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读促写 琴瑟和谐

2016-04-15许国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6年13期
关键词:小泉文本课文

许国源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说:“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运用。”语言的积累、感悟即是阅读,写作便是运用。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它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设计写作的训练,做到读写融通,共同提高呢?个人认为关键是要抓住读写结合的点。

一、教师要成为开发文本读写价值的实践者

首先,要开发略读课文和选读课文在读写结合方面的教学价值,这对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语感以及独立开发教材的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略读课文、选读课文不同于精读课文,在解读文本、确定教学内容等方面所能依靠的辅助资料比精读课文少很多。因此,面对略读课文、选读课文,教师要完完全全沉浸在文本中,在语言特点、表达方式、篇章结构等方面都要“细嚼慢咽”,在细读中把握文本特质,发现文本语言在读写结合方面的教学价值。

其次,教师还要仔细研究学情,要充分尊重学生现阶段的语言积累、语感、语言表达的特点和水平,确定一个适合学生、能激发学生语用兴趣、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读写结合的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并把握教材特点,将学生解读文本的兴趣关注点、文本意蕴内涵的侧重点、语言范式的练习突破点尽可能地整合在一起,这样的读写结合才可能是最优化的。

下面我就略读和选读课文的读写结合具体地做了有关探究实践。如下:

二、品读语言特点,先行句子仿写

句子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文本语言所提供的句式,另选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在四年级下册选读课文《趵突泉》的教学实践中,我运用了这样的方法:

(一)在品读中发现句子语言的特点

作者连用了一组“有的……有的……有的……”排比句式来呈现小泉的动态美。在品读这句“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大、扁一点,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碎了。看,有来一个!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像……”时,学生很快地发现这是一种比喻修辞。紧接着,我抓住“摇动”“挤上来”这些体现动作的词语来让学生细细品味,指导学生不断地从朗读中感受小泉的那种动感。

(二)联系生活,展开联想

结尾的省略号给了他们一个思考的空间,作者似乎在暗示,小泉的这种活泼的姿态还不胜枚举呢,这也是学生可以想象发挥的空白处,此时,让学生思考下,除了刚才这些,小泉还会怎么样呢?还会有哪些动作呢?学生就会从动作这个方面去思考接下去该怎么写。我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螺丝钉,学生看着图片,想象着生活中出现过的情景,原本空洞的思维一下子豁然开朗,再结合自己丰富的想象,写出了小泉许多有趣的姿态。

(三)简单评价,合理修改

有一个学生写道:“小泉像一枚枚螺丝钉,慢慢悠悠地从底部伸上来,那优雅的姿态令人无比陶醉。我说“伸”字是不是可以换个词更好?这个学生改用“旋转”,我觉得更能体现出那种动感,还有学生说用“探”字,拟人化的写法更能体现出一种活泼的情趣。在不断地交流评价中,学生的思维的火花不断地受到碰撞,迸发出许许多多富有想象力的语言。在这种交流、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让语言更具有表现力的语言意识,也在语言运用中习得了如何更好地遣词造句的方法。

(四)拓宽思路,反思提升

在前一个学生的启发下,越来越多的学生有了自己新的想法,我提示除了比作螺丝钉以外,还有许多的形态呢。有学生就写道:“远远望去,就像从泉眼里跳出一颗颗洁白的珍珠,晶莹剔透。”一个“跳”字让小泉的美更富有动感了,还把它比作了洁白无瑕的珍珠,如此生动!更有的写道:“小泉像一头头可爱的小猪,卷着尾巴摇头晃脑地拱上来!”一个“拱”字可见学生已经对小泉活泼的形态有了更深的体会,还摇头晃脑呢,可见他们的想象是多么富有情趣。通过不断地反思,学生的语言一次比一次个性,一次比一次精炼,尤其这个“拱”字真是写出了他们对小泉的那种深深的喜爱之情。

这个练笔的设计,融入了教师的个性创造,紧紧抓住课文的空白点,以想象生发,形成很大的练笔空间。同时,又进一步利用写的内容进行质疑与讨论,将学生推向更深的思考空间。教师就是这样紧紧抓住课文的空白点,一步一步地引领着学生穿行于读写之间。于是,文本所塑造的形象也就更为立体地展现在了学生的心里,小泉那种活泼的情态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心间。

正所谓“教无定法”,在我们的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用心寻觅一个最佳的“写”的落脚点,创造性地让学生同文本语言亲密地接触,让学生完完全全地沉浸在语言中,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做进一步的理解,又提高了言语运用能力;不仅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情感的渗透,从而拓展了文本的意蕴,丰满了文本的情感。总之,无论是哪篇课文,选择哪个点,都必须符合学生写作的心理、状态和能力,一切要为学生服务,让读真正为写服务,以读促写,琴瑟和谐!

猜你喜欢

小泉文本课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小泉纯一郎身后的神秘“女皇”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