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耐心纠错赢大奖

2016-04-16郭树合

法治新闻传播 2016年5期
关键词:牢骚通讯员老汉

■郭树合

耐心纠错赢大奖

■郭树合

自1991年至今,我从团级机关到师级机关,再从师级机关到军级机关,最后从军队转业考入山东省检察院,从东北到西北再到华东,屈指数来,25年了,一直从事文字编辑工作。

25年来,凭着自己的一腔热忱、执着拼搏和孜孜以求,分别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求是》、《半月谈》、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发表文章数千篇。文稿问世的背后,有勤勉进取,也有忐忑坎坷;有兴奋激动,也有辛酸劳累。要说最让我难以忘怀的写作历程,当属发生在2015年5月26日的一次稿件改写。

去年5月26日下午,我与往常一样打开我的电子邮箱,浏览通讯员所发稿件。蓦地,一篇题为 “一句牢骚话让检察院改了规矩”的文稿让我眼前一亮,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先粗略地过了一遍,感觉故事的情节不错、现场感强,也很接地气,刺激起了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但接下来一细看,才发现故事的叙述散乱不集中、段落的衔接生硬不自然,生动性上打了不少折扣;并且还发现了3处错别字、2处病句;特别是还发现有一个最大的致命硬伤。

文中说,68岁的刘传山老汉先后3次去检察院找检察长反映相关问题,都因故没有如愿见到检察长,非常沮丧,因此发了牢骚悻悻而归。而后,检察院专门召开党组会,制定了 “为上访老人入户走访”的新规定,特意上门走访刘老汉,让刘老汉非常感动。照此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应该是刘老汉先发了牢骚,检察院才认识到自己的工作还有不尽人意之处,而后改了规矩。一言以蔽之:即先发牢骚,后改规矩。

而通讯员发来的文稿中所标注的时间却让人一头雾水,即:刘老汉发牢骚的时间,明明确确是在检察院改了规定之后。这不禁让人生发疑问:检察院的规定改得这么好,你刘老汉怎么还会不满意而发牢骚呢?这完全不符合常理呀!如果通讯员文稿中的时间确实是如此,那么,毋庸置疑,这篇稿件必须 “枪毙”!

然而,这篇文稿的素材确实不错,倘若没有厘清真伪虚实,就盲目地将该稿 “杀”掉,感觉有点于心不忍,也势必为自己留下遗憾。

错字,我帮着改;病句,我帮着修。可这 “时间”,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兴许是通讯员真的搞错了?必须将事情的真相搞个水落石出。

“喂,是老张吗?您这篇稿子里有几个地方我没看明白,您找出原稿,给我说明一下好吗?”我拨通了通讯员老张的电话。

“第×段第×行第×字,这样写对吗?”

“哎呀,郭记者,真不好意思,写错了,写错了,是我粗心大意。”老张的态度很诚恳。

“第×段第×行的这句话,您给我念一下好吗?”

“好的。……”老张一字一字认真地念起来。

“您认为这句话顺畅吗?您没感觉到这句话别嘴吗?您看,如果这样改行不行?”我把我的修改意见和盘托出。

“您改得太好了!我今后一定好好学习,好好努力。”老张很虚心地说。

最后,我把文稿中最致命的问题给老张指了出来。

“老张,在这篇稿件中,是刘老汉先发的牢骚而后检察院改的规定呢,还是检察院先改的规定而后刘老汉发的牢骚呢?”

“噢,您说这个呀,是刘老汉先发的牢骚,而后检察院改的规定,这个绝对没错!”老张的口气非常坚定,此时我的内心是一片欣喜。

我顺着老张接着说:“那好吧!您自己读一下您写的稿件中刘老汉发牢骚的时间,再读一下检察院改规定的时间。”

“好的……”老张读了前面,又读后面,读着读着,不吱声了。

“怎么不说话了?发现什么问题啦?”我问他。

电话那边的老张尴尬地嗫嚅道:“郭记者,都怪我太马虎,把时间给搞颠倒了,实在对不起!”

“老张,您明白了就好。您知道吗?就因为您把 ‘时间’给搞颠倒了,我差点把这篇稿件给 ‘枪毙’了。”我趁机开导老张,“俗话说 ‘文如其人’,写文章一定要严谨、细心,您对自己不负责任,也就是对记者、对编辑的不负责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改多遍,瑕疵难现。改一遍,就有一遍的收获;改一遍,就有一遍的提升;改一遍,就有一遍的完善与精美。在这里,我劝您每次写完稿件以后,一定要多加修改,这样才能确保自己稿件的质量得到认可与检验。”

“谢谢郭记者的指导,谢谢郭记者的关爱。我以后一定按照您的意见多在修改上下功夫。”老张决心很大。

挂了电话,我如释重负,精神立马振作起来,随即将全部身心投入到对该稿件的再一次校对、修改与斧正中。

一分辛苦一分财,千淘万漉始得金。2015年6月7日,检察日报在一版 “我眼中的规范司法”专栏发表了 《一句牢骚让检察院改了规矩》。许多领导、同事及通讯员看完文章后,或打电话,或发信息,或发微信,给予由衷点赞。

2016年1月19日,由检察日报社主办的 “我眼中的规范司法”征文活动及 “基层现场·短新闻大赛”,经定评会评委现场投票评选,结果揭晓:《一句牢骚让检察院改了规矩》,在来自全国各地的60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被评为 “我眼中的规范司法”征文最高奖——一等奖。

(作者系检察日报社驻山东记者站记者)

猜你喜欢

牢骚通讯员老汉
红领巾小记者 “幸福”通讯员
《政工学刊》2021年优秀通讯员
虽是深秋,“热”度不减!
通讯员专栏
刘老汉笑了
刘老汉的烦恼(连载)
刘老汉的烦恼(连载)
牢骚神偷
吴老汉之死
听听“牢骚话”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