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并快乐着
2016-04-16■崔洁
■崔 洁
痛并快乐着
■崔洁
从检察日报社成立的那天起,我就是一名记者。陪伴着报社一起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程,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觉得最适合自己的工作还是记者这个职业。虽然其中有很多的酸、很多的苦,但终究收获更多的是快乐和甜蜜。
《法治新闻传播》编辑来约稿,让我谈谈采访中难忘的事,我想到了一件发生在20多年前的采访经历。
记得那件事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初,虽然过去了二十多年,但现在,还记忆犹新。
1992年3月17日,第九届 《中国戏剧》“梅花奖”由33名评委评议投票,经监票人当众打开唱票,评出了27名获奖者。当月19日,天津 《今晚报》、南京 《扬子晚报》等报纸陆续报道了此消息。但事隔两周,《人民日报》却刊登出了31人获奖的新华社通稿,《中国戏剧》杂志社主办的第九届 “梅花奖”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获奖名单也是31人,登时舆论哗然。
1994年1月22日,徐州市文化局长吴敢向该市云龙区法院状告其下属、徐州市文化研究所职员袁成兰在1993年3月1日,以朱元正的化名在 《上海法制报》上发表 《“梅花奖”舞弊案随想》的文章,诉其严重侵害了原告的名誉权。
令舆论界大惑不解的是,吴敢为什么两年前不告众多新闻单位刊发揭露 “梅花奖”舞弊事件并指名批评他的新闻记者,而两年后却要告一个根据报道写点 “随想”的直接属下?1994年2月4日,云龙区法院正式立案,并通知8月30日开庭审理此案。当全国各地记者如期赶到徐州时,不知何故,法院却宣布延期审理此案。直至11月19日此案终于正式开庭审理。
因被告律师是我的好朋友张晓陵,我很早就介入了此案,二下徐州,三次在南京接待来访了解此案的有关人士,全面详细地了解案件的情况,做了充分准备。
11月19日,此案在徐州云龙区法院开庭审理。全国上百位记者齐聚徐州。庭审进行了7个多小时,双方唇枪舌剑,对辩激烈。由于此案涉及面很广,也有许多案件以外的情况,故当庭未作判决。
走出法庭,大雾早已散去,我颇有感触,写下了 《“梅花奖”案雾锁彭城》一文(发表于1994年11月27日中国检察报)文章引起轰动,在徐州,一时洛阳纸贵,连报纸复印件都能卖钱!复印社也发了一笔小财。
通过这次采访,我有两点体会:一是这类批评性文章,一定要把握事实真相,要沉下去掌握第一手资料,决不能有半点马虎;二是要用法制的思维来观察、分析事件,要敢于善于干预现实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文章来。作为一名记者,能坚持正义、不畏强权,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虽然有时也会有很大压力,也会遇到很大的困难,但终究还是觉得痛并快乐着,是一种幸福。
(作者系检察日报社驻南京记者站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