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問教育機構何錯之有?
2016-04-15
近期本澳教育議題升溫,先有香港學生自殺事件在傳媒界推波助灡之下,令香港教育局官員備受與論杯葛,回看本澳由於一則停課通知峰迴路轉演变為演習消息,卻引發全城大混亂,同樣將教青局推上與論風口浪尖,最終因官員出面道歉,才稍有平息。
至近日一則由教青局高調發佈的補習社體罰學生消息在本澳社會同樣掀起軒然大波,一直以來本澳補習風氣濃厚,加上一般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學生課外補習風氣日盛。補習市場越做越大,事實上想辦一間補習社也不是隨隨便便就可開設的,有關的課程條框多多,且要得到教青局牌照才算合法經營,很多補習社經過數年的發展,要教什麼,怎麼教,師資水平如何,都有相關的規定,教青局也有一定的標準。可以說本澳補習市場,除了有家長的支持,自身機構的發展,學校的默認等各方配合之下,才能玉成好事,促成補習社市場成熟發展。而今次涉事的補習社相對市場而言,也是專業和嚴謹的,是有一定的規模是可以肯定的,其學科設計和教師安排方面也應是成熟的,否則,也不能在市場上佔一席之地了。
該補習社教職人員紙卷體罰學生事件,源於家長報警揭發,然而很奇怪的是警方尚未公佈詳情,教青局已率先發出責罰聲明,如此大動作顯然是急於割席以劃清界線。難怪有言論指其以文字制造輿論欲治補習社之罪,當然事件初始涉事人已被機構停職,以撇清責任干系,但是各方有否了解真實情況如何?是否各方各有出錯?以及問題發生在誰身上?家長愛子心切,得悉子女被紙卷體罰憤而將老師告上警局,情有可原,但是紙卷能傷身嗎?同樣讓人感奇怪的是,涉事人員因何緣由而想到要以紙卷體罰學生,這對學生精神和身體上有什麼損失呢?從另一個角度出發,是否學生屬不听教者,教師太有責任心,才不得已採取的小懲小戒的特別方式呢?如是這樣的話,也只能理解為教師太有責任心了,而恨鐵不成鋼,才下“紙卷體罰學生”一招。毋庸置疑,家長送子女入讀補習機構,也是期望其能發揮教書育人的功能,而不只是幫子女做功課或解決午餐的作用,相信這也不是如廣大家長所願的。小小事情,瞬間上升為社會關注的事件,相信是該名教師及本澳補習社同行界甚至廣大家長都始料不及的。大凡華人家庭都有“棒下出孝子”、“玉不琢不成器”之說,眼下現實社會問題是,我們的家長有付出多少時間來教育子女的成長,若自己無暇的話,是否補習社是退而求其次值得信賴的地方,是否是可托付其教書育人的地方?再者,現今學生質素參差不齊,面對不听教的學生,教育工作者應如何處理,相信也是比較頭痛的。
今次事件,社會各界在接受各種輿論洗滌之前,也應冷靜思考一下,以及動用常識來分析事件的性質究竟有多嚴重? 學生來補習社是接受教育的,身為教育工作者,不可能不明白這個淺顯的道理。而教育局官員動不動發出“自保”聲明的政治手法,形同發佈不利本澳教育界的消息,此舉又豈是最合適的應對方式?再說這麼做不是為社會上亂上添亂?更何談是對教育界的責任?家長也應反省,慈母多敗兒,處處呵護,盲目保護了子女,日後子女稍遇壓力,發生反常行為的機率大增,所以實在不可取。更為嚴重的還可能變相剝奪了子女自我成長的能力,扭曲了其日後做人的價值觀……看來, 有關家長要培育子女的抗壓力才是正道,而非動不動不分是非將老師告上法庭。(澳門/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