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梅州市曲滩村主要群落分析

2016-04-16洪淑媛朱纯

绿色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分析

洪淑媛,朱纯

(广州市园林建筑工程公司,广东 广州 510170)



梅州市曲滩村主要群落分析

洪淑媛,朱纯

(广州市园林建筑工程公司,广东 广州 510170)

摘要:指出了植物群落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地区生态环境现状,也可以影响到地区生态环境的发展,因此研究、分析地区植物群落就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实际工作角度出发,对梅州市曲滩村的主要植物群落进行了研究、分析,以期能对该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曲滩村;植物群落;分析

1采样地简介

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气候区的过渡地带,曲滩村位于梅州大埔县百侯镇西部,年平均气温为21 ℃,年降雨量约为1 552 mm,气候特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2研究地点与方法

2.1野外调查方法

2015年4月,采用样方调查法,对曲滩村植物群落进行了全面调查。选择具有代表性样地设置样方,进行样地研究,样方面积为400 m2,每片样地再分成4个10 m×10 m的相邻小样方。然后对样方内的植物进行植被调查,记录并测量样方中所有植物的种名、胸径、高度、冠幅、枝下高等;对林下灌木、草本和树种更新苗则在每一个小样方中再设1 m×1 m的草本小样方进行调查并记录其多度、盖度等。

2.2群落重要值测定

(1)多度。是指植物种群在样地内的个体总数。相对多度(Ar):是种群在群落中的丰富程度,位某种植物的多度占样地内同一种生活型植物的株数之和的百分比,即:相对多度=某种植物的多度/同一生活型植物多度之和×100 %[1]。

(2)频度。指一个种在一定地区的特定样方中出现的次数,即频度=某种植物出现的样地数/所调查的样地总数。相对频度(Dr):某种植物的频度占样地内同一生活型植物的频度之和的百分比,即相对频度=某个种的频度/所有种的频度总和×100 %。

(3)盖度。某种植物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相对盖度:某种植物的盖度占样地内同一生活型植物盖度之和的百分比,即相对盖度=某种植物的盖度/同一生活型植物的盖度之和×100 %。

(4)重要值。某种植物在杨方中相对多度、相对频度、相对盖度的平均值,即重要值=(相对多度+相对频度+相对盖度)×100 %。

3结果与分析

3.1植被种类组成及特征

在所有调查样地中共有植物77种,为典型的亚热带植物种类。调查区植物以乔木和灌木为主,其中乔木26种,出现频度较高、数量较多的的乔木有:马尾松、荷木、杉木、桃叶石楠、檵木等,灌木种类较多,有32种,但是每种的数量较少,其中频度较高的有苗仔竹、九节、春花等;草本植物共19种,但个别种类面积较小,其中频度较高的有芒萁、箬竹等,见表1。

表1 曲滩村主要植物种类及特征

3.2植物群落优势种及重要值

根据各采样点调查的物种数及相关数据,进行植物群落优势种及其重要值统计分析(表2)。

表2 各采样点植物群落优势种及其重要值

3.3主要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3.3.1杉木、马尾松、荷木-檵木-芒萁群落

该群落位于曲滩村主村的东北方向。群落乔木层物种较少,有12个物种,杉木、马尾松、荷木重要值较大均达到15 %以上。灌木物种分布较为均匀,有15个物种,以檵木、毛冬青、梅叶冬青较多。草本层以芒萁覆盖度最大(表3)。

表3 杉木、马尾松、荷木-檵木-芒萁群落

3.3.2桃叶石楠、荷木——九节、豺皮樟——扇叶铁线蕨、黑莎草、团叶鳞始蕨群落

该群落散布在曲滩村主村的西南方向。群落乔木层物种较少,仅有10个物种,其中桃叶石楠、荷木重要值较大均达到15 %以上。灌木层品种较多,但分布较为散落,仅九节、豺皮樟为较多。草本层以扇叶铁线蕨、黑莎草、团叶鳞始蕨覆盖度最大,均达到20 %以上(表4)。

表4桃叶石楠、荷木——九节、豺皮樟——扇叶铁线蕨、黑莎草、团叶鳞始蕨群落

生活型种名相对多度/%相对频度/%相对盖度/%重要值/%生活型种名相对多度相对频度相对盖度重要值乔木桃叶石楠32.616.78.019.1乔木荷木29.216.710.318.7灌木九节31.016.714.020.6灌木豺皮樟20.712.513.415.5草本扇叶铁线蕨25.023.524.3草本黑莎草16.729.423.0草本团叶鳞始蕨25.020.622.8

3.3.3杉木、马尾松、荷木——檵木——芒萁群落

该群落散布在曲滩村宜洋坪段的村口西南方向。群落乔木层物种较多,有15个物种,其中马尾松重要值最大,达到20.9 %,其他品种均小于12 %。灌木层有11个品种较多,且分布较为散落,以苗仔竹为主,其重要值达到54.6 %。草本层分布较为均匀,仅3个品种,其中芒草、扇叶铁线蕨重要值均为26.3 %(表5)。

表5 杉木、马尾松、荷木——檵木——芒萁群落

3.3.4杉木、马尾松、荷木——檵木——芒萁群落

该群落散布在曲滩村宜洋坪段的村中西南方向。群落乔木层有12个物种,其中马尾松重要值最大,达到16.44 %,其他品种均小于15 %。灌木层品种较多,有20个品种,且分布较为均匀,重要值最大的九节,也仅有12.43 %。草本层品种也较多,有11个品种,其中芒萁分布最广,重要值均为16.05 %(表6)。

表6 杉木、马尾松、荷木——檵木——芒萁群落

4结果与分析

曲滩村植物群落基本是半天然栽培群落,其组成多与所在地的气候、土壤、地形等自然环境条件息息相关。

(1)分析梅州曲滩村个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可以看出梅州曲滩村植物较好地实现了热带植物与亚热带植物、地带性植物与乡土树种的结合,一些原产于热带、亚热带的植物,如松科、山茶科、杉科、金缕梅科、蔷薇科、冬青科等大多分布较广,且生长良好;但是也能很明显大发现曲滩村植物群落,树种年龄结构也单一,且造林时只偏重乔木,忽视了林下灌木和草本层植物的种植,因此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加强乔木、小乔木、灌木和草丛的多层次搭配,利用乡土植物进行林分改造[2]。

(2)通过分析、研究梅州曲滩村植物群落6种最主要的乔木树种的物种重要值,可以看出,尽管在不同绿地类型中各自所占的比例不同,但其乔木层的优势种(马尾松、荷木、杉木)、次优势种(桃叶石楠、檵木、梅叶冬青)少或偏少的现象也是十分明显的,这与梅州地处南亚热带丰富的树种资源是极不相匹配的,且为了保证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应适当增加优势树种,通过调整优势树种或次优势树种的数量和种类,并通过大量而均衡的配置,一方面,可增加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改善绿地/群落景观的单调性,另一方面,也可改善群落内部结构与分布格局,包括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以及人与绿地环境的和谐统一等,从而提高群落的稳定性和自维持能力[3]。

参考文献:

[1] 杨春来,夏斌,连剑波.梅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环境效应分析[J].南方农业学报,2013(12):2027~2030.

[2] 谢国才.浅谈梅州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J].中国市场,2012(1):87~88.

[3] 王正庆,王学宏,郭兰兰.群落的演替都是自然选择造成的吗[J].中学生物教学,2015(9):67.

中图分类号:Q9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1-0074-02

作者简介:洪淑媛(1981—),女,安徽黄山人,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风景园林施工方面的研究工作。

基金项目:广州市科信局“美丽曲滩绿化景观优化技术研究”(编号:2014Y2-00089)

收稿日期:2015-11-23

猜你喜欢

分析
PET/CT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铀浓缩厂事故安全监管分析
0~6岁儿童行为测听与tb-ABR的相关性分析
三角函数的易错点分析
高层建筑加固纠偏技术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分析探讨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