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16-04-16张晓芹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意识教材

张晓芹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一个教学要点,也是学生综合数学素养的一种体现.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一个有效的积累过程,并且有赖于教师对于学生的引导与启发.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创设开放式的教学过程给学生的思维以更大的发挥空间,并且要加强对于学生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的训练.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能够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提供良好铺垫,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知识点的理解与体会.

一、挖掘教材中创新意识的培养素材

教师要挖掘教材中创新意识培养的良好素材,并且要充分利用这些教学内容,这不仅能够为学生的知识理解与吸收提供基础,也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具备是学生数学能力的一种体现,而这种能力的培养通常需要较长的积累过程.因此,教师要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透过对教学素材的深入挖掘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理论基础.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挥,才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展开对于自身探究能力的训练.随着学生知识的不断积累,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升,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也能得到构建.例如,在讲“圆锥曲线的方程”时,教材中的很多素材便是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良好资源.教材中对于圆锥曲线的介绍较为详尽,相关的范例也比较多.在直角坐标系中,可以统一为二元二次的形式;它们的轨迹,都是到定点和定直线距离的比是常数e的点的集合;它们又可看作平面截圆锥面所得到的截线以及天体运动轨迹.教材中的这些教学资源,由形到数,又由数到形,由地上的圆锥曲线到太空的天体运动轨迹,统一和谐,丰富多彩.

二、注重教学模式的有效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样需要教师注重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这是一个教学要点.有些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仍然较为陈旧,对于很多知识的讲解模式也较为滞后,这些都是学生创新意识形成的阻碍.因此,教师要注重教学方式的有效创新,要透过新颖多样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展开对于知识的应用探究.教师可以灵活地使用一些教学辅助工具.教师可以透过对于多媒体或者信息技术的使用,让很多知识的呈现更加清晰直观.这些都是教学基础,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能够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例如,在讲“圆锥曲线”时,课本上的图形是“死图”,无法表现二次曲线的形成过程,黑板上的图形鉴于技术原因,很难画得准确,更难展现二次曲线的连续变化,而利用多媒体就可以生动地把离心率的大小变化与圆锥曲线的形状变化,完美地展现出来.同时,可以展示出椭圆、抛物线、双曲线三种“看似不相关”的二次曲线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多媒体技术对于实际教学过程的辅助效用的体现.透过这种灵活有效的教学过程,能够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基础,并且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获得知识的实质.因此,教师要不断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从整体层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三、在知识应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学生知识积累的不断增多,自身的思维能力也在慢慢增强,这时教师可以加深对于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切入点,不仅是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良好开端,也可以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有效平台.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对于学过的知识有更好的理解与掌握,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这些都是对于学生而言有价值的收获.在高中数学知识结构的安排与设计中,很多内容都可以成为训练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良好素材.在针对代数知识部分进行教学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设计各种生活化的问题场景.例如,在讲“排列组合”时,教师可以以学生的性别、年龄等为教学切入点引入相应的教学问题,实现对于该部分知识内容的讲解.由于是从身边的生活着手,并且选取的内容与学生的联系比较密切,而且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普遍,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兴趣就会更浓.透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点的记忆也会更加深刻.不仅如此,知识应用与实践的过程也是对于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的一种培养,能够使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得到提升.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非常重要.教师要挖掘教材中创新意识培养的良好素材,为学生的知识理解与吸收提供良好基础,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样需要教师注重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这是重要的一个教学要点.随着学生知识积累的不断增多,教师可以加深对于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这样能够促进学生对于学过的知识有更好的理解与掌握,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意识教材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培养思维能力
教材精读
培养思维能力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