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鲜货是靠双脚“踩”来的

2016-04-16吕立峰

法治新闻传播 2016年5期
关键词:淘金民工队长

■吕立峰

鲜货是靠双脚“踩”来的

■吕立峰

作为一名从事30多年新闻报道工作的记者,我感受最深的职业认识,就是记者要有对新闻的执着,具有肯磨脚板子的深入精神,挑灯夜战的勤奋精神,干起来不分昼夜的吃苦精神和不怕牺牲的冒险精神,只有具备了这几种精神,才能深入新闻现场采访,善于捕捉鲜活的、打动读者的故事情节。新闻现场有时是血腥、污浊甚至充满危险的,如果一个记者没有深入新闻现场采访的勇气和毅力,就不可能采写出有血有肉的好新闻来。

敢于冒险的精神

检察日报 (当时叫中国检察报)创刊的第二年,即1992年10月,新疆阿勒泰地区检察分院的同志打电话说,检察机关查办了一批受贿黄金案,涉及到3名处级领导,案子已侦查终结,马上就要移送起诉。处理完手头的事,买了长途汽车票,颠簸了近20个小时赶到阿勒泰。检察分院领导说,要想写好这批黄金受贿案,最好到采金区去看看,掌握淘金作业过程和采金区的第一手材料。

为了保证我在淘金区采访的人身安全,假定我的身份是阿勒泰地区计划生育干部,了解采金区有没有超生的问题。检察分院领导亲自出面沟通协调,阿勒泰地区公安处黄金缉私队韩队长带领两名全副武装的缉私队员和一名武警支队的神枪手,为我采访 “保驾护航”,真是受宠若惊。在当时,这种高规格的 “安保”,也是很少见的。可见,走进采金区是很危险的。

焦尔特河在莽莽群山中缓缓地奔流,静静流淌的河流和两岸黄澄澄的桦树林,犹如一条彩色飘带紧紧地盘系着丛山雪岭。北京212越野小车在弯弯曲曲的盘山 “栈道”上艰难地爬行,时而跃上山顶,时而沉入沟底。河流两岸,人头蠕动,一伙伙、一群群面容憔悴的淘金民工,身穿破破烂烂的衣裳,站在齐腰深的河水中,不停地挥动着铁锨、十字镐,挖沙洗金。尽管他们穿着胶皮裤,个个冷得打哆嗦。

早上8点多钟从阿勒泰市出发,11点40分才颠簸到第一个淘金点。下车时,有些晕头转向,直想呕吐,累得几乎散了架,浑身没多少力气。韩队长操着浓厚的甘肃口音问:“兄弟,身体能不能撑得住?”我笑着回答:“没问题,能行。”我们徒步走出一片葱茏茂密的树丛,来到半山坡一个地窝子停下来。韩队长对这里的情况了如指掌,他把一个双眼布满血丝、头发长得披肩的小伙子叫过来:“老板,你给我听好了,这位是地区管计划生育的同志,来采金区了解情况,你陪我们坐会儿,让吕同志自己去了解情况,要保证吕同志的安全。”说着拉枪栓把子弹上了膛。

采金区按地盘分割成一个个 “山寨”,130多个大小老板统治着各自的兵马,独占一方,称王称霸。只要黄金缉私队的同志控制住采金区的老板,他的手下就不敢胡作非为,我的安全就有了保障。在每个采金区,我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采访。采金区的饭菜极其粗糙,因距乡镇路途太远,交通又不方便,淘金民工很少能吃到新鲜蔬菜,蒸不熟的馍头夹一层生清油和盐巴,就算是一顿饭。大米饭、咸菜头真可谓过节的美餐,小伙子们吃得津津有味。每天中午,我们和淘金民工吃一样的饭菜,很难吃,趁人不注意把馍头装到衣兜里,只好饿着肚子。

一个星期跑了8条采金沟,沟沟都是蜿蜒曲折的盘山路,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这次采访,虽然掉了几公斤肉,但我身临其境,亲身体验,掌握了大量鲜为人知的淘金内幕。作为一名敬业的记者,就是要有一种敢于冒险的勇气和对事业执着的精神。韩队长说:“我曾接待过许多记者,有中央的,也有地方的,他们只是坐在车上,沿着盘山路看看,照几张相就走了,像你这样深入到采金区采访的真是第一个。”

捕捉情节的意识

记者的价值观,就在于把生动的、具体的情节刻录成一段真实的印记,把读者带到新闻现场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深入到采金区采访,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自己再苦再累再危险,也要尽量捕捉一些有血有肉的情节。在哈熊沟一个采金区,我发现河边一块巨石后面,蹲着一个身穿红色秋衣的小伙子,看上去只有十五六岁。我好奇地走过去,他正在用冰冷的河水清洗左腿还在流血的伤口,不知是衣裳单薄发冷,还是伤口疼痛的缘故,浑身不停地打颤,双眼泪水汪汪。

小伙子叫任晓华,四川南充人,说话嗫嗫嚅嚅,带着憨朴与腼腆,暴晒的脸皮变成了黑如炭灰,眼睛里还有藏不住的稚气。一阵寒暄,我们彼此间产生了好感。我给“小四川”递了一支烟,他猛地抽了几口后说:“我家在偏僻农村,生活很贫困,我是男娃娃中的老大,初中上了一年就来到这里鬼地方淘金挣钱,养活多病的父亲和体弱的母亲,还要供4个弟弟上学。”

“小四川”抿抿嘴唇,强忍住眼眶冒出的泪水。“天气这么冷,怎不回老家?”他擦了擦眼泪回答说:“冰天雪地,下河干十三四个小时的活,能不造病,可没得法子呀,辛辛苦苦干了一年的工钱,还卡在老板的手里不给,要是现在走了,一年就算白干了。”寒风吹着小伙子瘦弱的身子,他包扎好伤腿后,一拐一瘸地朝着采金区走去,我劝他回到地窝子休息。他说:“要是不去干活,今天的定额完不成,工钱也就泡汤了。”望着小伙子远去的背影,我们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这真是黄金的悲哀。

采金民工的住宿环境是我探秘的一个重点。采金老板能把淘的砂金偷偷卖了,就给民工发现金;如果卖不掉,就把砂金代替工资发给民工。因此,采金区有个规矩,外人不准进民工的住地,害怕民工的砂金被盗。在西岔河一个采金区,经韩队长协调,采金老板许可,我们走进了淘金民工住的窝棚。

山坡上挖掘出一条坑道,有的是用石头垒筑成一个圆框,顶部盖着树枝、塑料布,然后抹一层泥巴或盖一层沙土。窝棚内阴暗潮湿,四季照射不到阳光。冬天不能生火取暖,冷得像冰洞,穿着衣服睡觉都打颤。没有铺板,没有草垫,小伙子们直接睡到土墩子上,大约双人床大的面积上,要挤睡四五个人。散堆着的破棉被,污黑肮脏,汗味熏人。烂衣服、臭袜子、啤酒瓶堆放在墙角,上面有一层厚厚的尘土。

淘金能挣大钱,这话一点不假。如果不亲临采金区现场,亲眼目睹这一切,很难想象到淘金民工在采金区的生活条件如此艰辛。

甘于吃苦的耐力

翻阅当年的采访本,发现在采金区采访期间,每天早晨,天刚蒙蒙亮出发,晚上11点多才能回到宾馆。顾不得喘口气,就开始整理采访笔记,追记一路上韩队长和他的同事,给我介绍他们耳闻目睹的情况,没有搞明白的地方,需要补充的内容,列出提纲,第二天坐在车上再向韩队长他们了解。

阿勒泰地区检察分院对这次采访给予大力支持,为我提供黄金受贿案的侦查终结报告和相关卷宗材料,办案人员晚上接受采访,给我详细介绍办案情况。这段时间,一般都是凌晨三四点睡觉,刚开始还能吃得消,后来几天就累得不行,实在困得不行,就用凉水擦把脸,全靠一种激情、一种毅力支撑着。

在采金区采访了7天,准备在阿勒泰拿出初稿,一来材料不够可以随时补充,二来审稿也方便。那时候没有电脑,爬了一天一夜的格子,累得腰酸背疼,双眼布满血丝,2万字的初稿形成了。接着又修改了两遍,请来公安处黄金缉私队的同志和检察院的办案检察官 “号脉”把关,充实内容,当晚又苦战了一宿,第四天,报告文字《西部淘金秘闻》终于定稿成形。返回乌鲁木齐发给 《检察日报》,很快,《检察日报》分上下两部分刊登在文艺副刊上。我的心头涌起一丝甜,一丝苦,一丝酸,真正感悟到记者苦中有乐的哲理。

细细回味,30多年的记者生涯,赋予了我吃苦耐劳、坚忍不屈的性格,造就了我恪尽职守的品格。这次深入采金区的采访令我终身难忘,也为我的人生增添了光彩的一笔。

(作者系检察日报社驻新疆记者站记者)

观点速递

新闻工作的首要目标是为公众提供准确的信息。时代改变的只是新闻工作者完成这一任务的具体方式,为公众服务的目标并没有因为科技而改变。新闻形态在改变,但新闻内核不变。新闻的核心内核不死,那么新闻的本质就不会改变,保证新闻本质的基本原则,如真实性原则不但没有改变,反而更应坚守。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新闻真实性的内涵与实现,重估传统新闻价值观。新媒体时代,新闻真实的实现需要媒体自身一以贯之的谨慎与公众的积极力量共同作用来完成。

——刘朝霞,《青年记者》2016年9月上

猜你喜欢

淘金民工队长
Captain Marvel 惊奇队长
淘金梦
寒冷冬夜 地下通道睡滿待業農民工
《淘金岁月》:论“知行合一”仍只是“知”
这样的队长大家很服气
中国式好队长
谁更老实?
克里斯·埃文斯 论队长的独一无二
浅析“新闻民工”现象
淘金酒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