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节解码大政事
——新京报微信公号“政事儿”的标题特色分析
2016-04-16关一文
■关一文
小细节解码大政事
——新京报微信公号“政事儿”的标题特色分析
■关一文
随着微信、微博、移动终端APP在新闻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媒体纷纷试水新媒体传播,并在新媒体传播的探索中逐渐寻找与之相适应的新闻文本,新京报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官场现形记”,并于2015年6月16日更名为“政事儿”,内容几乎涵盖时政新闻的方方面面。在互联网环境下日益表现出潜力的公众号“政事儿”,在新闻报道的内容、语言和叙事上都显现一定的差异,在多元化的媒介形态下形成了独特的文本风格。
设置引人注目的标题
不同于报纸媒体,微信公众号的文章编辑对标题有严格的字数限制,而且标题吸引关注的程度,直接关系到一篇文章的点击率。因此,对于“政事儿”的编辑团队来说,制作勾人眼球的标题变得尤为重要。仔细研读“政事儿”发布的文章标题不难发现,“政事儿”在标题制作上有一定的规律性。
一、疑问式标题勾起阅读兴趣
疑问式标题能够起到设置悬念的作用,引起读者强烈的好奇心,笔者选取了自2016年1月1日到2016年3月9日“政事儿”发布的56篇文章,其中疑问式标题出现了39个,占70%。这种标题的使用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类似于《王岐山的两会声音:除了反腐,还谈了啥?》,这种标题主要用来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它传达出的信息是这篇文章会介绍两会上王岐山的发言和讨论内容,满足了受众对于信息获取的需求。另一种则专注于阐释现象产生的原因,这类标题以“为啥”为标志,重在解释“为什么”,这类问题是对新闻热点事件的追溯,满足了大众对于政事儿的好奇心。前者注重报道新闻事件,后者则是基于新闻事件报道事件背后的原因,二者都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对于移动终端来说,每天固定一篇推送,受众是信息的接收者,受众在接收这些推送的时候是比较被动的,而疑问句的标题则会像知识科普一样,提高受众阅读信息的主动性,自然而然地引起读者的兴趣。
二、设置关键词 简洁易懂
为夺人眼球,“政事儿”编辑团队会有意地把名人、热点事件、流行用语等作为关键词列入标题中,比如名人赵本山、宋祖英等人名会直接出现在标题中;一些政治议题“军改”“治吏治党”也会作为关键词列入标题的首位,引起人们关注,仔细品读“政事儿”的标题就会发现,标题多用最简洁的语言和句子成分构成,以确保受众不会因为标题乏味难懂而放弃阅读。相关报道称,每天公号推送之前,编辑团队会反复讨论斟酌标题,涉及关键词放在哪里、标点断在哪里、是用陈述句还是设问表述等问题,每个标题经常更改10到20遍。
三、数字式标题归纳信息要点
数字的作用有很多,首先它属于关键词中的一种,醒目、独立,其次,它透露了一定的信息,使受众在最短的时间以最直观的方式了解到新闻的大概内容。“政事儿”大量使用了类似《习近平重庆考察的3大看点》,“几大看点”这类标题不仅仅是“政事儿”的编辑风格,更是很多微信公众号文章编辑会采取的标题形式,数字体现了对信息的归纳,呈现一定的逻辑性,交代了文章要罗列几条信息或说明几个问题。
四、小标题梳理叙事结构
网络阅读的一个特点就是受众越来越没有兴趣阅读长文章,而小标题对新闻报道的篇幅起到了分割作用,受众可以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详细阅读,也可以通过小标题快速浏览主要内容。小标题的制作也体现了“政事儿”习惯对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做详细的梳理,便于读者理解。
制作差异化的内容
“政事儿”微信号与新京报报纸时政新闻部分的内容重复率很低,可以说,“政事儿”是新京报单独出品的一个在移动终端环境下的新闻产品,由于报纸和微信公众号的媒介平台属性、受众范围都存在差异,因此,为这些受众定制的信息也必然有所不同。在报道角度上,“政事儿”团队力求创新,体现了一定的独特性。
一、讲述时政人物故事
从政事报道内容来看,很多报道是围绕一个政界人物展开的相关事件,这些政界人物有正在任职的官员,也有历史上有卓越贡献的人物,内容包含对伟人歌功颂德的政治贡献梳理,也有对贪污腐败行为的寻根问底,总之,这些围绕人物展开的故事不仅发挥着新闻传播的功能,更为人们茶余饭后的娱乐提供了来源。
与《新京报》报纸上报道选题相比,报纸更倾向于报道宏观政策和时事热点,例如2016年3月3日这期报纸中社论部分《这是一场事关未来五年的两会》,《都啥年代了还划“学渣班”》等, 《新京报》报纸关注广泛社会问题 ,而“政事儿”的选题则多为《领导人体育缘:温家宝踢球踢坏窗户后改打篮球》《当选总书记前,习近平怎么过春节?》 《王岐山的两会声音:除了反腐,还谈了啥?》 “政事儿”紧紧围绕人物,以人物为主题,以故事为依托,强调了这些政府官员眼中对于时事政治的看法、态度、观点和行为,也从不同的视角向受众展示了工作之外的领导人形象。
与其他时政新闻微信公众号的报道内容相比,“政事儿”的人物报道也略显突出,从今年1月1日到3月9日这56篇报道中,“政事儿”围绕人物故事展开的报道选题达到了28篇,《人民日报》微信公号的报道内容比较广泛,设置了“提醒”“荐读”“健康”等多个栏目,关系国计民生,《央视新闻》微信号则主要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和新闻联播播出的内容,国际要闻,国内民生,政事热点等。
二、剖析时政热点的背后逻辑
“政事儿”紧紧抓住了关注时事政治的受众特点,了解他们获取信息的需求,对于大众关注的时政热点,往往能在事发当时找到合适的选题,进行深层次的剖析。正值两会之际,今年参加全国两会的地方代表团中至少有91位中央委员,“政事儿”做了《为啥山东代表团中央委员最多?》这一选题,记者首先对于中央7大常委所在的团组进行了梳理,再到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并对山东的几大中央委员的详细情况进行介绍。
追溯事件背后的原因,既可以是深度报道,又可以是一个事件或同类事件不同时段发展状况的汇总,使旧事件成为新报道,这也是“政事儿”比较追求创新角度的实践。同样的事件,不同时段报道,不同方式报道,都可以成为一个全新的视角再一次呈现在观众面前,这需要编辑团队对于新闻素材有广泛的长期的积累,并对叙事顺序有纵观全局的把握,才能对素材的选择和罗列游刃有余。
“政事儿”的语言特点
一、直接引语还原真实故事
“政事儿”在文章中融入很多专访,除了采访以外,更善于搜集人物对话素材作为新闻文本,在文章中使用直接引语,增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在《金庸“高级粉”:邓小平助小说解禁 江泽民赞其政论文》一文中,引用当事人说过的话在文章中,例如,金庸多次表示:“我一直钦佩邓小平的风骨,这样刚强不屈的性格,就像我武侠小说描写的英雄人物。”再如,文章中也引用了江泽民在1993年两会召开时的开场白: “你的小说在内地有很多读者,许多领导人也爱看。”全文论述了金庸与几大领导人的渊源,大量引用人物原话,增强了新闻真实性。这种大篇幅使用直接引语的语言特点在报纸中鲜有出现。
二、用词口语化 不失新闻范儿
使用口语化的词汇,增加了亲切感和娱乐风格,又不失客观和理性。比如在《那些“高调作死”的“红通”疑犯们》一文中, “作死”就是一个典型的口语化词汇,在北京和东北地区的口语交流中经常使用,有找死,自寻死路的含义。这种口语化的词汇在保证新闻性的前提下增添了语言的多样性。这也是在互联网语境下新闻传播的一个显著特点。而新京报微信号表现得更是京腔十足,亲国亲民。
三、引号营造丰富语境
在“政事儿”发布的文章中,无论是标题还是文章本身,都大量使用了引号。引号在文字中可以表示直接引用、特定称谓、反语讽刺、特殊意义或表示强调突出的作用。
在《“清水衙门”里的贪官们:有人连三分钱也不放过》一文中,文章写道:“一个非主流的‘冷衙门’,竟摇身变成油水丰厚、炙手可热的‘独立王国’,最终出现‘查处一案、挖出一窝、带出一串’的腐败‘破窗效应’,其中的教训,值得深刻反思。”短短的几行字使用了4个引号,第一种是表示特殊含义,即引号中的词语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 “冷衙门”指的是冷门的机关单位,“独立王国”也指的是这些单位,讽刺官员们因为所处的单位并不像很多大型机构那么引人注目,开拓了腐败活动猖獗的自由空间。“查处一案、挖出一窝、带出一串”本是一种行为和结果,是反腐实践的举措,在这里引号中的词组成为了一种特定的现象,即腐败落网官员层出不穷的现象, “冷衙门”同时也有反语讽刺的意味,“冷衙门”其实不冷,属于引号的反语讽刺的用法;“破窗效应”属于特定称谓,是犯罪学领域的专业理论词汇,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政事儿”新闻叙事风格
一、“政事儿”重在说事儿
叙述描写较多,与阅读报纸的感觉不同,阅读“政事儿”微信号上的新闻报道,更像是阅读一篇篇情节丰富的小故事,新闻的叙事性较强,就是谈事儿,文章就在故事讲完的时候结束,没有总结和感慨,更没有议论评论,相对而言,报纸上评论社论的报道占据的篇幅较多。这使得“政事儿”的文风简洁明了,形成鲜明的“说事儿”风格。
当然,故事的讲述中也强调一定的叙事技巧,在《王岐山的两会声音:除了反腐,还谈了啥?》一文中,开篇就抛出了一个设问,王岐山参加过哪些界别和代表团的讨论和审议,文章就对这一问题按照时间的顺序一一展开回答。谈反腐,谈文化,谈改革,谈扶贫,在每一个类别下,对王岐山曾经出席的会议,参加的讨论,提出的观点按照时间顺序梳理,讲述故事的始末。
二、捕捉大时政中的小细节
“政事儿”从小细节着手,注重对事件微观层面的描述和阐释,作为一个时政类别的公众号,“政事儿”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从小细节看大时政,透过小细节来展现大事件,这与传统的新闻报道风格不尽相同,宏大的叙事和说教一方面会显得空洞无趣,另一方面它拉开了受众和文本的距离,使很多新闻晦涩难懂,这也是很多人不愿阅读时政新闻的重要原因,而“政事儿”刚好把握了这一点,在时政事件中寻找具体的报道视角,把门道讲清楚,使新闻变得丰富有趣。
三、全知视角呈现完整信息
无论是小说还是新闻报道,叙事视角不但为我们提供了观察问题的角度,而且这种角度本身就包含了叙事判断、明显或者隐蔽的情感倾向。因此同一事件在不同的叙事视角的观照下,就会呈现不一样的面貌和性质。由于新闻话语必须做到“真实、客观、公正、全面”,因此,全知视角便成为了最佳叙述方式。“政事儿”主要采用全知视角,有利于信息的全面呈现。
另外,在叙事视角中,第三人称叙述和外视角的叙事视角也会对文本起到公正客观的作用。 “政事儿”多以第三人称的角度报道,从叙事者的角度来看, “政事儿”更像是一个茶余饭后聊天的朋友,讲述很多政界故事,这种传播方式有点类似于过去的口语传播,又克服了口语传播信息真实性的不可靠性,经过权威媒体筛选的信息再由比较熟悉的朋友告知。而报纸更像是国家权威机关发布的通知和消息,受众在获知消息的时候,个人的情感参与较少。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