是“聚真情,展笑颜,彰显德育真力量”,从培养“真儿童”出发,不断夯实人生底色;教研室的主题是“凝聚求真意识,开启研训征程”,以培养“真师能”为目的,锻造教师的专业素养。

五、主题式管理文化建设的特色做法

1.搭建艺术实践平台,奏响“美”的旋律

开展“魅力八二三,音乐伴我行”歌唱活动。学校师生每周共同推荐健康向上、脍炙人口的校园歌曲,每天的课前三分钟共同唱响,营造出了校园积极向上的氛围,提升了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信心。学校在行知楼前榕树下开辟了“说唱小天地,快乐大舞台”栏目。每逢周三、周四下午由学生自发地在榕树下,平台上自由地进行歌唱与演说。活动让更多的学生走向自信。

2.开展主题式活动,滋养“德”的情怀

美育是一种乐的教育,让孩子乐在其中,让校园其乐融融。那么,教育者的关键就是在各项工作中努力创新、实践、夯实,形成和规范了一套自身独特的活动模式,为学生的快乐成长打造更广阔的舞台。学校设置了主题教育活动。如,春季学期以“孝”为抓手,确立“知孝恩习孝礼行孝道”为学期德育大主题。3月份的“传爱心播绿意行孝道”以感恩父母为重点,4月份的“知师恩承先志行孝道”以感恩老师为重心等等,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懂得感恩,学习孝礼,力行孝道,让孝义植入学生心田。

3.整合校内外资源,创建“爱”的家园

学校与县爱心社携手创建了“823·博爱家园”亲子志愿者服务队。这支队伍由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发挥“1+1”大于“2”的作用。建立这支队伍的意义不仅在于亲子们在爱心活动中收获快乐,更重要是通过“传、帮、带”的形式,以爱育爱,让互帮互助的传统美德薪火相传。最典型的有“绿色课堂共添彩”活动。家长志愿者们走进课堂,为孩子带来别开生面的“专业选修课”,如:体育运动、灾难自救、科普知识、交通常识……家长课堂别开生面,为学生们开启了一扇扇探索生活奥妙的大门。

4.开发特色校本课程,浸透“真”的意趣

在历经十五年的办学征程后,学校重新理清新一轮的改革发展思路,提出了“真德行”的校训,追寻教育的本真,立足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笑艺孝”系列课程应运而生。《孝从这里出发》,旨在传承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孝为百行先”的思想,弘扬和睦相处、团结乡邻、勤于耕读、竭诚事职、克己奉公、忠厚为本、学会感恩之精神,让孩子们有本可依,有行可仿;《艺在路上前行》,旨在营造能力形成的环境,促进同学们整体素质发展,进而更加完善自我,润泽心灵。

(责任编辑:林文瑞)

猜你喜欢

校训办学学校
校训展示墙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校训展示墙
体现“亲爱精诚”校训的三件往事
任正非捐款前先捐“校训”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