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小组合作方式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016-04-16周伟春
周伟春
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学生在社会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是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就是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全员参与,互助互学;教师大胆放手,尽心设计,让位学生,从而实现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甚至到“创新”的目标.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学期开学后,我校教研组就围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一主题积极开展形式丰富的教研活动.我应大家要求,上了一节公开课“二项式定理”.通过优化课堂设计,充分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了和谐的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进行小组合作的预设时,教师应充分理解教材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要把问题设计的富有梯度、难易过渡自然直观;要做好“导”,巧妙利用生成性问题,使学生有成功感.
例如,探索(x+y)n展开式中的二项式系数.问题1:(x+y)2的展开式是怎么样的?问题2:(x+y)3的展开式又是怎么样的?问题3:在(x+y)2的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是如何得到的?问题4:在(x+y)2的展开式中xy又是如何产生的呢?预期思路:直接用平方和展开式,没有与之前的计数原理中的乘法原理联系,没有把(x+y)2拆解成(x+y)(x+y),若把二次换成高次,显然之前的公式就无法使用了,于是需要寻找新的方法与思路.问题5:(x+y)3的展开式中x2y是如何产生的?前面的二项式系数是多少?问题6:若把(x+y)3拆解成(x+y)(x+y)(x+y),根据乘法原理展开后会产生8项,哪些项会产生x2y呢?问题7:(x+y)3的展开式中xy2是如何产生的?前面的二项式系数又是多少?问题8:能不能把(x+y)3的展开式写出来?问题9:(x+y)n展开式能不能写出来呢?让学生根据问题提纲充分交流,在合作交流的探究氛围中思考、质疑、倾听、表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掌握重点,解决难点,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高中数学时间紧、任务重,教师疲于评讲习题,能力训练,不愿意浪费时间在学生的讨论合作上.殊不知,充分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学生合作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而且能形成自我探究的习惯,这样反而能节约课堂时间,提升课堂效率.当然,小组合作在很多方面还不太完善,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关注和改进.
1.合作的有效性.有些课堂中呈现出的小组合作只是流于形式,分组的随意性比较大,既不考虑学生搭配,也不考虑组内分工;合作学习没有目的,教师把重难点都讲了,剩下一个没有讨论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讨论,或者是知道有其他教师来听课,让学生合作一下,完全把合作当成了装饰.要让小组合作有效进行,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要意识到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性,意识到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能力、交往能力,必须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学生合作讨论时,教师要掌控课堂,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和讨论的内容,并及时进行合作效果评价.
2.教师的主导性.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让小组合作有效进行,教师必须做好主导者.开展合作学习,教师不是更清闲了,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之责.要使合作学习卓有成效,教师就要精心设计分组学习的各个环节,从学情分析、目标设置、任务安排、组织形式、策略选择、过程展开、反馈评价等全程设计.还要加强实时监控和指导,注意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使小组合作学习不偏离正确的教学轨道.
3.分工的合理性.在合作学习中,要使每个成员都担当特定的角色,并且每个角色都是不可替代的.所以,教师要充分体现“因生而宜、力所能及”的原则,对小组内部进行合理分工,每个小组应设立小组长、联络员、记录员、报告员等角色,并应过一段时间后交换分工.同时,要防止两种倾向:讨论变成了少数几个人的发言,其他人慢慢被边缘化;学生借机放松,课堂无序,而教师认为这就是所谓的民主,不加以管理.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符合时代进步和发展的学习方式,它对促进学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将发挥积极作用.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环节中,教师要始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从教学中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