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对语文质疑问难的能力

2016-04-15杨芸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6年13期
关键词:教给课文内容本课

杨芸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只有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保护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才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因而,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诱发学生质疑问难,鼓励他们从“不敢问”到“勇于问”,并通过引导,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做到既“勇于”更“善于"质疑问难,提高探究学习的效率。

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就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能力,即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心理学也告诉人们,质疑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因此,师生间应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关系,教师要尊重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创设有利于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环境,把他们的天真好奇诱导至科学的轨道上来。同时,学生这个生疑、解疑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培养他们思维能力的过程。

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

一、指导质疑,多思生疑

现今学生预习课文,主要就是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解决不懂的词语,读通课文。而如今市面上的参考书为学生提供了方便,学生无需动脑筋就将预习完成得很好。预习成了一种形式,学生的自学能力根本没有提高。针对上述情况,要对学生的预习提出新的要求,即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并把问题写在质疑本上。学生由于基础不同,所以提出问题的水平高低也不一样。学生经过多读、多思,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表扬、鼓励。

二、鼓励质疑,教给方法

学生做好了课前预习,他们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大大激活了学生的求知欲,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课堂教学就成了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质疑、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不同方法释疑的过程。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鼓励学生提出质疑。

1.引导学生从课题中提出质疑。课题是文章的眼睛,理解了课题,就等于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教学《钓鱼的启示》一课时,出示课题后,就可以问学生看到这个题目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学生针对题目提出:钓鱼这极普通的事儿会带给人们怎样的启示呢?学生一下就掌握了本课的重点问题,为理解课文内容做了很好的铺垫。

2.引导学生从词的音、形、义中提出质疑。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肯定会碰上难懂的字词。要求班上的后进生从这个方面提出质疑,这对逐步提高他们的质疑能力,对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都是很有帮助的。

3.从句子的表达形式中提出质疑。教师引导学生在自学课文时,找出文中精彩的语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先画下来,然后鼓励学生从中提出问题。如,《翠鸟》一课中有这样几旬:“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这几句中,为什么把翠鸟头、背、腹的羽毛比作“巾”“外衣”“衬衫”?这样比好在哪里?

4.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中提出质疑。这是较高层次的质疑,这往往能触及到课文的难点。对课文内容提出质疑,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围绕重点问题展开教学。如,教学《小摄影师》一课,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高尔基为什么不愿见杂志社的记者,而偏偏希望小男孩再来呢?这个问题很有思考价值,也是理解本课的难点。

5.引导学生结合课后习题提出质疑。课后习题体现了本课的重点、难点,学生经过思考后,对课后习题提出质疑,更有助于师生共同突破课文的重点、难点。

6.引导学生在教学后质疑。在学完一篇课文后,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再质疑,启发他们从课文的思想内容、谋篇布局等方面提出不同的看法。

总之,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实际上是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发现,有所领悟,使学生在终身的学习中受益。总之,教师要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用问号开启科学之门。

猜你喜欢

教给课文内容本课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A Father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论语》—为政篇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猫咪教给我们的人生道理