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港旺角暴動事件之探析

2016-04-15劉性仁

澳门月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群眾記者主義

(台灣)劉性仁

港英時期的香港,當時所發生的群眾運動都是沒有組織、零星的及個案式,會發生群眾運動多半都是出自於個人的原因,而這些原因都不是政治性的,也並非一群人聚在一起的社會運動,更談不上有組織及有計劃性;然而旺角暴動卻改變這種運動的型態,而以政治性、有組織性、甚至為了個人政治前途計算,儘管旺角事件已經定調為暴亂,但此事件卻帶給我們很大的啟發。

香港一向是以法治及自由著稱,2016年2月8日晚,由香港所謂本土派成員發起的暴亂,導致至少125人受傷,其中2人傷重,61人被捕(52男9女,年齡介乎15至70歲),這些香港本土派成員以不滿香港特區政府食環署查無牌攤販為由,挑起與香港警方的衝突,並於現場縱火、襲擊警員、警車及記者。

一個事件彷彿如台灣二二八事件查緝私煙情節,但台灣的二二八是擦槍走火及溝通不良;而香港旺角暴亂從各種證據及媒體報導所言,恐怕並非擦槍走火般的單純,是一場非偶然、有預謀報復的一連串向港府及北京當局宣戰的味道,從整個事件發生下來有偏激化及暴力化的趨向,有近因更有深層次的結構因素,值得後續深究。

一、港民對於旺角暴亂的看法

首先,我們必須先瞭解港民對於此次暴亂的看法。根據新思維“旺角警民衝突”民意調查結果,新思維從2016年2月11日至13日所調查,2月14日發佈,透過獨立民調機構成功採訪1000名香港永久性居民,他們的年齡、性別和政治取向如下圖:

從這些接受民調的群眾背景來看,港民對於暴亂顯然是關心的;並且女性也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對於公共事務的關心顯然中壯及青年世代對於香港自身事務,對於自治權的期待都有很顯著的表現。值得注意的是,建制派在香港的吸引力有下降的趨勢,儘管泛民對於旺角暴亂內部有不同的討論及看法,但旺角事件及事後新界東補選結果來看,泛民派都有所突破,值得港府思考。

再從港民對於群眾運動的本身看法,其展現的情況:對於暴亂事件基本上是較為否定的態度,但對於警方的執法並不滿意,而認為發動者必須承擔大部分的責任,對於香港未來沒有信心,這些表態呈現港民對於法治觀念的信守與堅持,雖然就旺角暴亂對泛民不滿,但在新界東的補選上泛民仍然得勝,就具體民眾的反應情況如右圖:

二、旺角暴亂行為可議之處

一、攻擊警方等於挑戰法律:法律是維持社會秩序最後一道防線,特別是在香港有法制傳統的地方,襲擊警員、警車等脫序行為,就算訴求再怎麼正當也失去了道理,並且還有後續法律追溯的問題。

二、暴力縱火行為不容姑息:正逢過年期間水火電等問題格外必須注意,抗議人士竟以暴力縱火行為,若傷及無辜及警方其責任豈能放縱不處理?不斷投擲磚塊、玻璃瓶甚至垃圾桶、同樣已經是構成危險現行犯,必須加以逮捕,否則如何維持一般守法市民所享有的各項權利。

三、攻擊記者是對全民及知的權利之一大挑釁:採訪是記者的天職,必須給予記者基本工作權的尊重,抗議者可以行使緘默或拒絕受訪,但萬不能攻擊記者本身或破壞其採訪工具,這對民主是很大的傷害。

四、散播恐怖及製造攻擊武器的行為必須嚴懲:適逢全球各地都對反恐如火如荼之際,Restart-HK(香港重啟)等抗議團體,竟在網站上載明數個自製武器的教學影片,包括電槍、煙霧彈、弩弓等,這種散佈仇恨及恐怖主義的行為,實為人道主義者所難以接受。

五、破壞和平價值及毀損香港形象的心態可議:旺角暴亂事件所採取的一連串抗爭行動及後續發展對於整體香港形象都是有很大的傷害,特別是在過年觀光旺季之際,發生暴亂難道不會損及觀光及重創形象嗎?這豈是愛香港的行為?

六、政治動機透過社會運動來實現很不道德:從反國教、雨傘和政改方案的失敗都讓抗議者的政治動機無法實現,但透過社會運動來包藏政治動機實在很不道德,特別是在過年期間,完全置公共利益與公共安全於不顧。

七、香港本土主義變成港獨,已不再是言論自由而是違反基本法層次問題:多少政治運動及社會運動,在香港也好,在台灣也罷,都是以本土來支持其正當性,現在香港本土主義慢慢變成乃是以建立香港人的身份認同為號召,以族群意識與中國人及大陸人區別的一種標誌性標籤,這種敵視與仇恨,使本土主義變成是病態與偏激的,而非正面積極性的論述。

有議者論,當本土主義與極端勢力合流,香港將永無寧日,因為喪失理性,以暴力來表達訴求已經逾越法律界線;仇恨自私已經不管香港觀光及全民利益,在過年期間還要製造暴動其心態可議;以網路及製造社會動亂的心態,散播恐懼與仇恨的行為與恐怖主義並無多大區別,這豈是人權者及人道者所能接受?

三、小結

當然旺角暴亂的原因出於取締魚蛋小販,警方加強執法,根據香港特區法例規定,流動小販與固定攤位小販都需要領有牌照,否則禁止擺賣,但過去在農曆新年期間,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環署)執法都會較寬鬆,故不少小販會在這幾天農曆假期趁機營業,吸引不少人潮,成為了香港農曆年具有本土特色、也受市民歡迎的新年夜市。但近年,食環署加強清理查緝,使小販無法擺攤營業。但刻意煽動小販也是不爭的事實,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本土派示威者對港府及北京的不滿情緒。

事情發生後,對於旺角暴亂事件後,必須沉澱情緒理性看待,筆者建議港府不妨派人去歐洲特別是西班牙葡萄牙法國德國等群眾運動處理經驗較為豐富的國家學習如何更妥當處理群眾運動;港府警方的裝備有待提升;比例代表制及大選舉區的選舉制度有檢討的空間,避免偏激人士只需少數民眾支持就可以當選;調查及維護香港之安全系統應發揮穩定香港及杜絕犯罪的力量:港府危機處理能力有待提升;港府宣傳能力亦有待加強;警方要更有主見及想法,執法不能搖擺或有情緒;加強與民眾和青年學生的溝通;發揚香港法制精神,認清民主並非是沒有界線及無限制的方式;同時對於暴力犯罪及公共危險行為必須要嚴懲,對於未來可能發生不同的群眾運動必須要有不同的標準及方式來處理,期盼一個理性法治安定的香港社會能夠早日回歸正常狀態。

因此,警察執法是否過當,取締是否合宜都可以討論,因為社會是講道理的,而非迷信暴力,香港此時此刻需要理性主義抬頭,需要化解仇恨並尊重法制,任何暴力攻擊行為都是不對的,是過不了法與理這兩關。因此理性多數中道的輿論聲音必須勇於發聲,要擁護基本法的基本價值及法律權威,不法者就必須以參與暴亂等罪名起訴;同時政治主張不應以廉價的社會運動來迷惑及動員,更不應當結合外部力量讓事件複雜化,因為暴亂行為是無法獲得國際的支持,香港社會更不應該縱容激進行為所製造出的英雄主義。

其實大家都清楚暴亂事件的真正目的,破壞之後的企圖心是什麼,暴力革命是無法取得民眾及外界的肯定,推翻既有的制度體制和政府機器。卻提不出一套新的論述,更無法獲得民眾的支持。過年期間發生暴亂事件是人為的,是不樂見的;而台灣卻發生天然的悲劇,也同樣是不樂見的,我們要惜福要珍惜眼前的一切,不要等到失去時才來悲嘆緬懷曾經擁有的美好。

(作者是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大陸所助理教授)

猜你喜欢

群眾記者主義
偏爱红黄蓝的古典主义画家
小记者齐聚焦
先秦的“實用主義”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记者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都是主义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3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