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种植毛竹收获生态经济两效益

2016-04-16严圣钦

绿色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毛竹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严圣钦

(福建省尤溪县林业局,福建 尤溪 365100)



试论种植毛竹收获生态经济两效益

严圣钦

(福建省尤溪县林业局,福建 尤溪 365100)

摘要:指出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也逐渐减少等等生态问题日益突出。而毛竹生长较快,不仅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也能够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改善。以福建省毛竹规模种植情况为例进行了探讨,就如何将毛竹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发挥到最大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毛竹;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1引言

由于拥有四季常青、竹笋营养价值高、附加值多等特点,使得毛竹具有生态和经济双重效益。特别在当下生态环境遭受重大污染的情况下,加强对毛竹生长规律以及要求的研究,充分发挥毛竹带来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2我国毛竹种植现状和福建省的毛竹种植情况

毛竹是我国竹类资源中面积栽种最广、经时最长、利用范围最宽的竹种。毛竹具有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用途广、效益大、四季常青等优点,因此毛竹成为了我国竹类中最重要的一个经济竹种。在建筑行业、造纸行业、旅游业中常常看到毛竹的身影,而且在医药和饮食行业中毛竹应用颇多,我国毛竹产业年出口创汇接近40亿元,竹业的年总产值就达到200多亿元。毛竹的固炭功能对缓解温室效应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已经引起全球的关注和重视,据统计1 hm2的毛竹林一年能够固炭多达5 t,是相同面积杉木固炭的1.46倍,热带雨林的1.33倍。因此,充分挖掘毛竹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还能有效地缓解温室气体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威胁和改善生态环境[1]。

我国毛竹的种植面积和毛竹产品均居世界首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将近90 %的毛竹林分布在丘陵地带,有将近1 000万人或直接或间接从事竹林生产以及加工产业。2014年我国的竹产业价值将近600亿元,主要竹材产量为16.762亿根,其中毛竹为10.67亿根,占比达到64 %。多年的数据和实践证明,竹业是壮大山区经济,改善生态环境的一个支柱型产业。

福建省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毛竹种植面积约占据全省竹业种植面积的1/4,而且在2014年,毛竹竹林的面积达到1 422万亩,毛竹的采伐量达到2.2亿根,无论是面积还是采伐量上都居全国第一。表1是福建省毛竹采伐量的一个归纳。

表1 2010~2014年福建省毛竹采伐量

3福建省毛竹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1)就目前而言,毛竹经营未能够形成相应的规模,经营管理效率较低。在调查中,选择95户农户进行调查,其中,86户是毛竹承包经营性质的,租赁经营和股份合作经营的用户各占其一,剩下的都属于自留山经营的农户。从这些数字中可以看出,农户并没有形成联营、集体林场等形式的规模化经营,这也阻碍毛竹旅游产业的发展。而在对毛竹林的经营管理方式来看,集约经营的只占据了3.16 %,大部分农户无法对毛竹进行较大规模的投入,将近1/7的农户采取的是原始的粗放型经营方式,管理体系也不健全,导致对毛竹的经营管理效率低下[2]。

(2)福建省整体对竹林行业的投入不足。未能够形成较大规模的投入,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资金投入不够。在对毛竹进行经营的前期,对资金的需求较大,而且,短期内很难达到理想中的经营效果,造成了一些农户对毛竹经营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持观望态度的农户大有人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毛竹经营中资金的投入力度以及零散经营方式向集约型经营方式的转变。此外,因资金不足,福建省相当~部分竹农在毛竹农药肥料的投入中不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毛竹的生产规模。福建省毛竹药肥费用的使用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福建省毛竹农药肥料经费的投入情况

(3)科技手段在毛竹种植和经营中应用不够。由于竹农大多对一些实用的技术了解不够或者根本不懂,一方面导致新技术在毛竹经营中应用不足,从这个方面来说,拉低了毛竹产业的发展速度,另一方面,毛竹科技型人才的缺乏,也是制约毛竹产业加大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调查中,只有6户竹农做到了对毛竹种植的土壤进行相应的测试工作,72.6 %的农户未接受过与毛竹种植管理经营相关的培训和学习,当碰上技术方面的困难的时候,只有42.1 %的农户选择向林业站科技人员进行咨询,28.4 %的农户只是按照自己的习惯或者干脆凭直觉来进行,此外,属于毛竹示范基地的农户仅占55.8 %,未能够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3]。

4毛竹种植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的措施

针对福建省毛竹种植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并将措施方略推广到全国,从而将毛竹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发挥到最大。

4.1引导竹农转变毛竹经营观念,实现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体系

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积极引导竹农形成新的经营理念,摒弃原始落后的经营理念,加大对分散经营方式向规模化经营方式的转变,从而形成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科学的经营理念为主的联合经营体系。比方说,一些经营规模过小的竹农可以联合起来,逐渐形成“竹农+公司”的经营模式,这样一来,能够将毛竹的优势跟社会上的资金形成绝佳的配合,充分发挥了种植管理技术、运转资金和经营管理等优势,实现了毛竹产业的高效经营,从而推动毛竹产业的持续发展。此外,各地各区域在发展毛竹产业的过程中,可以统筹毛竹产业跟当地的旅游资源、人文情怀等等因素,将毛竹产业与旅游产业进行有机的结合,合理的打造林海景观,提高竹林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4]。

要注意的是,在对毛竹经营管理的时候,要严格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的对春笋进行采挖,严格禁止无序的采挖模式,在保证毛竹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将生态效益最大化。

4.2加强政策引导,拓展资金的筹集渠道

首先,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政策出台上向毛竹产业倾斜,创新融资机制。如在贷款方面,可以适当的进行贴息或者降息;让竹农将竹林权进行抵押等等。此外,可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和鼓励社会机构对毛竹行业进行投资,从而减少竹农在资金投入上的负担,有效提高竹农经营的积极性,给毛竹产业规模的壮大提供资金保障[5]。

4.3健全科技推广体系在毛竹产业中的应用

首先,要加大对毛竹种植经营的教育知识的普及工作,加强科学施肥、改良土壤、合理采挖利用、病灾虫害防治、引水灌溉等相关技术的推广;其次,加大毛竹人才队伍的建设,在竹农之间加大毛竹相关科技知识的普及力度,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实用技术的培训,提高竹农的科学技术素养[6];最后,加大毛竹示范基地的建设力度,建立科技园、示范片、示范户等强化毛竹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头作用,从而形成“以点带面,全面发展”的氛围,真正将实用的科学技术应用到毛竹产业中来。

5结语

本文主要以福建省毛竹产业为例,就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就怎样解决提出了相应的举措。毛竹作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存的一种支柱性产业,尤其是在当下生态环境日益恶劣、温室效应愈发严重的情况下,加大毛竹产业的发展,既要认清毛竹产业中本身自带的生态效益,又要看到毛竹产业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科学的经营理念、科学技术支撑体系以及雄厚的资金支持的引导下,加大毛竹产业的发展,形成青山、金山、银山共存的良好局面,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邝时援,卢伟长,谢法根,等.浙江省遂昌县毛竹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J].世界竹藤通讯,2011,9(1):19~21.

[2] 汪淅锋,沈月琴,王枫,等.毛竹碳汇造林经营模式及其效益分析[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1,28(6):943~948.

[3] 曾凡军.论上犹气候生态与毛竹、茶叶种植资源[J].科学种养,2014(7):243~243.

[4] 封焕英,范少辉,苏文会,等.竹林专用矿渣肥对毛竹发笋成竹影响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12,25(3):407~410.

[5] 潘琼蓉.福建莆田市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研究[J].科技视 界,2014(3):312~312.

[6] 邱永华,王意锟,刘仙(石玄)等.毛竹林覆盖技术对笋产量及产值的影响研究[J].世界竹藤通讯,2014,12(2):14~17.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1-0016-02

作者简介:严圣钦(1962—),男,福建尤溪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工作。

收稿日期:2015-11-10

猜你喜欢

毛竹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研究分析
加强建筑造价管理 提升工程经济效益
加强建筑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漫谈生态效益特性
节骨草和毛竹苗
寒 秋
敲竹杠
大兴安岭年创生态效益16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