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议题结构探析*

2016-04-16官建文李黎丹王培志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集体记忆互文性

■ 官建文 李黎丹 王培志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议题结构探析*

■官建文李黎丹王培志

【内容摘要】 新的时代背景下,能否对引起民众关注的议题进行有效引导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与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人民在线舆情监测平台的统计分析数据为基础,呈现在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发展重要节点上网民议题结构的特点和变化,用框架的视角分析公共话语的结构特征,探讨集体记忆、个人经验、意见激活、情绪启动对网民认知突发公共事件的影响,进而揭示网络舆论的实质是“话语的抗争”,其议题结构具有一定的先验性,对其进行引导要贴近网民的认知框架。

【关键词】认知框架;集体记忆;互文性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应对与效果评估信息平台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1&ZD025)的研究成果。

突发公共事件的频发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而伴随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舆情更是国内外政府、业界、学界的关注点。对于突发公共事件舆论生成和演变的规律研究,学者们主要从突发公共事件舆论生成与演变的阶段过程、作用机理、社会心理机制等方面展开,将群体性事件、微博新媒体、重大突发事件案例的研究作为主要方向,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随着新媒体尤其是微博传播语境的深刻变化,关于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的生成和演变规律仍有很大研究空间。

一、理论视角与方法设计

(一)理论视角:框架分析

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在《框架分析:关于经验组织的一篇论文》①中首次将框架从心理学中引用过来,他认为框架是人们将社会现实转换为主观思想的重要凭据,也就是人们或组织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即框架是人们了解和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根据已有的现象、历史、环境,每个人从已有的信息中获得的认知是不同的,不同社会参与者根据自己的经历、知识、利益和价值观,架构不同的认知框架。

那么框架是如何来的呢?戈夫曼认为一方面是源自过去的经验,另一方面经常受到社会文化意识的影响。戈夫曼也借用了贝特森的心理情境的说法,认为框架乃是在特定心理情境中,由一群语言符号讯息所发展出来的经验,人们借此建立了观察事物的基础架构,用来处理和分析外在世界层出不穷的社会事件。

舆论的生成和演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各种因素综合交织互相作用的过程,在其纷繁复杂的表象之下,存在着具有一定稳定性的框架,研究不同议题所展现的框架特点及其相互作用,可以一探舆论演变的轨迹及其内在的动力机制。

(二)方法设计

本研究选取了突发公共事件中具有代表性的“哈尔滨大桥垮塌”、海南“校长开房”“东莞扫黄”等案例,利用人民在线舆情监测平台的统计分析数据,在舆论发展曲线的起点、顶点等重要节点,抽取评论量最高的几条微博,通过等距抽样分析网民的评论并进行主题归类,分析网民议题框架的演化过程,揭示在深层影响网民议题演变的认知框架的构成维度及其特点。

在众多的突发公共事件中选取这三个案例是基于如下考虑:从时间跨度上来说,这三个案例分别发生于2012、2013、2014年,并且东莞扫黄事件发生于高检、高法颁布《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后文称“两高司法解释”)之后,网络舆论生态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因此三个案例在时间跨度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案例类别来说,社会安全类事件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占比最高,引发的舆论风波多,其次是事故灾难类型,②因此案例选择以这两类案例为主;从舆情特点来说,三个案例各具特色,“校长开房”事件持续时间较长,多方主体交互作用,舆论的生发过程较为复杂,引发关注的层面相对较广,其舆论的演化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哈尔滨大桥垮塌”事件虽然应对及时,但其“应对”本身引发了舆论风波。“东莞扫黄”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不难判断,却意外地激起了大的争议,对于了解中国舆论生成的独特脉络是一个难得的标本。

二、舆论议题的初始结构

本文选择微博平台作为观察舆论生成演化的主要载体。从突发公共事件舆论传播的载体来看,微博是最大的平台,发布/讨论的内容基本都占据舆论的绝大部分,③微博平台不仅是信息汇聚的平台,而且媒体、网民、事件相关方等不同的行为主体在这个平台上可以直接进行信息交流和观点碰撞,鲜活地呈现各种力量的博弈。另一方面,2012年以来突发公共事件的舆情发展过程在不同平台的曲线渐趋一致,显示了在突发公共事件的舆情生成过程中,几大媒介的舆论场不再是彼此区隔,而是相互激发、合力参与,推进着舆情的演变周期。

本文以历时性、共时性两个维度对微博平台的信息进行提取:历史性的信息选取事件首曝日、顶点微博;共时性的微博提取则选取首曝日、顶点中评论量最高的三条微博,对其后的评论进行等距抽样,通过议题框架的提取来剖析舆论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一)案例分析

1.“哈尔滨大桥引桥垮塌”事件

微博平台首曝日评论量最高的三条微博,分别是@人民日报、@头条新闻和@郑渊洁,对其后的评论进行等距抽样,剔除占比极低的评论主题,从中分析评论框架的初始结构以及舆情演变。

@人民日报:【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发生断裂4车坠桥已致3死5伤】评论4308条,每隔20页取1页,共计190条评论。

@头条新闻:【哈尔滨官员称塌桥事故初步怀疑涉事车辆超载】4004条评论,每隔20页取1页,共计185条评论。

@郑渊洁:【500强企业施工、投资18个亿号称百年工程的哈尔滨阳明滩大桥通车不足1年】4465条评论,每隔22页取1页,共计条145评论。

表1 8月24日评论抽样

从评论可以看出,@人民日报的微博发布只是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客观报道,但评论中占比最高的一项却是对日本的赞美,究其原因,是拥有3400多万粉丝的@孟非讲述了日本的情况,博主对事件本身并未加以臧否,但形成了与“哈尔滨大桥垮塌”的强烈对比,也由此使得舆论的对象由个体事件扩展到社会。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在对比中最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具有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郑渊洁微博下的评论基本是关于事件本身,11%的网友由此扩展到对社会的失望。总体而言,这两条微博下的议题结构差别并不太显著,但针对哈尔滨官员对于大桥垮塌给出的说法,其下的舆论议题结构却出现了很大的不同:

哈尔滨官员初步怀疑超载的论断,激起了网民强烈的情绪反弹,在评论中占比突出的是愤怒的表达和不屑的调侃。在人们对事件的认知过程中,背景知识和语境信息同样至关重要,“超载”这难以令人信服的解释,与过往突发事件中沉淀在人们记忆中的流行语“桥脆脆”“临时工干的”等相互勾连佐证,对于官方的推卸责任等负面形象的认知以及对背后“黑幕”的想象,进一步加深网络空间负面情绪的积淀。值得注意的是,在三条微博的评论中,对于遇难者的关注都极低甚至为零。

2.“校长开房”事件

“校长开房”事件一经媒体报道便迅速引发关注。@头条新闻、@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南方都市报都达到了过万的转发量。

@头条新闻:【海南小学校长与政府职员携6名幼女开房】评论8650条,每隔40页抽1页,共抽取11页,175条。

@人民日报:【海南万宁市6名幼女被小学校长及政府官员带走开房】8517条评论,每隔40页抽1页,共抽取11页,176条。

@南方都市报:【海南一校长与官员携6名小学女生开房】评论2976条,每隔15页抽1页,共抽取10页,157条。

事件伊始,网民的愤怒、震惊指向犯罪嫌疑人和事件本身,三条微博下的评论最为集中的都是针对犯罪嫌疑人的强烈愤怒;其次是对司法的认识,此事件再次引起人们对嫖宿幼女罪的关注和质疑。在这个阶段,虽有对社会的失望情绪的表达,但占比只有一成上下,对政府的不作为和包庇的质疑则为数更少。在事件发端之时一面倒的负面评论中,作为受害者的幼女也未能幸免,极少数涉及她们的评论,存在较多对其品行的质疑。在事件爆发期不同主体微博下网民评论的议题结构差异并不显著,基本围绕事件本身生发。

3.“东莞扫黄”事件

@央视新闻【#央视曝光东莞色情业#】评论7094条,每隔36页取1页,共计134条评论。

@南方都市报【央视曝光东莞色情业】评论2589条,每隔13页取1页,共计151条评论。

表2 5月13日评论抽样

表3 2月9日评论抽样

春节期间,央视对东莞色情业的曝光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央视新闻和@南方都市报的两条微博内容完全一致,但评论的议题结构有所不同,@南方都市报下调侃戏谑占比将近一半,@央视新闻下的评论相对更为严肃。对于央视记者曝光东莞地下色情业,网友热议的对象并不是东莞的色情业,而是报道者本身,支持扫黄/支持卖淫合法这一对关系不是重点,质疑央视-“东莞挺住”则从事件中浮现而出,央视的“强势”介入与东莞的“被看”激起了网络舆论奇异的一幕,满屏的“东莞挺住”“东莞不哭”和网络空间反常的“狂欢”气氛,都让人对舆论的生发演化再度深思。

(二)舆论议题初始阶段特点

1.在对“强势”方的抨击中对“弱者”的怜恤也同样缺席,显示出舆论更倾向于情绪的宣泄

从首爆日三个事件下的微博评论来看,“校长开房”对舆论的引发是由于自身的“道德震撼性”,而不同微博主体其后的评论差别不大;“哈尔滨大桥垮塌”事件的议题结构则出现了比较大的差异;对于“东莞扫黄”来说,报道者央视却引发了舆论的攻势,支持扫黄-支持卖淫反倒成为舆论的支流。从表面来看,三个事件下的议题结构各异,其实存在着共同点,即舆论的矛头都指向现实秩序中“强势”的一方。与此同时,对于“弱者”的怜恤也同样缺席,不论是中日的对比,还是“东莞挺住”的反讽,能够使现实中的荒诞感得到突出,为网民的情绪提供了宣泄出口,更易为网民所认同。

2.突发公共事件形成的“共同记忆”是舆论的重要组成元素,互文表达将其彼此勾连强化

网络超文本的互文表达是网络舆论的突出现象。在哈尔滨大桥垮塌事件中,网民的调侃将这次事故与以前的事故“楼脆脆”和武汉城管在打人事件之后认定是“临时工”联系起来,称之为“桥脆脆”和“又是临时工干的”。海量存在的网民是网络信息重要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这使得更多不同事件之间的联系被发现成为可能,网络超文本传播所形成的共同记忆也不断增加。从不同舆情热点事件的评论中,可以不断发现舆论之间的相互渗透,甚至形成庞大的“造句”规模。

3.突发公共事件舆论的生发是一种认知框架的激活,模式化认知成为舆论的显著特征

从引爆突发公共事件舆论的因素来看,事件本身具有可以简练概括的特征,如“涉官”“涉富”等热源因子,并以此形成不同的事件类别,在不断发生的过程中形成并强化着民众的认知。当类似的事件发生时,事件中的“角色”作用显著,当其可以构成二元对立的关系时,很可能会在网民原有的认知框架中唤起对事件的认知和判断,舆论由此爆发。在合适的框架内,主体更加容易理解框架内成分之间的各种关系;框架有助于主体推导出话语中缺损的信息。④从近些年来的突发事件不难看出,在大规模的舆论生成演化过程中,几乎都会看到一些“母题”的重复出现,如在“湖南湘潭产妇剖腹产死于手术台事件”中,舆论风暴的叙事主题从“无良医生”向着“恶婆婆”转变,而无论哪一种,由于其叙事模式的易于理解甚至同感,能够迅速引发舆论扩散。

三、舆论激化阶段议题结构的分化变异

(一)不同主体下网民议题结构出现明显的分化和差异性

对舆论顶点评论量最高的几条微博下的评论等距抽样,借此考量在舆论演化过程中议题框架在不同主体引导下会产生怎样的分化。

1.“校长开房”事件

如前文所述,在舆论爆发的初始阶段,不同微博下的评论框架呈现较为一致的结构,但随着事件的发展,议题框架开始出现较大的分化。

微博选取:@财经网、@丁来峰、@环球时报

@财经网:【海南校长开房案5家长质疑官方鉴定】8280条评论,每隔8页抽1页,共抽取6页,101条。

@丁来峰:【万宁公安和法医两次鉴定、报道完全不同】318条评论,每隔2页抽1页,共抽取8页,120条。

@环球时报:【舆论应有度,不能扩展到整个群体和制度】343条评论,每隔2页抽1页,共抽取9页,103条。

表4 5月15日评论抽样

财经网、丁来峰、环球时报微博下网民评论结构存在着较为显著的不同,@财经网下评论占比前三位的议题是“校长”“司法”和“体制”,@丁来峰下的评论是“官民对立”“公职群体”以及要求对“真相”的追查,而@环球时报下的评论对环球时报本身的抨击比重过半。相比而言,商业媒体@财经网下的评论具有一种表层的“逻辑关系”,由校长这一刑事案件而思及司法,并由“司法不公”而扩及对社会产生失望的情绪;而网络大V下的评论则是“勾勒”社会的“群体对立”,在此视角下公职群体存在着普遍的道德沦丧和被遮掩的罪恶“黑幕”;对于@环球时报来说,舆论发生转向,“博主”吸引了大部分“火力”,评论从开房事件发展为对环球时报的质疑和抨击。

2.“哈尔滨大桥垮塌”事件

大桥垮塌事件发生的第二天,政府公布了专家的调查结论:超载是塌桥的直接原因,这样的说法再次引起舆论大哗。在此情况下,不同主体的不同表述方式引致舆论的议题框架随之变化。

微博选取:@张泉灵、@韩志国、@头条新闻

@张泉灵:【睡不着,再上来喷两句】16746条评论,每隔83页抽1页,共计144条。

@韩志国:【哈尔滨大桥创造“中国奇迹”】11405条评论,每隔57页抽1页,共计167条。

@头条新闻:【专家称哈尔滨大桥质量合格,超载是塌桥直接原因】16980条评论,每隔84页抽1页,共计188条。

表5 8月25日评论抽样

头条新闻对相关信息的转发使网民的看法围绕专家结论展开,只有极少数网民认为有超载导致桥塌的可能,而绝大多数网民除直接表明不相信外,更将愤怒的情绪指向专家以及政府,在谩骂中宣泄自己的不满。与此同时,还有的网民将“超载”的说法推向极致,运用反讽的方式凸显其荒谬感,嘲讽地说桥头要立牌禁止胖子上桥。反讽最显著的特征是言非所指,也就是一个陈述的实际内涵与它表面意义相互矛盾,在网民的调侃中反讽也是常用的手法之一,以此来彰显解释中的荒诞性。张泉灵和韩志国微博的评论框架则随博主的观点展开。张泉灵将两千岁的赵州桥与不到一岁的阳明滩大桥作对比,寥寥数语,语尽而意不止。网民对此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赞赏和支持。韩志国则从几方面对哈尔滨大桥的“中国奇迹”进行反讽式总结,网民在认同的同时,产生了对社会的无望甚至绝望的感受。

3.“东莞扫黄”事件

“两高司法解释”后,由于微博发言的谨慎,容易点爆负面舆论的热点数量大幅减少。“东莞扫黄”的议题框架与两高司法解释前相比,也出现了不同的特征。

微博选取:@央视新闻、@环球时报、@中青报曹林、@凤凰网

@央视新闻:【公安部:坚决打击卖淫嫖娼幕后“保护伞”】2954条评论,每隔13页抽1页,共计139条。

@环球时报:【揭露东莞问题,央视错了吗】1151条评论,每隔5页抽1页,共计183条。

@中青报曹林:【央视此次暗访东莞报道引发如此大的网络吐槽,是社会对抗与分裂的反映】1003条评论,每隔5页抽1页,共计147条。

@凤凰网:【凤凰知道:他们为什么保卫性都?】927条评论,每隔4页取1页,共计143条评论。

表6 2月10日评论抽样

相对而言,在任何一个微博主体下的议题都未出现两高司法解释前那样高度的集中,而是更为分散多元。对于公知、对于网民本身的质疑,是以前绝少出现的议题。从评论抽样可以看到,与事件首曝日相比,支持扫黄的比例有较为明显的提升,虽然很难由此做出舆论引导上的有效和舆论理性发展的判断,但结合其他几点来看,至少反映出博主对议题引导的聚合能力与以前相比有下降的趋势。凤凰网的微博对“网民为什么保卫性都”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分享了几方面的意见,其下的评论也随之对网民的心态做出剖析,对色情业存在的背后原因的理性思考也高于其他微博。在议题相对多元的情况下,与以往一脉相承的议题框架也还依稀可辩。四例微博评论有两个突出的共同点:对央视的质疑始终不在少数;“东莞挺住”继续蔓延。

(二)舆论演化过程中网民议题结构分化特点

1.二元对立的叙事模式一旦启动,网络舆论的议题结构基本上会沿着群体对立的边际蔓延

贝德纳雷克认为,框架中的某些特征(成分)比其他特征更重要。例如“床”是“卧室”框架中非常重要的典型特征,其期待值非常高。相比之下,“电视”和“镜子”虽然可以是“卧室”框架的组成部分,但并不一定会出现在该框架之中。明斯基所提出框架的必要特征与可选特征亦类似。⑤从网民评论中反复出现的议题结构可以看出,在网民的认知框架中,二元对立的叙事模式具有典型性。⑥网民的互动也是“求同”和“存异”同时发生的过程,并必须参照特定的社会边界来确定“我群”(内群体)和“他群”(外群体),表现出内群体偏爱和外群体贬损的倾向。⑦在社会阶层固化以及贫富分化日趋严重的情境下,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的对抗成为网民解读事件的预设框架。网民在一场场网络狂欢中结成了一定的话语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而网络议题的表达和扩散实现了群体符号边界的内固和强化,使网民在虚拟世界获得了“群体的归属感”。

2.戏谑作为“模因”在网络空间积淀,其内蕴的强烈情绪和固化认知与网民的认知框架相互强化

网络戏谑是舆情的一种异化,因其能够凝定、固化模式化认知,会对社会信任造成伤害。不断得到模仿、复制和传播的观念、行为、语言等都可以称为模因。网络戏谑常常成为“模因”,并在后来的突发公共事件舆论中发挥作用。从以往突发事件中生成的网络戏谑来看,大致有这样两种形式:一种是“嵌入型”模因,如“我爸是李刚”等被嵌入各种句式加以改编扩散;另一种可称之为“构型”模因,扩散的是句子或词组的结构,如“被自杀”、或“房哥”“房姐”等。在突发公共事件的舆情发展过程中,当相关方处置不当时,一句话常常成了推倒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大片的“词陷”随之产生,各种归谬推论随之出现,网上充斥着网民的无奈与嘲讽。从情感倾向看,突发公共事件舆论生发的戏谑狂潮具有较高程度的负面情绪值,是网民不满情绪的集中爆发。在“造句”过程中,如果具有娱乐性质的元素介入,会推高狂欢潮的热度。

3.网民的认知框架是真正左右舆论议题结构生发演化的决定性因素

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解读都会对舆论的议题结构产生影响,但其只是影响议题走向的其中一个维度,而非决定性因素。即便是两高司法解释之前,网络大V对舆论议题的引导也并非总是有效。如校长开房事件,针对幼女性侵案的高发,邓飞等提出“教育部应道歉”,最高转发量将近2500条,但芙蓉姐姐的“让我来终结您的欲望”,转发量却高达3万多条;“校长,开房找我”照片更是走红网络。被刑拘的叶海燕的微博在半天内关注量迅速由1万多暴涨到5万多,但其下的评论对海燕本身的关注极少,且多为负面评价,议题集中于对警方声明的愤怒。可见,网民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有着模式化、娱乐化的特点,虽然网络大V的观点能够激活不同的议题结构,但只有当意见领袖的议题与网民一致或接近时,才会引发高度的关注。这就需要更深层的影响元素——舆论主体的认知框架——来探寻舆论生发演化的脉络。⑧

四、网民认知框架对议题结构演变的影响

网民接触和处理大众传播信息的认知结构和诠释规来自于社会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价值观等等,认知框架引导网民处理新的信息,作用于整个认知的心理过程。人们对事情的认知基于历史记忆和现下的经验,而媒体、网络大V对事件的解读和评论能够对人们的认识方向和反应强度产生显著影响,即对意见的激活和情绪的启动发挥着重要促进作用,下面试从个体事件、集体记忆、意见激活、情绪启动四个维度来剖析网络舆论背后的认知框架。

(一)现代传播技术不断重复强化集体记忆,在舆论生发的过程中,事件本身已成为介质,藉此传播契合舆论主体看法和认知定势的舆论议题

每个人的认知都与历史记忆和经验紧密相连。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将记忆置于社会框架的分析中,开创性地提出了“集体记忆”的概念。他认为,记忆并非单纯的生理意义上的概念,它还受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因素的影响。当个体在追溯过往时,不可避免地与自身生活的环境、所属之群体的观念发生关联。⑨在集体记忆提出后,也有学者提出了文化记忆、历史记忆等相似的表述。但是“集体记忆涵盖性更强,集体记忆指的是各种各样不同的群体所拥有的自身记忆,应该是最普遍、最容易被接受的概念,在使用范围上更为广泛一些。”⑩

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集体记忆更容易被不断重复与强化,事件本身也成了一种超链接的存在方式,与其他信息的关联更为开放和多元,并成为整个信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从一个信息节点开始,在四通八达的网络中可能会不断地转跳到新的信息节点。这样就使得传统媒介环境下信息被覆盖和遗忘的特征得到了彻底的改变。不但如此,由于超链接的存在方式,过去的信息很可能转而成为受众理解新闻、形成意见的重要参考。网络超文本传播所形成的集体记忆不断增长,在这样的传播环境中,一个新的事件出现往往会激发过往事件积淀的情绪,并使这种情绪在新的出口再次宣泄。

集体记忆类似于一种“库存”,能使社会大众对某些社会事项持有普遍一致的看法,价值和道德感也从中产生;其次,每个人的认知又是源于个人所处的当下环境,当社会生活中发生个体事件或出现某些问题时,会对社会成员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通过“库存”的积淀和当下事件的刺激,形成人们的共性认知。中国用30年的时间走过了其他国家一两百年的经济发展历程,急剧的社会变化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外部刺激和挑战,很多人出现了焦虑感,在面对歧视、不公、弱势与强权等事件时,容易产生先入为主的判断和态度倾向,因此在特定处境时容易形某种共同感受,对某些问题产生共同的看法。正是基于这种共同的心理情境,任何偶发事件都容易引发“集体记忆”,从而根据相同或相似的认知图式来判断事件的性质。对于以心理、情绪的趋同性而聚集起来的网民来说,他们看到的不再是事件本身,而是自己头脑中的合理想象。

(二)情绪启动激活记忆,“移情”作用强化信息加工各个阶段的负性偏向,群际情绪对意见的方向和强度影响显著

心理学家认为,情绪状态对认知过程的影响非常明显。情绪与认知的关系问题在学者们中间长久以来都存在激烈的争论,如拉杂罗斯(Lazarus)认为认知评价先于情绪唤醒,情绪是认知评价的产物,而社会心理学家扎佐克(Zajonc)认为情绪产生可能完全独立于认知或先于认知。经过长久的争论,尤其是感情神经科学的近期研究,人们可以直接“看到”情绪与认知在大脑不同部位、不同层次上的相互关系,支持了情绪与认知的协同作用,学者们对情绪与认知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从对立到统一,从隶属、分离、整合到互倚性的过程。

学者把记忆的概念延伸到含有情绪的节点。像其他节点一样,这些节点释放和接收扩散性激活且与其他节点具有不同强度的联系。因此,一旦事件的某个层面被激活,则是按照扩散式激活原理,某种情绪同时亦被激活。反之,一种情绪的激活也可能激活与之相连的事件。当前对情绪的研究中,对情绪启动的负性偏向研究成为情绪心理学家关注的热点。一旦事件的某个层面被激活,则是按照扩散式激活原理,某种情绪同时亦被激活。反之,一种情绪的激活也可能激活与之相连的事件。情绪的负性偏向指机体对环境中的负性情绪信息具有某种特殊的敏感性,也就是说,与正性和中性事件相比,负性刺激似乎拥有一种认知加工的优先权。正是基于情绪传染以及互联网的迅速传播,突发公共事件才实现了自发的网络动员,吸纳更多的网民参与进来。由于记忆网络中情绪节点的存在,启动刺激所具有的情绪感受会“移情”到相似的目标刺激,“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群体间的刻板印象在感染性强的心理群体中都会使原有的认知图式更为突出。

在网络舆情行为中,网民意见态度的形成往往不是通过抽象的分析和判断,而是通过情感化的方式获得,事件本身具有的冲突性以及能够唤醒社会结构压力的特征在其中占有重要位置。综观前文,不论是校长开房事件,还是哈尔滨大桥垮塌事件,与事件发展初期相比,网民对事件相关方的愤怒转为对官方的质疑和愤怒,评论的对象扩展到公职群体,官员、医生、教育工作者、专家等群体都遭到了质疑。群体形象陷落,特别是出现了官方与公众对立的议题,网民的愤怒对象发生了转移,与网络中不断重复的议题发生关联,再次验证与强化了框架与情绪结构的固着。研究显示:假如医生只把自己看成医生,把病人看成病人,而忽视了自己和病人的个人身份,在与病人交往时,便容易不近人情,较难与病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群体化、而非个体性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抽空了事件与人物本身的丰富性,很难使“同理同情心”发生作用,因而程式化的认知易于浮现在舆论之中。

五、结论:网络舆论的实质是话语的抗争,具有先验的议题结构

从前文分析的突发公共事件评论抽样中可以看到一个显著的特点:从事件爆出到舆论平息,对弱势个体、受伤受害个体的同情和关注都为数甚少,舆论始终集中于对官方、对强势群体的愤怒、嘲弄和质疑。官民对立的议题设置、“抗争性话语”突出,而反思等更具建设性的话题相对匮乏。

由于弱势地位的“集体认同”和社会共性情绪的存在,网民的言说会在彼此的互动中呈现明显的情绪化,特别是在涉官、涉警、涉富、涉医等问题上,网民都表达了对现实秩序中“强势”一方的强烈对立情绪。这实质上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矛盾的折射。在社会变迁和转型过程中,社会分层加剧,某些社会群体的地位下降、利益受损,相对剥夺感增强,容易在社会产生结构性的怨恨和紧张感。而网民在网络空间聚众化和去个性化的参与方式,使这样的情绪更易于弥漫和凝定。当某一个社会事件发生时,网民常套用这种话语逻辑和思维来进行简单的性质分类,从而对事件的认知和态度限定在刻意建构的话语体系内,使网络舆论朝着特定的方向发展。因为成见系统一旦固定下来,我们的注意力就会受到支持这一系统的事实的吸引,对于和它相抵触的事实则会视而不见。

框架这一理论建构起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生活情境所遵守的普遍规则和某种约定俗成的惯例,不同的框架结构对于个体对事件的认知、定位、理解和阐释的影响作用力也各有差异。戈夫曼认为,个体的主动性是有限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体验是在各种复杂程度不同的框架下构造出来的。这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具有启发性:新闻媒体或其他想要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的主体,若想获得更多的认同,就必须考虑到受众已有的认知结构——已有的信息、知识和观念,否则很难得到受众的认可。

注释:

① 肖伟:《论欧文·戈夫曼的框架思想》,《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12期。

② 刘鹏飞:《中国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地图》,《两岸传媒》,2014年1月,第17页。

③ 数据均来自人民在线舆情监测系统。

④ 李勇忠、李春华:《框架转换与意义建构》,《外语学刊》,2004年第3期。

⑤ Bednarek.M.A.Frame Revisitedthe Coherence - inducing Function of Frames.Journal of Pragmatics.2005,p.685 -705.

⑥ Minsky,M.Frame system theory,In P.N.Jolinson - Laird,P.C.Wason(eds.),Thinking:Readings in Cognitive Scien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5,p.355 -376.

⑦ Shulman,J.L.,Collins,K.A.,& Clément,R..Inconsideration of Social Context:E - examining the Linguisticintergroup Bias Paradigm.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nd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2011,4(4),p.310 -332.

⑧ George Lakoff,The Political Mind,New York:Viking Penguin,2008,p.224.

⑨ [法]哈布瓦赫著:《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4页。

⑩ 艾娟:《知青集体记忆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37页。

(作者官建文系人民网副总裁、人民网研究院院长;李黎丹系人民网研究院研究员;王培志系人民网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国涛】

猜你喜欢

集体记忆互文性
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互文性与身份建构研究
山重水复 柳暗花明——再议互文性理论关照下的高年级古诗词教学
“浪子回头”中的伦理叙事——《基列家书》与《家园》的互文性解读
民族传统体育仪式的文化解读
“网红”微博广告研究
古装电视剧与大学生的集体记忆
新闻社群的“情怀”策略建构
20世纪70年代台湾留美学生的政治文化
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与杰克·伦敦的《海狼》的互文性
注释、参考文献与新闻类学术语篇的互文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